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严格意义上来说,公益创投(VenturePhilanthropy)是西方的舶来品,主要指的是公益领域中的创业投资,是公益和投资的有机结食因此,公益创投也被称为“社会经济”(SocialEconomy)。换句话说,公益创投其实是一种社会组织领域中的企业化运作,所不同的是,公益创投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而是以社会效益为根本。也正因为如此,传统的公益创投活动中企业和基金会往往扮演主体角色。  相似文献   

2.
公益劳动与刑罚轻重 公益劳动是社区矫正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公益劳动侧重对服刑人员的行为矫正,通过参加公益劳动,可以体现其对社会的积极补偿,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达到矫正其不良心理,避免重新犯罪的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服刑人员来说,公益劳动是一种加于服刑人员之上的义务负担,服刑人员除非有特殊情况,如身体残疾等原因不能参加劳动之外,都必须参加公益劳动.在现行《刑法》中,对管制、缓刑、假释等人员是没有参加公益劳动的义务要求的.  相似文献   

3.
公益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发展的新动力,公益事业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之一。大学生是社会公益行为的主要群体,增强大学生公益观教育是公益活动发展普及创新的前提和保障。当代大学生认可公益活动,热心参与公益活动,愿意奉献爱心,但对公益的认识比较肤浅,对公益活动的参与比较被动,公益的路径有待拓宽,能力和效益急需提高,增强公益观教育很有必要。增强大学生公益观教育,既是创设公正平等、和谐文明、诚信友善社会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三种力量。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公益创业,不仅是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的过程,而且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诸多契机。对上海8所高校20个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公益创业有三种类型:非盈利组织模式、社会企业模式以及"产学研"混合模式,且具备社会性、创新性和市场导向性三个基本特征。但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来自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人的制约,因此,应当从政府资源整合、社会广泛支持、高校人才培养几个方面来建立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日益增多的社会公益问题和一系列具有轰动效应的公益诉讼案件的发生.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研究热潮。在这股研究热潮中,关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的讨论尤为激烈。我国学术界关于行政诉讼原告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普通民众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二是由特定的公益性团体和部分自治组织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三是由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笔者通过对以上观点的研究分析,发现上述三个主体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分别具有其相应的优缺点,若决断地选择其中一个来作为原告又显得太过武断。但在目前的情况之下,三者相较之.还是有检察机关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6.
就像深圳市信实公益服务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信实”)总干事聂祝兵说的:“我们都有一个公益的梦,就像一种责任,无论成败,这辈子.总要做一次的。”创办一家对社会有贡献的机构,陪着它慢慢长大,然后由不同的人接力传承下去,这是我们—直以来的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是由大学生发起或参与的以利他为内容、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具有自愿性、社会性、利他性、学习性以及多方联动性等多种属性。应从建构教育启蒙机制、资源整合机制、项目运作机制、风险规避机制和追踪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推动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1924年,谢尔顿(美国)首先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公益营销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现代公关之父艾维·李所说"一个组织所做的有益于社会和公众的事情,最终必将有益于该组织自身。"做好公益营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将是一个企业"基业常青"的另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来就有慈善的概念,所谓“种福田”、“结善缘”、“布施”、“普济”一类的词汇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多,只不过老百姓并不称呼这类举动为慈善,而称其为“义”举。只是这样的善举在古代中国都没有走出民间性和私人性的窠臼,因而它的社会影响力自然受到很大的制约。究其实质,慈善也好,义举也罢,都是某种形式的社会公益行为,因此就有从公益立场阅读的必要。那么,什么才是公益呢?从某种意义上讲,公益事业的实质就是对社会财富实行的二次分配与转移支付。而略有不同的是,古今慈善事业是一种以个人志愿的方式实现的财富转移支付,而现代民主福利…  相似文献   

