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刚  梁立群 《江汉论坛》2006,(10):31-3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标志着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又向前迈进一大步。回顾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不难看出,汇率制度改革一直是立足于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在需求进行的。进一步的说,无论是汇率制度改革,还是金融体制改革本身,都是内生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及其转型的。随着国民经济从以高积累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向以创新为特征的发展阶段过渡,金融体系的功能必然由大规模动员储蓄和投资为主转变为提高效率,控制风险为主。对于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中国金融系统改革而言,需要对面临客观经济环境进行准确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金融制度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实现制度间的互补来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中介发展有三方面特征:个人储蓄动员;贷款扩张;国内贷款取代国家预算,成为投资资金外部来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大多研究表明金融中介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这些文献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储蓄动员和投资生产率双重视角,实证考察金融中介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理论上中国金融中介发展通过储蓄动员和提高投资生产率两个途径驱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实证检验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论断的确定性.但中国金融中介处于发展不足的状态而非过度发展状态,并且金融改革始终滞后于经济改革.要提高对金融危机的免疫力,实现工业化,完成由"猴"到人的质变,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促使金融中介有更大的发展,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居民的实物投资要重于金融投资,金融投资中的间接投资仍然要高于直接投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技术、市场、制度诸方面的创新,从而形成居民大投资和经济更好更快增长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分配、金融制度与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财产性收入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两条路径,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一是通过分配制度,扩大普通居民的财产基数;二是通过金融制度,实现人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国民整体经济效率,继而提高广大居民消费后剩余资财投资金融市场所获得的增殖.双管齐下,方可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2010年,我国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渐进式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安排。在当期人民币呈现升值趋势下,渐进式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逐步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可避免人民币汇率因大幅、快速升值后我国出现贬值对经济和金融产生的冲击。从未来发展道路来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存在不同的策略选择,同时也面临诸多不容忽视的外部风险,需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障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困境及其推进思路徐飞在经济生活中,作为流动中介的金融体系能否有效地动员储蓄资金从盈余部门向赤字部门转移,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关系甚大。因而,推动金融稳步发展,一直是资本匮乏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遗憾的是,广大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转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约束分析(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约束理论是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总结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而提出的一种适应发展中国家采用的理论与政策体系。文章在对中国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因素做了分析后,认为中国转轨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实施了金融约束政策的结果。同时,文章也分析了实施金融约束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认为随着中国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金融约束政策的使命已基本完成,需要实现从金融约束到金融市场化的转变。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公有经济部门的战略性改组,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建立竞争性的金融体系,加快利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8.
金融约束理论是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总结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而提出的一种适应发展中国家采用的理论与政策体系。文章在对中国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因素做了分析后 ,认为中国转轨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实施了金融约束政策的结果。同时 ,文章也分析了实施金融约束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认为随着中国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金融约束政策的使命已基本完成 ,需要实现从金融约束到金融市场化的转变。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公有经济部门的战略性改组 ,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建立竞争性的金融体系 ,加快利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9.
刘超 《江西社会科学》2007,(12):113-117
实施金融控制是转轨国家软化财政约束的一种"次优选择",但金融控制的自我膨胀机制必然会导致国有独资银行的垄断地位内生于经济转轨的渐进过程中,最终导致金融改革陷入困境。中、东欧国家国有独资银行走出困境的一些成功经验表明:在转轨国家的金融改革中,无论采取"激进式"还是"渐进式",国有独资银行引进来自成熟市场的战略投资者,或许是在金融全球化这个不可逆转的进程中殊途同归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为西部大开发应该采取效率标准下的非均衡式推进模式 ,选择空间位置与区域经济联系度高的地区和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作为开发重点。同时 ,为了有效地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 ,我国目前的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和投资政策应进行区域化创新 ,以形成“政策洼地” ,引导市场向西部投资  相似文献   

11.
个人所得税不仅对社会公平有影响 ,对经济效率也有影响。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对居民投资能力、投资结构、预期收益和投资风险的影响分析 ,我们可以从纳税扣除、金融产品利息免税优惠、个人所得税内部协调及企业所得税衔接的角度提出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渐进式企业改革效益的问题李新春我国在过去十几年通过经济改革而使得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从制度变迁所选择的路径上来说,主要是由于我国从总体上采取的渐进式改革模式。一、渐进式改革的效益递减尽管渐进式改革带来了明显的改革收益———报酬,但愈来愈多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改革渐进式道路研究刘小明,郝继伦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一、引言众所周知,从集中计划经济和统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始终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终极目标,而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又有赖于与之相适应的市场金融的推动与支撑。但目前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与经济体制却呈现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个经济社会能否最有效地运用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金融制度的效率。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如何转变经营方式以实现资金流对实物流的引导作用便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问题。目前,关于如何转变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理论界就商业银行本身和政府、企业应如何动作已有不少阐述,但作为银行储蓄主要来源的居民主体却往往被忽视。实际上,真正的商业银行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居民投资相辅相存,尤其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更是与居民投资密不可分。值得注意的是,居民投资对商业…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里,国有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政治功能和社会作用。因此,无论在计划经济里还是在渐进式的改革过程中,我们都对国有企业给予了倾斜式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6.
孙亮  刘瑞波 《齐鲁学刊》2007,(5):144-147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证券化、金融创新和金融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中国金融业必将实行混业经营。从整个金融业的分工演进过程,以及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金融现实来看,我们正处在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阶段。我国金融体制由分业向混业的转变离不开金融监管方式、机构和制度的变革。根据渐进式体制变革的思路,以及发达国家金融制度变革的经验,结合中国金融发展的实际,中国金融监管的改革,也要遵循渐进调整、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公式,储蓄=投资。不考虑对外经济部门,上述公式可在政府、企业、居民(家庭)三大部门间进行分解,即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居民储蓄=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居民投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储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成了最重要的储蓄主体。本文将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分析储蓄主体移位对投资机制转换的影响。我们将集中分析消费者的储蓄行为与全民企业投资行为的微观冲突及其由此引发的宏观效应,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探讨居民储蓄与全民企业投资之间究竟应当建立一种怎样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渐进式改革方式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在20多年的改革过程中,我国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渐进式改革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采取渐进式改革为主,适度采取激进措施,使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居民储蓄结构分析与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中国居民的储蓄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一个经济不十分发达的内陆大省的河南,居民储蓄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为此,本课题通过实证考察,从河南居民储蓄结构变迁的基本特点入手,深入剖析这一状况对河南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金融稳定及金融市场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深刻影响,进而从消费和投资两方面提出一系列优化居民储蓄结构,推动河南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潘慧  陈钊  陆铭 《中州学刊》2003,(5):33-35
在我国的双轨体制时期 ,国有部门承担了改革的成本 ,同时又在金融市场上获得了补贴。作为双轨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国有部门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将逐渐缩小。保持财政的增长 ,并对改革中的受损者进行补贴是保证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