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哲学史上,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主体大致经历了从“神”到“自然”到“理性”再到“现实的人”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前三个阶段虽然形式各异,但实质上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一个拟人的主体(上帝、自然、理性)凭着自己的意志(天意、目标、狡计)主宰历史的必然进程,社会历史过程对这个拟人的主体而言,表现为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认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活动是现实的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历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问题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曙光 《北方论丛》2006,(6):102-108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一般哲学原理教科书都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其实,这一观点起源于宗教神学,是世俗化形式的基督教。这一明显带有目的论色彩的唯心主义观点,不仅受到来自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的批判,而且也曾受到马克思的尖锐批判。在马克思看来,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只能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本质特征,社会历史根本不存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突出了新时期发展的特点,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了发展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性.从哲学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理论典范.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违背了社会规律,带给我们的只能是类似“经济倒退”的惩罚。然而,规律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体的实践行为,做为社会主体的人不是历史的旁观者。他  相似文献   

5.
自近代以来就已经开启的“中国梦”,在今天被从一个历史的新高度提出来,形成了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这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在改革开放已经行进了三十几年的今天,“中国梦”的实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是可以期待的了。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提,使“中国梦”具有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支撑。“中国梦”的合规律性,具体体现为它在性质上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在方向上符合历史前进的趋势,在时间上具有可持续性,并且最终体现在它的实现是客观的、不可抗拒的。合规律性使“中国梦”从根本上具有了科学性。而“中国梦”的合目的性,则具体体现在它包含着合理的计划性,蕴含着强大的创造力,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同时,它可以指导人积极地行动。合目的性赋予了“中国梦”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只有做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才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6.
7.
8.
合目的性: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理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系统,是为人类生存实践服务的。思维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笔者认为,从思维的内容和目的来看,可以将全部人类思维划分为以求真为目的的合规律性思维和以求善(好)为目的的合目的性思维。笔者系统分析论证了合目的性思维的含义、特征、形式和地位作用,指出合目的性思维贯穿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总体过程之中,是人类整体思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哲学教科书未能正确界说其地位,抽象地强调规律性而贬低目的性,其结果是将马克思主义降格为机械唯物主义,这一理论误读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人的主体性为中心,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完成对客体精神质量的分析与建构,从而满足人的精神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目标价值的实现就是它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而且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立的内在规定性。我们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既要满足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要求,又要充分满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个人诉求,要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现实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主观性与客观性、整体性与差异性、政治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管理文明的本质特点是管理活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管理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和自觉利用管理对象的规律性及其相关条件,按照自身的需要、利益和价值尺度,确定自己的活动目的,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种主观目的变成客观现实。人是管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推动管理实践活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管理文明的核心价值所在。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的文明史,也就是一部人类的管理史。管理文明在充分尊重组织成员的人格、尊严、存在价值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不断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完善自我和施展才能的平台,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程科 《东岳论丛》2003,24(1):102-10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面科学的学说。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也存在着如何全面科学认识的问题 ,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将实践理解为一种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的显著特征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是将对象性思维方式和辩证思维方式蕴含于内并进行整体超越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刘巧凤 《学术探索》2013,(8):149-152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关注教育的全面性和教育者的主观诉求,强调的是如何把教育者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习惯上把大学生当成不会说话的“物”,这引发了教育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分流教学充分考虑大学生个体成长的合目的性,将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在大学生成长的维度上进行具体分类,从而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因而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人性和人的本质,这是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其外延就是指所有的人."以人为本"中的"本",就是根本的意思,包括人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实质是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玲 《广西社会科学》2005,(5):47-48,52
人的问题历来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时下已被讨论得沸沸扬扬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这一问题在哲学上的深化与具体化.要真正体现与实现人的历史发展的合理性与合目的性,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上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人"的哲学化与政治化相混淆而研究的各种误区,确实弄清其确立的根据及"人"和"本"的真正内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这一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把自己创立的新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它是人类哲学的伟大变革,但又没有离开人类哲学思想的根基.在这一根基上,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主题.这一主题构成了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的"阿基米德点",既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一切旧哲学的根本超越,也凸显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房价问题的焦点在于其合理性问题,而合理性问题的核心在于其评价标准。商品的价格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合理性理论视角,评价商品住房价格合理性,必须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标准,即,看住房价格是否体现了价值规律,是否满足了大多数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我国当前的商品住房价格具有合规律性,但合目的性不足,因此合理性不够,需要政府加强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7.
<正> 社会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发挥的重要课题。过去左的僵化一套,割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口头上遵重客观规律,实际却歪曲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关系,犯了唯意志论的错误。前些年的自由化,割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愈是强调目的性,愈歪曲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关系,陷入了“目的论”的泥坑,导致人们无远大目标的庸俗追求。历史教训告诫人们: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是辩证统一的,不应人为地强调一方,否定另一方。通过合目的性把握合规律性,在把握合规律性的同时升华合目的性。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在我国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和研究中,存在着一种片面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与合规律性、忽视社会发展的主体性与合目的性的倾向,从而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本来不具有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性质的历史唯物主义带上了浓厚的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的色彩。近几年来,在反对或克服这种片面性时,有些人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社会发展的主体性与合目的性,忽视或有意无意地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与合规律性,从而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本来是与历史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程度不同地带上了历史唯心主  相似文献   

19.
20.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由知识论的进路论证了审美判断力的先天原则是合目的性原则,并以此来弥合自然与自由两界的巨大鸿沟。但牟宗三判定康德这种知识论进路是无效的:审美判断力的合目的性原则不能沟通自然与自由两界,两界也不需要一个第三媒介来沟通。牟宗三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要先有一个真善美的分别说,再由此转到真善美的合一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善美的真正沟通,从而在整体上消解并超越康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