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岑参边塞诗向来以"奇"为人称道,但是比较岑诗与先唐边塞诗可以看到,岑参对先唐边塞诗进行了较全面的接受.他的边塞诗在遣词造语、诗歌意象、主题表现、题材选择等方面,对前人之作多有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2.
由于大唐声威远播,西域各民族和睦相处,安西、北庭的唐军士气高昂,故岑参这一时期的边塞诗中依然洋溢着盛唐边塞诗歌的爱国战斗激情和乐观进取的精神,岑参也就成为盛唐边塞诗的殿军,而他的诗作<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则充分体现了盛唐边塞诗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岑参的研究多集中在边塞诗方面,但岑参的写景诗同样不可忽视。总体上看,学人对岑参写景诗研究较少,还没有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使得岑参数量质量俱佳的写景诗成就常被其边塞诗淹没。本文对岑参写景诗进行分段研究,力求细化其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发掘艺术内涵。岑参不仅是优秀的边塞诗人,同时也是不可多得的写景诗人。对其写景诗关注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岑参诗歌和思想的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4.
岑参在两《唐书》中无传,因此,唐代杜确《岑嘉州诗集》序,是现存研究岑参生平唯一重要的资料。此外,闻一多先生的《岑嘉州系年考证》(以下简称《考证》)以及陈铁民、侯忠义二同志合编的《岑参年谱》,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鉴于岑参两度出塞期伺写下的出色诗篇,奠定了他作为杰出的盛唐边塞诗  相似文献   

5.
有学者认为岑参的边塞诗是中国“最早的西部诗歌”,盛唐时期只有“少数边塞诗人确有短期边地生活经验”,“多数诗人”的边塞诗只是“使事用典,借题发挥”。本文列举事实,证明不少诗人写作西部诗歌都早于岑参;盛唐时期文士出塞人数众多,乃是一种时代风尚;诗人们的边塞诗大多具有具体生活基础,而非“虚拟想像”。本文还进一步对岑参边塞诗的风格特征作了新的探究,纠正了这方面的一些不正确看法。  相似文献   

6.
申明秀 《理论界》2008,(12):147-148
岑参边塞诗阳刚风格形成的原因既跟个人先天的性格有关,更是后天社会环境熏染的结果,而主要表现为诗人非凡的抱负和功名心。同是豪放,岑参迥异于李白,李白生活在想象中,浪漫飘逸似仙人,而岑参奔走疆场,真枪实弹地施展自己的抱负与豪情,比李白的阳刚来得厚重、切实。  相似文献   

7.
关于古代中国境内各民族间战争的性质问题,经过几年来的讨论,原则方面现在看法已渐趋一致。即:看它是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还是阻碍发展,是促进中国的统一还是阻碍统一,是有利于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还是有害于交流。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内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战争,在研究岑参边塞诗时,因涉及西域战争,过去就曾有过不同的看法。至今在国内还有部分研究者,或者在个别地区,对岑参有些边塞诗还主张采取回避态度。因此,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唐玄宗时的西域战争,如何看待岑参涉及战争的边塞诗,今天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岑参诗中的轮台及其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因他几度出使边疆,戎马倥偬,对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深有体察,所以边地的风土景物,在他的很多诗中,被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人们把他的这类诗叫边塞诗,誉岑参为边塞诗人。最近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注的《唐诗选》中岑参的几首诗,觉得注者给“轮台”等所作注解和诗中所描绘的征战生活的地理方位与塞外风光不符,甚至有的正相抵牾。现在仅就个人所知来谈谈这些问题,并与编注者商榷。  相似文献   

9.
浅谈李益的边塞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诗人李益的边塞诗,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既不同于盛唐时期的高适、岑参;又有别于同时代的卢纶。  相似文献   

