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安方言是闽东方言中较有特色的代表方言,它对周围其它方言的影响较大。文章对福安方言词的最初书面形式进行追索与考证。通过音义结合、方言比较等方法,分别从其词义、语音以及文字的历史与地域的流变上对其本字进行考释。同时列举了古代文献数据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2.
从移民史来看,现代四川方言可以上溯至元代,宋以前则难知其详.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文献记述考证宋代四川方言状貌.从大量宋人文献中索隐钩沉,查明宋代四川方言11条语音特征以及宋人对四川方言的2种称谓,从而对宋代四川方言有了一个可信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桂馥的考证笔记<札朴>记录了大量的鲁方言材料,有的是从文献求方言本源,有的是用方言考证古词,有的是考释鲁方言词的本字.这些宝贵的鲁方言材料成为<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辞书编纂的重要依据,也为鲁方言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该文是对桂馥在<札朴>中的鲁方言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其学术价值略作刍荛之议.  相似文献   

4.
用同源词考证与现代方言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征引大量古代训释与用例,用现代湘中地区方言对理嫠、搂、娆、列等同源词进行详尽的考证,对于研究方言同源词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河南方言中有一部分方言词语是从古代继承而来的,词义、用法后来发生了改变而具有方言特色.通过文献分析,笔者认为河南方言里词汇大体上是由短语结构、句法结构、跨层结构词汇化而来.  相似文献   

6.
对东汉扬雄所著<方言>等中国古代语言学文献的研究表明,南楚方言与吴越方言(尤其是其中的吴次方言)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一结论得到历史典籍和考古发掘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对于科学地认识南楚与吴越两地方言的历史层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的同源词流传至今,往往在各地方言中留下它们的踪迹,考证同源词,征引古代训解与用例无疑是必要的,但举证现代方言─—活的语言同样应予重视。本文所考各组同源词,既首以古籍证其“声近义通”,又次之尽力以方言足证:把传统同源词考证与现代方言研究结合到一起。每组词中都有一个或几个词是方言中有的,故名曰“方言同源调”。论证仿章太炎《新方言》、杨树达《长沙方言考》、《长沙方言续考》,即先书证,后方言。  相似文献   

8.
考证方言本字就是利用语料来恢复词语和字形的对应关系,找回本字;乾县方言火通、横两个字在古今演变时分别由于阴化、文白叠置而与词语失去联系;理清历史音变,找到方言旁证,结合文献证明就可以分别找到方言本字。  相似文献   

9.
汉语自古就有方言的差别,但汉语方言学史的研究总体上还是很薄弱的,纵观中国方言史的研究,大多倾力于上古或近代,六朝唐宋方言研究则显得尤为薄弱。考察六朝唐宋的文献资料,方言研究的材料还是比较多的,但是零散在各种文献中。20世纪以来六朝唐宋方言研究主要有:借助诗文用韵材料展示方音特点;探讨这一时期重要语言学家的语言学著作;断代方音研究;利用文献考证法与现今方言相结合,展示当时的汉语方言词汇;某一具体方言的历史的研究。要深入研究六朝唐宋方言,对各种记录这一时期方言的文献要进行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10.
文章依据历代艺文志、经籍志等文献材料,对其中的方言学著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理出了方言发展的线索和脉络:古代从周秦时代开始到各地调查方言;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关注方言,进行纯粹的方言研究;汉代扬雄<方言>一书标志着方言学这一学科的诞生;魏晋南北朝时期方言学科研究的基本方向、角度和范围完全确定;唐宋辽金元明时代方言学稳定发展;直至清代方言学进入真正科学阶段的全面提高;中国古代方言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1.
目前已经面世的四川方言的研究成果和资料汇编,均是从近现代四川方言的词汇出发对四川方言进行静态描写,对于唐以前文献中的巴蜀方言没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明清两代开始形成的现代四川方言是以古代的蜀语和秦汉以后的巴蜀方言作为自己的底层,对蜀语到四川方言的演变轨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目前还是开拓性的工作.中上古蜀语研究对四川方言史的研究以及汉语方言史的完善与研究领域的拓宽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考索方言本字是追溯方言词源、寻求方言间对应关系的有效途径。古代文献中有些字的音义与现代姚嘴方言中部分动词的音义相合,可认为是这些动词的本字。  相似文献   

13.
汉语是方言现象比较复杂的语言之一。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的语言各有不同,就是同一方言区的语言也不尽相同。要研究汉语,要真正读懂、读通古代典籍和乡邦文献,就不能不了解方言,研究方言。由吴连生先生撰写的《吴方言词考》(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8年11月版),对近200个吴方言词的本字及其涵义作了深入精微的研究,纠正了一些辞书及古籍注释的差错,颇具学术价值。结合书证、事理和音韵学、训诂学知识来考证吴方言本词,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举例来说,《庄子·外物》有“周(庄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一句话。何谓“…  相似文献   

14.
敦煌文书中有关的"祭祀"记载,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缩影和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从文书中的记载,看丧期内的祭祀、墓祭和十斋忌等三方面,再结合古代有关礼仪文献加以考证,以图复原中国古代的"祭祀"事象,给今人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释"鸡亦"     
考证古音、方言和文献 ,得出“翼”、“亦”为同源字 ,进而分析出部分以两字为声符的字也都存在着音近义通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现代方言资料可以有效地对古代的一些词语进行解释说明。从方言的角度对敦煌社会经济文献中的几个词语进行考释,可以补充辞书对这几个词语解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汉书·艺文志》著录小学类文献琐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小学类"文献进行细致考证,认为周秦时代的小学文献具有综合职能的特点;<八体六技>应是<八体>六篇,"技"为"篇"之讹;"训纂"类作品是增补性质的识字书;<别字>十三篇即<方言>十三卷的别称.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互证是考释词义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具体操作方法亦有多种,方言与文献互证即是其中之一端.在方言与文献互证方面,近代汉语文献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近代汉语文献与现代方言互证可发挥如下作用:由近代汉语文献证方言,可据以弄清方言词语的真实面目,知其究竟该如何标写,了解其使用历史;由方言证近代汉语文献,可以帮助我们准确了解近代汉语文献词语的词义,获知这些词语是当时实际语言的反映,同时还可为我们判定近代汉语某些文献的方言归属提供重要参考.在这方面,湖北黄梅方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9.
敦煌文献为唐宋白话文献,在今天的通语中难见踪迹,但在许多方言中,与之语音相近或相通的词语仍在使用,可以为这些词语的释义佐证。利用现代方言对敦煌文献中的“阿莽”“■”“儃儃”“崖柴”■“色妇”“暖房”“帽惑”等十多条敦煌文献词语加以考释,可发现古代词语还活跃在今天人们的口语中,敦煌文献中的现代方言释证,能够为古文献研究及词语考释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求方言本字,根据的是古今语音对应规律、词义的相关性与古文献资料印证三条标准,并据此考证了永州方言本字中的14个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