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开始进入城市生活学习。在入学得到基本解决的情况下,学业不良问题逐渐浮现出来。而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最为广泛和深刻。本文面向农民工群体,从家长职业类别、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家长期望值、评价方式、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农民工子女学业不良的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和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数据,本文区分了子女校内和校外教育支出对父母劳动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子女教育支出影响父母劳动时间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特征,校内教育支出增加显著提高了父母劳动时间,且对父亲劳动时间的正向影响更大;而子女参加课外辅导培训等校外教育支出显著降低了母亲劳动时间,父亲劳动时间并无明显变化。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子女参加课外辅导培训会使父母特别是母亲显著增加接送或陪护子女上辅导班等教育照料,同时母亲家务劳动减少和生育意愿降低。第三,教育支出影响父母劳动时间在子女性别和子女所处教育阶段方面存在异质性。当子女由义务教育阶段进入高中阶段时,父亲会加大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增加教育照料,导致子女高中阶段的校外教育支出对母亲劳动时间的负向影响不明显。第四,政府减免学费缓解了父亲校内教育支出经济压力,同时挤入效应使得校外教育支出提高了母亲劳动时间,子女学业成绩好能够缓解校外教育支出对母亲劳动时间的负向影响。建议政府切实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以减少家庭教育焦虑和不必要的教育照料,在减轻教育负担鼓励生育的同时,把实现公共教育支出与家庭教育支出的平...  相似文献   

3.
家庭核心化趋势的出现和人口流动性的加强导致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对解决我国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捉襟见肘,在生活照顾上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寻求社会养老服务,于是社会养老服务对传统家庭养老中子女照顾的影响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文章基于江苏省南京市的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统计方法分析了社会养老服务以及老人个体特征对家庭养老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养老服务对家庭养老有着明显地挤出效应,同时这种挤出效应存在年龄、子女数、居住情况等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李春燕 《劳动世界》2016,(32):74-75
本文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角度,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同时设计发放调查问卷来研究大学生性教育的现状.主要从大学生对性教育的态度、性教育的主体、性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性教育的现状,并就家庭、学校、社会、媒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代际收入流动性是指父代收入对子女收入的影响程度,是衡量机会不平等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重要指标。通过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高低收入家庭子女不同分位点处的收入差距,并运用反事实分解方法将收入差距分解为受教育水平、经验及工作类型等因素影响的特征差异和基于家庭环境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回报差异两部分。结果显示,不论是高收入家庭的子女还是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收入的高低主要由自身的特征决定,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特征差异,回报差异只在低分位点处产生影响,由此得出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收入差距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作为游走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在他们涌入城市的同时,其子女也随着父母们的流动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当他们重新面对并要融入一个与农村环境完全不同的城市时,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势必产生冲突,尤其是对孩童的心理发展也会产生影响.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他们与城市社会的融入,也会引发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在正视农二代由社会融合产生的的诸多问题的同时,如何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的社会化进程,也是我们现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而急切的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在新形势下,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面临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以及理想与现实的脱节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因此,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越发重要。我们应积极探索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要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青少年的道德行为;要积极探索和尝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型网络媒体在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养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本项研究基于2011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CLHLS)数据,将家庭养老分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与精神支持,分析了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的影响以及居住安排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具有挤出效应;相比于同子女居住的老人,与配偶居住、独居和居住养老机构对家庭养老有显著负向作用。(2)养老保险强化了子女对独居者经济支持的负向影响;养老保险对与配偶居住和独居老人照料支持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3)养老保险与居住安排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存在性别、城乡与年龄段差异。同时,文章指出养老保险通过居住安排间接影响了家庭养老,即理想化结果是:在尊重老人选择居住安排的同时,养老保险弥补因居住安排导致家庭养老的缺陷。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探讨了本项研究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贾爱宾  赵国丽  黄子晴 《劳动世界》2020,(11):78-78,F0003
流动青少年的心理融入是实现其社会融入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流动青少年的心理融入水平普遍较低,具有家庭关爱、公平感、自我身份认同等心理需求,存在制度环境缺乏公平、舆论环境带有偏见、社会支持网络相对缺乏等制约因素,需要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等多主体支持的流动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子女结构为切入点,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子女结构对参保农民缴费档次选择意愿的直接影响,并在考虑子女特征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了农民个人特征、农民家庭非子女特征、新农保缴费政策三类变量对农民是否选择最低缴费档次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子女数目、是否有女儿等变量是影响农民是否选择最低缴费档次的显著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使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创业决策以及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家庭更有可能创业,因为社会养老保险可以缓解家庭的健康水平和风险厌恶程度对家庭创业的制约作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同时也会通过提高家庭创业的概率进而提高家庭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年、2014年两期的调查数据,构建Tobit固定效应模型和Mlogit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老年人失能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冲击,以及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对这种冲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老年人重度失能显著增加照料费用、住院费用,导致家庭医疗费用负担加重;老年人重度失能、中度失能均会显著增加照料时间。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均对重度失能导致照料费用增加有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社会医疗保险对中度失能带来的门诊费用增加有负向调节作用;社会养老保险对轻度失能、中度失能老人的门诊费用增加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失能老人子女护理假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孝道在经历了功能错位、缺位后逐步回归到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的本位.国家相关养老保障政策的实施,农村孝道的阶层化现象,子女分担的养老模式以及老人自我养老意识的强化等,都推动了农村孝道的回归.本文旨在以孝道养老功能的回归为出发点,探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再定位问题,指出家庭养老保障必然是我国农村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主要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既与其智商有关,同时还与许多因素存在关系.而对青少年进行校外教育的目的,正是为了规避学生智商之外的因素的干扰,从而使之更健康的成长.基于此,本文对校外教育在青少年个性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城乡居民低保家庭对脱贫途径选择意愿问题,发现城乡低保家庭普遍认同就业、养老、健康有利于脱贫,在就业和子女教育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影响脱贫途径选择意愿的因素包括政策导向、经济差异、劳动力市场歧视等外部因素和心理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内部因素.城乡低保家庭脱贫工作的优化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网瘾已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在调查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于青少年网瘾的家庭干预和综合治疗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旨在通过社会调查探索建构对于青少年网瘾进行家庭治疗干预的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同时也期望构建有益于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机制,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百善孝为先"是先人对"孝"的最高的认可与评价,我国的反哺式养老就是推崇孝道.孝不仅是子女对父母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更是精神上对父母的关怀.再者,老年人晚年希望回归家庭来养老,最主要是家人带给他们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但是老年人精神上处于空巢的状态,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子女对父母精神上的慰藉缺失关注,老年人自身的原因等,了解老年人精神慰藉中难以得到满足原因,对症下药,对老年人健康养老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河南省12个地级市的1179名老年人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影响其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老年人幸福感普遍较高,其中个人年龄、与子女的关系、孤独烦闷感、经济满意度、日常开支承担能力等是其最主要影响因素,可提取经济能力、精神感受、家庭关系和生理年龄四个公因子.大力培养老年社工人才,促进老年人精神健康、家庭和谐,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经济收入,是提高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多元文化背景冲击下,对于影响未申请入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相关因素及成团分析也应该受到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视,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个性化实现及完善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正能量"整合.  相似文献   

20.
李蔷 《劳动世界》2013,(12):56-5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职院校的学生也面临着从家庭、校园到社会等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压力、影响和束缚,这些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对中职院校的学生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个全方位以及具有综合性的教育过程,应该渗透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有做好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够培养更好的实用性和技术性的人才。因此,这就对中职院校开展心里将抗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