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三代领导人都曾针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作过重要指示,相关部门也采取过措施,但结果有增无减的还是学业负担。因此仅仅靠行政命令的减负终究只是扬扬止沸,要想取得釜底抽薪的效果,必须改变教育目标中那些要么不切实际,要么过于理想化的观念以及当今大众生活的某些价值取向和不恰当的社会评价体系,其中最迫切的或许就是应淡化国民教育中所谓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提法。不上大学是否就成不了“人才”,从而无法跨世纪、无法活得体面、活得有意味、有价值呢?“人才观”的问题应该让我们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国民素质教育的目标而今已被扭曲为以…  相似文献   

2.
王军 《理论界》2001,(2):61-61
国家教育部发出“减负”通知 ,特别是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发表后 ,各中小学认真学习江总书记的讲话及减负工作的有关上级文件 ,采取了一些“减负”的措施 ,得到了家长、社会的普遍认同。要做好减负工作 ,社会、学校、家长都要做出很大努力。一、深入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过去普遍认为学生过重负担是从学校和家长那里来的。实际上是现行教育体制不完善而产生的 ,必须从根本上改革一考定终身的教育体制。因为在现有教育制度下 ,要成才只有一条路可走 ,就是经过升学考试。如果中考没有考到高分就进不了好高中 ,高考没考得高分就上不…  相似文献   

3.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伦理观念挑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改变世界、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科学计划,同时也会引发医学、社会、道德、法律甚至商业方面的问题。本文对基因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提出了伦理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略论儒学的和谐观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儒学的“太和”观念,亦即“普遍和谐”的观念,它包含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即社会生活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等四个方面。这一“普遍和谐”的观念对解决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提供了智慧  相似文献   

5.
高新宁 《中文信息》2013,(6):126-126
近年来,学生教育已成为社会最为关注也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如何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也长期困扰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面对稍差一点的学生,虽然老师们做到了不放弃,但家长依然为此头疼不已,针对这一问题,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积极探索,改进教育新思路,用心灵的沟通解决问题,用真诚帮助每一个孩子,力争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为国家有用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文化、社会和个体本身共同构成观念系统的“生态环境”.如果要构建正确的教育观念,大学教师要首先与自我“对话”,澄清自己既有的教育观念;要与理论“对话”,研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汲取先进教育理论的力量;要与学生“对话”,反思教育交往模式,汲取学习共同体的力量;与同事“对话”,探究共同关心的话题,汲取职业共同体的力量.同时,大学作为大学教师成长的微观社会环境,需要营造民主、自由、信任与合作的文化氛围,为大学教师教育观念的建构提供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教育法治思想柏立华郝春东马克思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是超前的。他在许多文章中都使用“法”、“法律”、“法治国”等法学术语。在谈到教育问题时,也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特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学校对一切学生只有一个要求:缴纳学费。这一要求自然就把生活贫困...  相似文献   

8.
对“数”的神秘崇拜观念,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普遍现象,对中国传统社会生活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鲜明特色。本文对这一文化遗产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梳理,探讨了数字神秘观念的成因,以及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从一至九的自然数中包含的丰富的神秘崇拜观念,并做了文化学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9.
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是外语教育工作者的中心工作。我国高校的外语专业教育在办学层面、学生培养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教师素质的提升,则可以部分解决高校外语专业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分析办学层面的"三大障碍"和学生角度的"三大矛盾",指明必须要实现教师角度在教育观念、育人意识和知识结构方面的"三大转变"。这既是提高我国外语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先秦时代,“文”作为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至少包含了三种义项,其中每一种义项对后世的文学观念都发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一)“文者质之饰”。这种将“文”、“质”并举的观念在现象层面上导致了重内容、轻形式的美学倾向。(二)“文者道之显”。这种将“文”、“道”并举的观念在本体层面上导致了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美学倾向。(三)“文者礼之盛”。这种将“文”、“礼”并举的观念在功用层面上导致了重政治教化、重社会效果的美学倾向。  相似文献   

11.
于兰英 《船山学刊》2008,(3):159-161
先秦音乐“和谐”观是包含音乐、审美和社会伦理在内的一种综合观念。“和谐”最初专指音的谐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谐”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西周开始由音和演变为政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和谐”观念开始普遍化、伦理化。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要把“两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两课”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整体素质的有机部分,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对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日趋完善。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社会的发展,未来人才不仅要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尽快适应新一轮课改的要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深入思考的问题。1.尽快改变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教师不应再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能力。不再过分注重知识传授,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在社会公平体系中,教育公平居于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在教育的发展、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的投入、师资等方面,都与其它地区差距较大.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需要解决观念、政策、体制、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2001,(4)
周泽雄在《社会科学论坛》2 0 0 1年第 4期撰文《走出“教育循环”的怪圈》指出 ,中国社会里有些可怕的循环 ,教育循环便是一例 :每一代新人的茁壮成长 ,都是以一代成人的彻底放弃为代价。望子成龙本无可厚非 ,但中国家长中约有半数选择了一种使自己不得好活、不得健康、不能再有出息的方案。他们做出这项选择时年龄通常在个体生命最为年富力强之时。中国实行的应试教育对孩子固然残忍 ,但另一方面它是以连累、拖垮家长为基本特色的 ,所以对家长“减负” ,同样迫在眉睫。然而不少家长之所以不具备自我“减负”的心理要求 ,正是因为他们普遍…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二是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开发其潜能,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三是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  相似文献   

18.
政府能力是政府自身素质的综合体现,对于一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传统行政文化中,既包含着如“官本位”等对政府能力提升起消极作用的观念,也包含着如“和为贵”等积极思想; 在提升政府能力过程中,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发挥传统行政文化内生价值机制的作用,构建现代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19.
“教育以人为本”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把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使“正规化”的教育变成了“填鸭式”、“训兽式”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把学校教育提到以人为本的高度上来。一、激发兴趣热情,以学生成长为本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要远比死记硬背一些枯燥的知识更重要。大家都知道,21世纪科技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思维能力的竞争。教学改革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改革,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当代时代精神的最核心的内容。1.更新学生观。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师道尊严”一直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的威严使学生敬而远之,学生习惯了对  相似文献   

20.
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但要着眼于新时期学生面临的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且又要着眼于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基于这样一个视角,笔者认为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的改进必须体现在以下几个“结合”上: 其一,把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观念培植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实际上包括思想与政治、以及思想政治观念培植和思想政治能力培养等两个方面的内容与目标。思想教育即以“三观”为核心的教育重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政治教育即以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