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常态是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内出现的新的常态特征与趋势,新常态给机关工会履职创新提出了新问题和新内容,也给机关工会履职创新提出了新机遇和新手段。新常态对机关工会自身建设、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开展教育服务、引领社会风尚、维护职工权益等提出了挑战。科学认识、主动适应和积极引导新常态下的工会工作,不断完善自身建设、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拓展服务和教育内容、依法依规维权和利用新技术是新常态下机关工会创新履职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当前,关于新常态的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已由经济领域逐渐拓展至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作为上层建筑的高等教育,必然要随之适应发展的新常态。深刻认识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理解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建设的丰富内涵,从完善高校师德规范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道德情感融入师德建设、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全方位体系、教师本人形成自觉、高校责任主体形成联动诸方面入手,探索新常态下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构建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新常态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既从属于又服务于经济工作,深入研究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问题,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新常态下的趋势性变化“善弈者谋势”。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这是中央纵观国际国内大势,从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所作的科学判断。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个基本特点,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推进法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建设,既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的各项要求,又要遵循新常态这个大逻辑,才能正确定位、准确履职,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人社民生如何引领人社惠民新常态?广元市朝天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区乡村联动、权责能同沉、转调提并进、均等化两级",全面做实乡镇、行政村(社区)人社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受益,感受到人社惠民的新常态。突出特征:"三动"实现"转调提"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核心是转方式、调结构、提质效,人社惠民新常态的核心亦是如此。朝天区推行"三级联动、三有互动、三制驱动",把"职权、资源、能力、责任"同时  相似文献   

6.
新常态下加强高校工会"家"文化建设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需求.通过实践研究厘清高校工会和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创新建立甘于奉献的"家长"队伍、建立温馨之家、打造欢乐之家、搭建"线上"之家、业务提升之家和创建关爱之家等机制建立高校工会"家"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新常态下,经济、就业形势更为复杂多变,使得就业援助这一举措在当前更为突出。经过多年努力,无锡市就业援助工作横向与其他省、市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纵向与"十二五"前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新常态下坚持把"精准帮扶"的理念贯彻始终,为下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四十年的努力,已经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发展道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坚持党对农民工发展的领导和在不同阶段解决突出问题的有力指导,是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发展面临新变化,现阶段要对农民工市民化努力做到"十有",农民工走进新时代,将实现"四融"。  相似文献   

9.
当前,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也进入“新常态”.面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警醒,作为航道部门,必须编紧扎牢制度的“笼子”,健全群众路线长效机制,实现作风建设责任化、制度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0.
都江堰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打造成都旅游休闲度假卫星城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着力实施"五个一体化工程"建设,为都江堰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保障服务和人力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1.
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常态和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4354"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培养体系,即做到四个到位构建机制(组织领导到位、制度建设到位、经费投入到位、师资培育到位),实施三进工程构筑阵地(进课堂、进班级、进社团),采取五大举措搭建平台(建基地、开论坛、设比赛、办培训、树典型),强化四个结合立足实际(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科技文化竞赛相结合、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5月,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是速度、质量和效益统一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大量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应该正确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全面服务新常态,从多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提供坚实基础。■依据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加快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近年来,吉林省人社部门为了激发人才活力,创新举措层出不穷.近日,2016年度全省专业技术二级和三级岗位申报审核工作及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推荐选拔工作又相继开展.  相似文献   

14.
"1"(一条主线) 武侯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密围绕"党委统揽、政府主导、三级共建、劳资主体、多方参与、互利互赢"的主线,全面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努力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新常态下养老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养老机构服务的建设、加强失能老人的妥善安置和增设临终关怀服务,是提高养老服务品质,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好的服务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廉志伟  张姣 《劳动世界》2016,(21):13-14
随着中国进入新常态的经济发展大逻辑中,市场成为了主导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社会福利这类社会制度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政府可以光荣隐退,相反,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政府的行为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明晰政府责任是确立我国新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社会福利中政府责任现状及原因分析来明确社会福利中的政府责任定位和选择,同时也提出,在新常态背景下政府应统一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责任,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相关配套措施,创新官民合作提供责任新模式,从而做出新常态背景下社会福利中的政府责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常态下的成都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成都市人社局紧跟时代步伐,借互联网创新驱动之力,创新构建起"互联网+人社"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不断推进人社部门信息化建设,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18.
聚力"三个突出"强带动 着眼部门职能定位和机关党建实际,聚力"三个突出",推动"三大行动"落实见效.一是局党组突出"总部署".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审议"三大行动"实施方案,切实做到方案与人社民生、作风建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坚持以开展"三大行动"为总抓手,推动人社事业创新发展.二是局直属机关党委突出"总牵头".局直属机关党委聚焦落实市委和局党组的部署要求,对各项工作牵头安排,跟踪抓落实.三是各党(总)支部突出"总落实".全局18个党支部分别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对"三大行动"再动员部署,层层以上率下,推动落实.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对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带来压力,使人社工作面临新挑战新考验。为此,常熟市虞山镇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供给主体建设,通过全镇7个管理区、68个社区、47个行政村的128名人社协管员以"五个精确"强调人社服务精准化供给,让全镇35.7万名常住人口、43.9万名外来人员以及4万多个经济组织共享人社发展成果。一是精确服务事项,注重顶层设计,突出细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分析了当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双师数量偏少、实践水平低、考评制度不合理和培养途径单一等各方面问题,并从政府、学校、企业三个主体角度提出了"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