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句、判断和命题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句、判断和命题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在学习逻辑学的过程中应该严格区别,并且应该用命题代替判断作为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之一,以避免采用判断称谓形成的内容体系上的前后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2.
《命题是表达判断的语句吗?》作者韩铁稳原载《逻辑与语言学习》增刊·《逻辑论文集》1988年5月出版。该文认为“命题是表达判断的语句”的论点,混淆了命题、判断和语句的关系。命题是对事物情况的陈述,判断是断定了的命题,命题真包含判断,在命题里有判断和非判断两个子集。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判断有作为思维形式的判断和作为思维成果(思想)的判断两层含义,命题也有作为表达判断的语句和作为命题形式两种理解。判断无逻辑结构可言,只有作为语句的命题和作为语句模式的命题形式才有逻辑结构。作为思维形式的判断无需用语句表达,也无真假性,只有作为思维成果的判断才需要用语句表达,也才有真假之分。  相似文献   

4.
杜威对命题进行了独特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逻辑理论,包括制定了特有的命题分类体系,阐述了命题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对传统三段论进行了工具主义的阐释,同时对于命题的构成即词项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杜威的命题理论为理解逻辑的起源、基础和应用提供了一条值得参考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5.
命题与判断本质论析马养新陕西师范大学哲学教研室每一门科学体系,实质都是一个命题、判断或陈述句的序列,语言学、逻辑学更直接把命题、判断或语句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命题、判断和语句,就成了各门科学的上位概念或者基本概念。如何确定命题与判断的本质,对于规范各...  相似文献   

6.
略论语义蕴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蕴含是逻辑的蕴涵理论应用于现代语言学所产生的结果 ,它的作用在于分析自然语句的语义及其相互关系。语义蕴含、隐涵和蕴涵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的概念。语义蕴涵更多地依据义素分析 ,它属于语义学 ;隐涵的分析主要依赖于语境和合作原则 ,因而属于语用学 ;蕴涵作为逻辑概念 ,主要是指实质蕴涵 ,它仅仅反映命题之间形式上的真假关系  相似文献   

7.
言语链中上下语句的连贯是指上下语句在意义上的逻辑连接,而一个语句的意义则是由该句的语义蕴含命题和语用蕴含命题组成的一组命题,其中,属于说话人说话目的的那个命题,是语句的中心蕴含命题,上下语句在意义上的逻辑连接就发生在这两个语句的中心蕴含命题之间。它可以是语句的语义蕴含命题,也可以是语句的语用蕴含命题。  相似文献   

8.
叙事判断对于修辞性地理解叙事至关重要,因为叙事判断既属于文本进程这一层次(作者创作的结果),又属于读者阅读这一层次。此外,叙事判断是通向三种相互影响的主要阐释层次的途径:形式层次、伦理层次和审美层次。本文区分了三种主要叙事判断:阐释判断、伦理判断和审美判断,提出了关于这三种判断之相互差异和相互作用的六个命题。本文采用这一理论框架对伊恩·麦克尤万的杰作《赎罪》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维护了传统逻辑的二值原则。斯特劳森则用预设理论反驳了罗素的观点,并使用更符合语言实际应用的三值逻辑取代了罗素的二值逻辑来分析和评价语句,启发人们从模态逻辑的角度去考察命题,为指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在关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各种讨论中,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和从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是两个富有启发性且影响广泛的命题。本文通过对这两个命题的意义与局限的批判性回顾,分析了与之相关的革命、统治和执政等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试图揭示列宁主义式政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行为特征与演变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使用一个三分架构对于观察和概括政党转型之间的理由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逻辑值是从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命题的逻辑性质的,它表达的是语句联结词的逻辑内容。本文具体探讨了联言命题的逻辑值与自然语言中语义恰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黄健 《东南学术》2011,(2):229-236
传统逻辑疏于对概念内在结构的考察,因而也无法对复合概念进行明确的分类。确立复合概念的新类,并运用现代逻辑的类演算工具对其进行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明确概念、分析命题和应用推理。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原理共同构成。在组成这一理论体系的一系列范畴中,发展、结合与民生是起着骨架作用的三个核心范畴;这三个核心范畴分别涉及到这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创新方法与实践指向等重要逻辑结构层面。因此,对这三个核心范畴进行逻辑解析,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实践基础、内在逻辑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4.
苏联学者四十年来,在逻辑研究上,和对于其他方面的科学研究一样,也是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继承了过去优良的传统,对资产阶级逻辑思想进行批判,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他们的研究取材广博,用力踏实,态度与方法严谨,在在足资我们效法。本文简单介绍苏联逻辑学者塔瓦(?)茨关于判断的理论,作为我们学习和研究逻辑问题参考之一助。从亚里斯多德以来,判断就成为逻辑的基本问题。而思维又是与语言不可分的,所以一谈到判断,马上就牵涉到语句。思维进行的基本形式是判断,而语言活动的基本形式则是语句。每一个判断都是一个语句。所以亚里斯多德一开始便给判断下了一个定义,“判断就是对于某种东西有所肯定或否定”的一句话。这个定义两千多年来为各种派别的  相似文献   