10.
鲍照对盛唐边塞诗的影响全面而广泛。盛唐边塞诗派承继了鲍照边塞诗的主题、题材、诗题及诗体,对鲍照所开创的写作典范都有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以高适、岑参为中心的边塞诗人,几乎都受到过鲍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适、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出身、经历和生活体验相似,因此,他们边塞诗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抒发为国守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和执着追求,洋溢着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歌颂边塞将士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表现了征人思乡之情;具有悲壮的共同格调。但因际遇不同,所见各异,在艺术手法上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高适的边塞诗思想内容深刻、风格悲壮,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优秀代表;岑参在写作手法上以写景描写抒情见长,景色奇丽,感情炽烈,想象奇特,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他们的边塞诗慷慨激昂、豪放悲壮,共同反映出时代的主旋律,充分体现了盛唐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2.
刘艺 《西域研究》2001,(1):70-77
本文旨在历史、文化和比较视野中重新审视杜甫及其西域诗.他的西域诗从反战、爱民思想出发,对战争充满悲伤、担忧,这与岑参等人充满激情和乐观精神的反映盛唐气象的边塞诗形成了强烈反差.这是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思想背景的.  相似文献   

13.
考证是研究古代历史和文献的一种方法,也是一项充满着艰辛和挑战的工作。最近,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学人文库”丛书推出了廖立先生的著作《岑参事迹著作考》一书,集作者自80年代初至今的有关岑参生平事迹和著作的考证研究成果。入编论文除《岑参边塞诗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4.
李益边塞诗创作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金波 《云梦学刊》2006,27(1):101-104
李益“五在兵间”的独特从军经历对其边塞诗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与盛唐相比,他的边塞诗在题材上有新的开拓,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新的追求,在体式和风格上有新的变化。他继盛启中,为中唐诗歌特别是中唐边塞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古从军行》是李颀边塞诗的代表作,也是盛唐边塞诗中较为特别的一首,然而古往今来,对它的解释及其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定位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李颀是盛唐时期一位比较特殊的边塞诗人,因为他从未到过边塞,所以他的边塞诗独具特色。本文一方面结合汉代史料考察并解释《古从军行》的内容及其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对于李颀的边塞诗题材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岑参的边塞诗中,最引人注目并有争议的就是描写唐军西征的几首诗:《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下称《轮台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下称《走马川行》),《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下称《回军献上》)和《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下称《凯歌六章》)。我们认为这四首诗都是描写西征的,统称为西征组诗。岑参这几首诗中描写的西征,史无记载,因而对西征的时间、地点、季节等,人们争议颇多。西征虽无史载,但岑参作为当时北庭节度判官,所记事件应当是可靠的。弄清西征的历史事实对于理解岑参的西征组诗是有益的。由于岑参…  相似文献   

17.
李颀是盛唐一位著名而特殊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内容丰富,艺术风格独特。本文从李颀边塞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来谈他的边塞诗创作以及探索了他的边塞诗创作的艺术渊源。  相似文献   

18.
论岑参诗歌创造奇象奇境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中求奇"和"想象出奇"是岑参创作边塞诗和山水诗的两种表现方法。他最擅长运用夸张、拟人与比喻。他的诗歌构思新巧,善写奇幻的梦魂。造语奇峻,起句尤奇丽警拔。多用因果句和名词语句,并与杜甫同时创造颜色字置于第一字的奇句,更奇妙的句式是使抽象词与具象词直接联结。他炼字以意胜,常把名词与形容词用作动词,其动词诗眼平字见奇,常字见险,使诗句的意象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19.
孙永兴 《理论界》2007,(2):207-208
借鉴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中的对比法,以求异的思维方式探析高适、岑参边塞诗风:二者各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主调,分别呈现了沉雄——奇逸、主理——主景、悲慨——豪壮、浑实——迥拔、朴厚——偿奇相映成辉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20.
纳兰性德,字容若,出身于满族正黄旗贵族。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被称为词的中兴时期的清代,他是数以千计词家中的佼佼者,又是著名的诗人。容若的一生(1654——1685)虽然只有31个春秋,但却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学遗产,有诗词约700首,而边塞诗词竟占全部诗词的12%左右。边塞诗古已有之,而形成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则是唐代的事。在唐代边塞诗派中则以高适、岑参为代表。前者创作边塞诗约40余首,后者有50多首。纳兰的边塞诗词竟与他们两位边塞诗的总和相去无几。这对身居十年侍卫之职、久处宫廷的内廷官员来说,不能不说是件罕事。通读纳兰性德的边塞诗词,不仅在数量上给人以可与前人争上下的深刻印象,而且在思想内容和诗词的风格等方面,也给人留下了与前人迥然不同的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