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城铁5号线     
生命!多么宝贵的礼物啊,这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我们应该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充满生机和无限可能的世界里而感到幸福!然而,灾难降临了,这份“礼物”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种诅咒、一场灾难。“为什么?为什么倒霉的是我?”  相似文献   

2.
家园     
《人生与伴侣》2008,(7):66-66
公元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一个不平常的日子。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地震在四川发生,全国震惊,举国哀悼。震区,往日美好的家园。在十几秒的时间内沦为一片废墟,灾难的无情,生命的脆弱,难抑的伤痛,在平静的天府之国弥漫;而人性的美好,血脉相连的感动,震后迅速在我们身边展现,于是,我们发现。我们是这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动和团结.而又这样无私与相亲相爱。  相似文献   

3.
爱华 《今日南国》2009,(3):27-27
决胜职场并非只是努力,重要的应该是能力。作为白领女性,能力不仅仅是办公的技巧,以下四式也应该列入你的能力范畴。笑容:脸上的笑容不仅能传递心里的欢愉,更是赠送给其他人的一份美好礼物。乐观而灿烂的笑容不仅愉悦自己,也快乐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4.
杰克·古迪(Jack Gooay)和斯坦利·坦比亚(Stanley Tambiah)的名著《聘礼与嫁妆》,其框架有助于提出分析婚姻及相关社会经济过程的新的基本理论概念。文章从财富(wealth)和消费品的一系列分析性概念出发,从支付、礼物、遗赠和遗产可辨差异的跨文化理解出发,对该书提出了建设性的批判。我们知道,支付是将权利转换成资源的一种方式,礼物是稳固和加强同盟关系的一种方式,而遗产是界定财富持有群体、确立人口力量的工具。这些变量并不重叠,它们的特性具有跨文化的效力。如果将与婚姻相关的资源转让放在这些不同的范畴当中,人们就可以做出某些分析性的概括。因此,对于跨文化分析而言,为了避免在共同对话层面出现混淆,清晰描述社会过程的这些维度就很重要。除讨论聘礼与嫁妆的特性以外,我们还指出古迪对这些转让的描述并未促进我们的理解。比如,我们发现,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将婚姻存续期间的遗产继承归类为嫁妆、礼物抑或支付。另外,他的“间接嫁妆”概念会在民族志上产生误解,因为这个概念既结合了来自一方的礼物和来自另一方的支付,又结合了来自一方的资产(wealth—assets)和来自另一方的消费品。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亲朋好友团聚,分享喜悦和幸福的日子,更有赏月团聚、互赠礼物的美好传统。礼为媒,礼尚往来,中国礼品文化悠久而昌盛。可是拿什么送给好友亲朋却让很多人伤透脑筋。  相似文献   

6.
说起来不免悲哀,作为一个年纪尚轻的女孩,就连我自己,也将性看成了怜香惜玉的神话。所谓神话,不过是一场偶然,男主角之所以能全程对女主角怜香惜玉,是因为他明白江湖上的爱从来是有了今天没明天,他永远将下一秒当成最后一秒过。而我们的性,却是由无数个必然组成的。既然他认为自己必然会与你相恋,必然会与你结婚,必然会一辈子与你相守,那又何必急于现在给你太多的怜爱呢?  相似文献   

7.
礼物的流动不是盲目的,而是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仪式性场合中的礼物交换占据着礼物馈赠的大部分比例,而婚姻仪式就属于仪式场合的一种。傣族对礼物往来的重要性有极强的意识,礼物馈赠和其他交换在该社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维持、再生产及改造他群与我群之间的人际关系方面,建立起了一套关于礼物的话语的丰富涵义。  相似文献   

8.
岁月的流逝,带给我们第一个人一份礼物。健康的身体,丰富的学识是礼物,难忘的经历、深刻的教训也是礼物……这些礼物。无不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一笔珍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一、物质运动状态的曲线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关于运动的物质有着广泛的联系,而不是孤立的论断,为我们研究这类课题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益的方法。首先,我们从研究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开始,各类物质均按其自身的固有运动规律变化着,在某种状态下,与某种引起变化的条件呈现一定的联系,随物态的变化而变化。自由下落的物体,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所经过的路程是不同的,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在幼年、成年、老年各阶段变化的速度各不相同。地球上生物从无到有,由少及多的物种变化,各阶段的进展速度是不同的。重力加速度在地面是G,在太…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与伴侣》2010,(1):56-57
1.礼物不在贵重,而在于真诚 从女人的观点来看,最好的礼物是那些较平实的,而不是那些浮华夸张的。有个丈夫专门收集情人卡,随时送给太太,每当她心情不好时,他就把一张卡放在她可能发现的地方,这使太太非常开心。  相似文献   