15.
弗雷格区分了语言和语言所表达的东西、意义与指称以及对象与概念,在对象处于概念之下的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函项的方法提出了命题函项思想。同时,他引入逻辑联接词和量词对语言进行了刻化,奠定了一阶谓词演算系统的基础。为了研究弗雷格的命题函项思想对现代谓词逻辑的影响,本文从命题函项提出的原因、基本要点以及命题函项的影响对弗雷格的这一思想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弗雷格的命题函项是以逻辑本体论为基础,以求真为落脚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形式逻辑中的真值问题一直是逻辑学者的热门讨论问题,什么是真值?真值的载体是什么?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与真值有什么关系?真值在不同的论域中状况如何?这些问题往往众说纷坛。下面我们就从哲学的角度就这些问题加以探讨。一、真值与真值的载体在回答什么是真值问题时,逻辑学家指出真实性和虚假性都称为真值。真实性是真值,虚假性也是真值①。这就是说真值包括“真”与“假”。而真值的载体是什么?通常,人们把真值的载体归属于判断、信念或者是语句、命题。但是判断、语句、命题的概念与所属范畴是不同的。判断属于心理学和认识论范…  相似文献   

17.
罗素曾经认为每一个语句都对应一个被称作命题的超语言的复杂对象。这种观点使真假失去了本体论上的区别,因为真值为真的语句对应的真命题和真值为假的语句对应的假命题都是存在的。后来,他受摹状词理论的启发,提出只有真值为真的语句才有对应的复杂对象,这样的复杂对象被称为事实。他以此为线索,提出了真理的符合论定义:一个语句是真的,当且仅当该语句对应一个事实。通过较为详细地考察罗素的事实概念的来龙去脉,分析这个概念在罗素真理理论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指出:由于事实只不过是真命题的别名,所以建立在事实概念基础上的真理符合论的定义是一个空洞的定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象征为中心阐述了如下三个问题:一、简述赋比兴;二、从语用角度分析比兴如何转变为象征;三、阐释象征与意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效率、效果及有效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有关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文献较多,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有效性、效果和效率三个层面,但并没有对相关概念作明确的界定,研究内容存在等同的倾向。文章在分析现有文献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作了区分,并初步阐释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20.
半截子悖论命题虽然都能由其真推出其为假,但它们并不符合罗素说的“无意义”,没有所表示的内容无法判断真假;并且它们也不需要用塔尔斯基的“语言层次理论”来区分真假。在鲍契瓦的三值逻辑中,它们的值为假,而不像严格悖论的值是“悖谬的”。从克里普克的间隙论方案看,它们不像严格悖论命题是“无根基的”,处于真值间隙状态。用语境敏感方案来衡量,它们的值并不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弗协调逻辑的观点看,它们并不像严格悖论语句那样“既真又假”。总之,与严格悖论命题不能简单地取真假二值中的任何一个不同,半截子悖论命题是“有根基的”,据其语义可析出其值为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