10.
公益界的“国进民退”仍在继续,“社区之争’后,是“园区之争”。 2008年上海浦东公益服务园试运行,旋即掀起一股“园区热”,各种社会组织服务园、孵化园拔地而起。眼球经济时代,公益界同样奉行“关注度决定成功度”的原则,公益园区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和公益创业的“梦工厂”。为了成为园区第一批“房客”,官办与民办组织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退攻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与粉丝亚文化的兴起,由青年群体主导的粉丝公益成为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一抹亮色。文章基于对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立的“百家粉丝团公益联盟”的经验观察,从心理动机、行动主体、活动领域、活动空间、资源动员五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当下粉丝公益的主要特征,分别为:以情感表达为目的的行为动机、多元化的行动主体、虚拟网络为主的活动空间、追随偶像或政策注意力的活动领域、偶像与社会的双重动员机制。在新媒体技术给公益领域带来结构性变革的当下,不断增进对青年粉丝公益这一新兴公益形态的现实了解与理论认知,对思考如何有效引导青年粉丝公益朝着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网络媒体积极地参与公益报道以践行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各大重点新闻网站在公益活动和报道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结合国内网络媒体公益报道的现状,探讨了网络媒体公益报道的社会价值,分析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局限,并展望公益传播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国际社会公益慈善呼声极高。继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宣布“捐出一个巴菲特”后,巴菲特也宣布捐献自己85%的财富。华人首富李嘉诚则以“第三个儿子”的名义,捐出1/3的财产从事公益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4.
在这里,有一群热情且充满爱心的年轻人,他们身处在不同的公益组织中,输出的是公益理念,产出的是社会效益。这里就是上海浦东公益服务园。浦东公益服务园是容纳公益组织集聚办公,并提供多种共享设施和服务的公益创意园区。目前,已容纳18家在上海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公益机构入驻,而不远的将来,  相似文献   

15.
公益组织孵化园是以促进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联动为目标,构建起的政、企、社跨界合作平台。在上海市徐汇区的公益组织孵化园.已形成了生活服务中心与区级社会公益组织孵化园机构联办、中心与实践基地项目联动、孵化园与实践基地服务联合的“园区、中心、基地”三位一体的”三联”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青年公益组织的行动模式体现的是当代青年群体与当下社会关系及其互动结果,反映了社会系统中的规则和资源对青年公益组织的制约与促进。对G市3个青年公益组织的研究发现,青年公益组织的行动模式具有"行动倡导"和"近用媒体"的特点。在青年公益组织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公益孵化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公益报道发挥了明显的扶助作用,青年公益活动的倡导模式来自公益孵化组织的传授和公益传统,体现了青年公益人群的行动特点,而报纸的公益报道则提高了青年公益活动的社会认可程度。  相似文献   

17.
韩璀珺 《现代妇女》2014,(5):130-13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社会中出现了一些影响公共利益的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都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我国民事诉讼法新增了有关公益诉讼的规定,这对于我国的法制健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民事诉讼法对公益诉讼的规定并不完善,例如其对诉讼主体的规定。本文就民事诉讼法中对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的规定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帮助公益诉讼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公益创投在政府层面的实践肇始于上海,深圳、东莞等地的实践亦居于前列.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加速,政府对公益创投的重视日益加深,公益创投在全国渐成如火如荼之势——苏州、无锡、昆山、顺德等地亦纷纷跟进,传承与创新兼而有之,使得公益创投在国内“遍地开花”.但各地公益创投的参与主体与运作方式不尽相同,如2009年上海社区公益创投大赛是由上海市民政局主办,委托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NPI)承办;深圳公益项目选拔大赛则是深圳市民政局和深圳广电集团主办,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和深圳电视台公共粤语综合频道承办.  相似文献   

19.
让公益行为与营销活动捆绑,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为社会、为消费者多做好事,让人们记得你的品牌是一个“热心肠”。这种行为便是“公益营销”。  相似文献   

20.
公益文化作为现代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在公益文化传播载体上,社会提供的公益文化产品与盲童的教育不能够做到完全匹配,盲文图书并不能满足盲童的学习需要。在公益传播主体上,普通大众对盲童的了解甚少,盲童没有合适的平台展示自己,导致受传双方互动的效果大大减弱,因此社会公益互动的真实性和长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