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代表着近代科技移植于中国的一般模式。文章立足近代留学生的活动,通过一些中国地质科学史料的定量定性分析,包括研究机构的建设、专业学会的成立等,概要地论述近代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的过程,从中不难看出归国留学生做出的不朽贡献。 相似文献
2.
胡延峰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59-62
中国心理学科体制化过程体现了近代科技移植于中国的一般模式,即留学生知识群体发挥了核心作用。在大学系科、学术研究机构的建设,专业学会的成立及专业期刊的发行等方面,都充分反映了归国留学生的卓著贡献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盘剥,天灾频仍,致使农村社会动荡不安,最终导致了大量的破产农民离村进城,成为近代历史上的城市"农民工".由于近代城市发展的有限性,根本无法吸收这些潮涌而至的农民,由此滋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农民进城极大地促进了近代城市化,冲击了封建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4.
摆在眼前的是一部厚重的关于中国近代化学发展史的力作——《海归学子演绎化学之路: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史考》(张培富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以下简称《史考》)。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学术研究逐步深入,但从学科发展史视角进行的“中观层面”的系统性研究仍显薄弱。《史考》从“近代留学生”角度开展“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研究就更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对丰富和推动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5.
王冬凌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1):61-65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在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中国古代科学教育传统为近代科学教育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中国近代实施科学教育引发的激烈论争及影响,传统的治学方式对近代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影响等,又透视出传统文化对近代科学教育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进霞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4):17-20
分析了近代中国人地比例关系的变化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土地利用结构。揭示了近代中国农村人均农田面积不断减少的趋势和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等用地比例的变化,简要分析了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在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同时还存在很大不足。具体表现为 :在文献史料方面 ,一则史料建设不够 ,二则对待史料态度不严谨 ;研究者自身知识面较窄 ,学风不踏实 ;理论研究十分薄弱 ;研究内容涉及面不全 ,过于琐碎 ;与其它学科交叉融汇的较少 ;缺乏自由的学术争鸣环境 相似文献
8.
王冬凌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3):107-109
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但科学精神的缺失是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致命弱点。探其原因,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产生动因是科学精神缺失的直接缘由;畸形的科学文化理论构建是科学精神缺失的深刻缘由;传统的治学方式是科学精神缺失的重要缘由。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理论视野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池子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本文认为,社会史既是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学的边缘学科;中国近代社会史是中国社会史的断代史;中国近代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由四大子系统构成,即社会过程、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调节与控制,各系统又有自己的组成要素,由此构成一个系统网络,从而架构起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学科体系。此外,本文还就社会史与社会学、农民学、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发挥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社会功能等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留学生化学家是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化学家共同体,他们通过自己在体制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卓越贡献,谱写了中国近代乃至现代化学文化发展的新篇章。留学生化学家所拥有的独特的价值观,是引领化学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其价值观既表现在对包括化学在内的科学自身价值的认识,也表现在对科学的教育功能、科学家的道德观、科学救国论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日本近代文学界的研究发生重大转变,许多"自明"的前提受到质疑,坪内逍遥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的转变便是受此种思潮影响而出现的一个个案.坪内逍遥与政治小说的关系在先前的研究中似乎已有定论,但在重新认识"近代"的内涵之后会发现政治小说对坪内逍遥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近代时期,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近代西方物质文明,推动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促进了近代西方精神文明。从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文明的相互关系中,可以总结出许多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技档案的管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亚萍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4):122-124
构建现代科技档案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系统优化质量管理的目标,涵盖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规范化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要素;二是信息化管理需要注入新的生机;三是开发现有人才的潜能刻不容缓。谋求实现目标管理的进程,主要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使用者的参与、管理者的锐意进取、标准化的建设四个制约因素,尤其是专业人员的素质始终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苏全有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78-85
我国近代书装史研究成果(含期刊装帧)大约有50多种,主要集中于宏观发展脉络及人物研究两个方面。宏观发展脉络方面内容研究十分丰富,包括分期、成败、影响、特点、原因分析及期刊等多个方面;人物研究在中国近代书装史领域中,最为引人关注,被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鲁迅、陶元庆、陈子佛、丰子恺、闻一多等。近代书装史研究的不足之处,最具突出的就是重复性研究,其次是具体内容、理论方法、认知模式、研究范式、资料整理、研究队伍与结构等方面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5.
从荷兰装备农业看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辞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4):17-21
荷兰农业微观经济组织是以家庭私有制为基础的农场,农业微观组织形式与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户颇为一致.荷兰依靠其装备农业创造了举世无双的农业奇迹,很值得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借鉴.荷兰以家庭为基础的装备农业分布在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机业和温室业等各个农业产业,并且从政策、专业化生产、国内国际市场、技术集成、农业创新、合作社等方面强化家庭农场的活力,巩固家庭农场基础,并确立了温室农业作为现代装备农业的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16.
从现代科学技术看中医存废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顺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1-10
中医存废之争由来已久,从俞樾的《废医论》到余云岫的“改造中医”,再到现在有些学者说“中医是伪科学”,历时已逾百年。由于“废除中医论”者坚持的论据——“中医不科学”,纠缠着传统文化、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三个因素,因而论争双方各执一端。本文一方面指出“废除中医”的论点是荒谬的,另一方面指出,必须致力于中医现代化,才能最终破解“中医不科学”的质疑,最后提出,当前这场中医存废之争,实质上是近一百年来中西文化论战、现代化与西方化论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它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关系到中医现代化的命运与前途,需要严肃、认真的对待。 相似文献
17.
李海龙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1):83-90
从“论证逻辑”出发,社会化理论着重分析行为体之间针对规范的辩论和证实。在吸收制度主义理论优点的基础上,国际社会化理论强调国家间的交往和互动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规范说服”是社会化中的常用策略,有效的说服能够推动国家问社会化的发展并塑造国家新的认同和偏好。制度化与社会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国际制度为国家间的社会化提供环境与动力,而后者有助于国家间互信程度的提高,进而推动制度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左峰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115-121
制度、技术、工业化三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一般性理论关系。制度和技术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不仅以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工业化,而且还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合力推动工业化。通过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和民国初年、南京国民政府这三个代表性阶段的分析,可以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与不发展(迟缓)归因于制度和技术。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不懈地坚持科技进步的制度性促进,完善新型工业化的信息化带动制度,建立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加快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源促进制度,推行资源环境生态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现代环境产权制度和现代生态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报刊史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春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2):58-6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发展迅速,相继出版和发表了一些著作和论文。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中国近代报刊的时间范畴、发展进程、史料价值以及外国传教士与近代报刊、近代妇女报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是,目前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等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近代俄国农业落后,除了农奴制改革不彻底的社会原因之外,还有技术原因。农业生产工具简陋、农业耕作技术陈旧、农民文化素质低下和整体科学技术落后,都严重阻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发展农业,既要重视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也要重视农业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