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妇女在商代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领域,女性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性别权力格局与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有关。但整体而言,商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呈下降趋势,从对生男生女的占卜、女性称谓、享祭排序等均可反映出女性依附于男性格局已大体定型。同时,商代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对中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的趋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徽州女祠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祠特别是徽州女祠,是目前徽学研究中的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本文对女祠的诞生以及女祠的建构和运作,作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徽州女祠出现于明末清初,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政治松散、徽商兴盛和中国传统文化尊老爱幼思想的产物;徽州女祠以其建构形式和运作内容体现了封建社会末期女性的觉醒和社会变革时期的特点;徽州女祠这一活化石记载了中国妇女抗争与觉醒的早期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妇女的合法权益频爨侵害的现象,我国立法部门及各级政府制定了促进妇女权益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公共政策。但现行的立法未能对妞女权益提供全面维护,妇女权益的保障在显性层面和隐形层面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社会性别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的公共政策,分析其中关于妇女在人身权、财产权方面的劳动保护、计划生育、性骚扰、产假等内容,指出了我国现行的妇女权益保障政策在决策成员、信息通道、概念界定、特殊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性别缺失,并就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相关思路: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引入社会性别分析;修正现有不合理的公共政策,并构建有利于两性和谐发展的公共政策;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引入社会性别分析。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从母权制进入父权制.社会一直是男性处于主导地位。进入现代社会,尽管强调男女平等和尊重妇女,但妇女的权利和地位并没有受到真正的重视,性别偏见还严重存在,这必然反映在人们的语言中。汉语词汇中.以“女”为部首的字不少,虽其中不乏褒义词或中性同.但贬义词也有相当的数量.如“奴”、“婢”、“妾”等反映了妇女地位的低下;“妓”、“婊”、‘“娼”等更是某些旧文屈辱和悲惨命运的标志;“奸”、“妒”、“妖”、“妄”、‘”婪”等虽不仅用于女性,但无不打上性别偏见的烙印。有人说英语是世界上性别偏见最为典型的语…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女训是古代妇女的礼教规范和言行准则,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古代女训对当代家庭乃至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双重价值;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古代女训,继承其合理成份.批判其不良因素,反对绝对化和极端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古代的社会背景出发,从德政教化下形成的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风气中可窥见《传经》女作者在在的可能;而对女作家庄美之诗的品评又可见其对诗风改革的贡献;高亨、朱熹两位学者对《诗经》女作者的认定增添了女诗人存在的可信性。上述所论证明了中国妇女在三千年前的中原大地上是诗坛的一支劲旅,这就为民歌说的笼统权法划出了一半以性对差异为鲜明标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确立.使毛泽东完成了对妇女解放问题的认识过程;妇女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发挥着伟大的创造性;以斗争求解放是妇女争取解放的前提,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是妇女争取解放的重要斗争方式.经济解放是妇女解放的根本。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各种法律法令的制定与落实是妇女解放的保证,要实现全世界妇女最终解放就必须加强妇女国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北大妇女问卷调查简析为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深入探讨妇女发展问题,我们在北大女教工中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发放至全校87个系、所、中心及附属单位,共计1900份,发放率为59.3%;收回1700份,有效问卷1580份,回收率为83.15...  相似文献   

9.
农村老年妇女在初步解决温饱后,面临着许多精神情感问题,主要表现在思维单纯、价值守旧;社会隔离、代沟加剧;精神空虚、盲目信仰;情感孤单与再婚障碍等。解决老年妇女的精神贫困,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强性别平等;需要政府的教育投入,提高老年妇女的文化资本;需要家庭、社会和养老院的支持,提高老年妇女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0.
今天中国妇女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支必不可少的力量。但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和旧观念的影响,中国妇女的发展状况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努力提高中国妇女的文化素质;树立独立自主意识,增强竞争实力;提高妇女参政能力,以实现妇女自身权利和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妇女的整体素质才能进一步提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最早的妇女报刊是1898年在上海创刊的《女学报》,这是晚清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近代报刊在中国的出现以及晚清自办报刊的热潮是妇女报刊诞生的大环境;晚清妇女解放思想的萌生及其实践是妇女报刊产生的直接动因;晚清自话文运动的推广与妇女报刊的出现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试论女大学生自卫意识修养马建梅,李芳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春华秋实,硕果满枝。中国妇女用辛勤劳动的汗水和聪明才智谱写了优美的交响乐章,为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知识女性,尤其是女大学生、女研究生不是生活在世外...  相似文献   

13.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社会处境和她们的所作所为,是作者妇女观形象化的反映.作者赞扬妇女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争取自由幸福的婚姻;肯定女子的聪明才智和自立、自强的精神;鞭挞玩弄女性的行为,对始乱终弃、喜新厌旧的忘恩负义之徒深恶痛绝,对女子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妇女参政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中国妇女参政的历史与现状董妙玲中国男权代替女权,男性中心社会的形成,妇女成为男性附属品的历史也没有超出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国妇女受压迫的地位同样是伴随着私有制的确立而形成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更是把妇女打入地狱,中国妇女的惨痛地位在世界上实属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妇女享有中国社会几千年从未达到、许多发达国家历时数百年才能承认的平等权利。但妇女解放是一个历史过程。历史遗留下来的男强女弱、男性本位传统伦理道德仍然阻碍着妇女真正解放。现代化归根到底是现代人的心理和人格的外化。中国女性应放下旧传统的心灵负载,同男性一道实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向现代化转型,努力奋斗,参与社会竞争,与男性同步前进。  相似文献   

16.
“性别与历史:近代妇女与基督教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就近代妇女与基督教的有关文献与资料、社会运动和组织、女子教育、女传教士、女基督徒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近代妇女与基督教研究的三个主题:基督信仰与女信徒的生活、基督教促进中西妇女间的文化交流、女信徒群体从事社会改良活动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辽大学人     
王春荣,笔名春容,女.大连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女性文学研究会委员,辽宁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妇女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作协特邀评论家。主攻中国当代文学、女性诗学等。  相似文献   

18.
女权,通俗来说,就是指妇女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妇女的权利和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与进步。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妇女解放事业,关心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已在法制建和保障妇女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过40多年的民主宪政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部门法为补充,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权益保障制度。一、中国女权法律保障的特点中国的妇女权利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在妇女权利保障的实践上有着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特点。(一)中国妇女权利的法律保护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揭示了中国土家族女性人口文化科技素质的状况,分析了女性文化科技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妇女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科技素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认识新时期高校女教工工作中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贯彻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目的是强化政府的有关职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妇女的进步与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的基础上,从妇女工作的地位、女教工自身发展和思想工作等角度提出要鼓励妇女在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争取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