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还充当了保障和提升社会公益的角色。而在不完全市场下,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必然出现的一个“外部性”问题。因此,必须有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不进行管制,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2.
张再欣 《理论界》2006,(11):47-48
“效率”和“绩效”两个概念的内涵有区别。市场主体与公共管理主体都在追求管理绩效最大化的过程中以谋求“自利”最大化,但两者所使用的招数却截然相反。在摸准“政治人”趋利的怪招并梳理清楚其反常规逐利的原因后,进一步阐述提高公共管理绩效可采用的有效措施:用最经济的成本投入获取收益最大化,创造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实现管理的既定目标,强化社会公平机制,塑造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有效政府。  相似文献   

3.
谭政勋  王聪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8(4):127-13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存在结构性差别,且依次递增.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本质是追求"共同产权"的最大化并进行合理的界定和分配,商业银行"契约性质"的特殊性要求保持银行管理层对"共同产权"相当比例的控制,起码对银行管理层激励的力度比一般企业要大.我国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产权制度的差别,尤其是激励力度的差距导致了两类银行管理层经营行为的根本区别;而国有银行承担的政策性负担从外部放大了产权劣效应.国有银行管理者追求规模最大化、尤其是信贷规模最大化的行为虽然实现了自身效用最大化,但造成了隐性交易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和效率的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4.
西方企业兼并动因分析──兼评我国企业兼并的现状与特点薄根荷,徐海明一、问题的提出企业作为“经济人”,利润最大化是其行为的基本准则。兼并作为企业行为必然是出于企业对利润的追求,因而有其经济必然性。在西方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企业兼并往往是因为激烈的市...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及为个人利益最大化而追逐微观效率,必然导致公法大规模私法化。无节制地追逐个人私利和微观效率,必将导致缺乏宏观效率而产生私法公法化要求。资本主义社会公私法之间相互转化的不断“轮回”的消长规律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固有矛盾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这一趋势下,要求企业必须使其经营活动转入环保化的轨道。 环保化的经营理念 传统的企业经营理念是以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所谓企业环保化经营理念,是使企业经营从单纯追求生产效率和转向追求生产效率与资源效率的统一,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追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也就是说,把追求利润与保护环境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技术进步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企业技术进步还不很快,说明其中存在着障碍因素。1.内部动力微弱一般说来,企业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来自企业主体受自身物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和对自身企业精神的追求,其行为目标取决于利益主体——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目标追求以及二者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当前,由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并存与结合、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并存与“放权让利”的结合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尚未理顺,大多数企业仍缺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受教育权”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学习权”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全新教育。“受教育权”和“学习权”是两个既有内在联系,以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学习权”取代“受教育权”将是中国教育革命性变化的第一步,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公共选择理论根据“经济人”假设指出 ,国家不是一种中立性的组织 ,它由人类组成因而必然具有人性中自利、逐利的特点。国家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集合体。政府不是万能的 ,也并非永远代表公共利益与公众意志。在我国行政体制创新的进程中 ,公共选择理论提供的启示是 :除了进行组织结构变革外 ,还要进行工具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变革 ,完善制度建设 ,防止“追求自身利益”的官员损害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0.
“内部人控制”是经济转轨过程中所固有的一种潜在的、可能的经济现象。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内部人控制”变得越来越明显。由于内部人掌握的剩余索取权与资本所有权没有统一,内部人通过寻租和侵占资产对所有者构成侵犯,导致企业资产收益率的下降,降低了经济效益。但从国有企业的现状来看,一些“内部人控制”较明显的企业效率并不低,国有资产增值也比一般企业多,这似乎是一个体论。国内理论界对此现象提出了三种观点。本文从博弈论出发,认为“内部人控制”也可导致所有者利益最大化,并非一个悖论,而是内部人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中的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控权”精神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宪法与行政法关系、西方各国行政法实践等角度观察,“控权”一直都是行政法的基本功能。其内涵包括密不可分的三个层次:赋权是控权的基础和手段、保权是控权的限度和目的、限权是控权的“意思中心”和核心。着眼于控权理念上的实质差异,行政法控权模式可以分为“规范主义”和“功能主义”两种,大致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行政法相对应。“控权”在中国行政法治建设中具有特殊价值,深刻理解其内涵并科学借鉴其模式是我国行政法学研究面临的一大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经济人假设的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人们具有完全理性能力,但现实中行为人的决策理性程度.经常处于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两种情境的转换之中.从研究范式和最终行为目标两个视角来看,完全理性情境下人们遵循最优化原则追求决策收益的最大化;而有限理性情境下则遵循决策收益和过程的满意原则.基于经济人的行为心理及认知能力来分析,追求主观幸福感最大化才是人类经济行为的最终唯一目标.建立于行为经济人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统一是企业所有权的表现,是企业效率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产权不明晰、股权设置封闭、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给农村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等隐患。对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研究是打开公司治理理论大门的"钥匙",我们可以借鉴现代产权理论,按照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对应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配置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来促进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人治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人治社会强调权力大于法,法从于人,而在法治社会中强调法大于权,人从于法,所以当个人意志与法律相冲突时,谁服从谁,便成为法治与人治的主要区别之一。法治社会中,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权威,法律至上应是法治的必然要求。对此,西方法学家进行了论证。亚里士多德说过“法治应包……  相似文献   

15.
一、国有企业并非一般企业:国有企业的性质定位从理论上分析,众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主体间的完全相互竞争并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效用的最大化,借助国有企业弥补市场失灵或市场不足是轻济发展的内在必然。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其典型特征是目标多元化,或者说国有企业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经营目标,而是突破了企业的一般利润界限,超越了私人资本对单纯盈利的追求,以生产那些一般企业无力生产或不愿生产却又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克服由“外部性”所引起的市场失灵现象,弥补市场缺陷…  相似文献   

16.
广播作为主流媒体,一直以来都是以“党和人民喉舌”的形象示人的,始终体现着宣传的功能和属性,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入,广播的产业属性逐渐被认识和发掘,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样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广播人的面前。由此,正确把握广播的双重属性,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7.
库布其模式中,企业通过构筑产业体系,把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按照产业化、市场化原则全部纳入其中,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有效地承担社会责任,最终形成了一个多赢局面。通过对“产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模式与实现机制的分析、论证,可以得出两个命题,一是只要企业的产业体系能够把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纳入其中,不管是否存在法律和道德义务方面的约束,均不妨碍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二是只要企业的产业体系中包含着产业社会责任,企业在推动产业体系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性鼓励和支持总是一件对各方有利可图的事。  相似文献   

18.
追求合理性和有效性是任何社会活动的必然要求。诸多因素影响高校德育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德育工作者必须有针对性地确立德育目标,强化德育管理,健全德育评价体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为了增强企业活力,人们普遍认为应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也将此写入了决议。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展开,“两权”分离之后,不少企业增加了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就说明,从选择改革的突破口来看,“两权”分离的第一步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仅限于此,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改革的目前状况看,各种各样的问题又都集中在“两权”问题上,特别是所有权问题上。改革实践提出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两权”分离,认识它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有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电影既然作为一种商品,必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然而在我国电影作为商品又存在着其特殊性,其经营既要追求利润,又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当然,经营电影的企业,是国家历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组建起来的,它不但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使自己能够生存和发展,更要完成党和国家所赋予的发展电影事业的历史使命.对于电影经营来说,电影企业有着与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故对电影企业来说,无论怎么困难,电影这个老本行不能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