11.
在农历新年前夕,我和老伴收到了“今世有缘相伴永远”2015文化老人金婚庆典活动组委会送的一份特殊新春礼物——金婚活动纪念册和活动录像光盘.500多张照片,50对金婚老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寄语,文图集结成64页的纪念册,为我们留下美好的记忆.纪念册立刻就被来拜年的老战友“瓜分”,他们说,纪念册不仅纪念了金婚夫妇的人生经历,也承载着一段段相知相守的缘分,又为以后的生活提供了美好的回忆,也成为家庭和睦相处、时代巨大变迁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12.
幸福不打折     
凡娘 《今日南国》2008,(19):56-56
在外工作一年,他回家过春节。临回家前,他专门到商场为爸爸、妈妈和妹妹买了礼物。他是刚毕业的学生,收入当然有限,为家人买的礼物着实让他费了不少心思。  相似文献   

13.
礼物的流动不是盲目的,而是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仪式性场合中的礼物馈赠占据着礼物馈赠的大部分比例,而诞生仪式就属于仪式性场合的一种.通过对阎云翔先生在《礼物的流动》一书中对下岬村中礼物流动所体现的人情和互惠关系的理解,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对土家族诞生仪式中的礼物馈赠进行分析,以发现其深层的社会意义和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4.
礼物交换是乡土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是一种民俗文化,礼物往来可以调解乡村社会关系,是维持乡土社会情感的重要纽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消费主义成了时代的主要特征,互联网礼物出现了.互联网礼物既在虚拟空间中完成礼物的授受,又可以在现实中流动;既可以是虚拟形态,也可以是实物形态.礼物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这些改变并未影响到类似传统社会的礼物功能,只是因社会的变迁强化了某种功能,有的功能以新的形式而呈现出来.互联网礼物也在悄然地改变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5.
礼物交换是都市人情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从情感社会学角度研究礼物交换现象对构建和谐情感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运用100名个案访谈资料发现礼物交换在都市情感生活中具有多样性、情境性、仪式性、感受性四个基本特征.礼物交换的基本功能是抒情和实用.随着社会的变迁,抒情功能的强化幅度大于其实用功能,表现为礼物的符号化趋势加强,礼物运用的仪式主义特征更为突出,礼物的情感功能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16.
《新天地》2007,(11)
1988年做编辑工作的罗莹女士退休了,她深深感到时间太富裕了,为了让这些空闲的时间不白白地从身边流过,她开始寻求一种新的乐趣,营造一种新的生活,让晚年老有所爱、老有所乐。罗莹最爱花卉,她觉得那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但是花开终有花谢时,能否通过  相似文献   

17.
徐小雨 《社区》2009,(33):14-15
给婆婆买礼物,不要以为舍得花钱就行,其实用了心的礼物未必就一定要花很多钱。弄清婆婆的性格、喜好,礼物才能讨好婆婆。  相似文献   

18.
考察1927-1937年间上海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的礼物馈赠行为可见,知识分子的礼物馈赠行为既涵括了上海地方习俗文化的特点,又具有知识分子自身群体的行为特征。互赠书籍、相片与字画等礼物,成为相互之间表示友好、信任,构建认同感与强化私人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途径。装饰摆设品类型的礼物旨在加深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生活日用品旨在巩固已经成型且更具稳定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婚礼、公众与私人节假日是送礼的重要场合。在"打秋风"这一上海地方习俗中,礼物不仅因回收而失去礼物之性质,还成为赠礼者变相敛财的工具。知识分子并不主张杜绝与取缔礼物及送礼行为,而是对礼品选择、送礼对象以及送礼场合等方面提出看法,赋予礼物以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默顿的科学规范理论来解释黑客“信息要免费”伦理。认为黑客在网络中发布的免费信息,其动机源于科学规范中的公有主义和无私利性。但是这种行为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理想类型,而是一种礼物交换,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声誉。  相似文献   

20.
Crystal 《中国农村》2011,(11):110-116
托斯卡纳的风情别墅让人想起沐浴在阳光里的山坡、农庄、葡萄园,以及朴实的乡村田园生活。这里曾是热播剧《明星伙伴》第七季的拍摄现场,如今以42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在这座住宅中,时光和自然就是最美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