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辑同志: 贵刊一九八○年第一期(总第九期)刊载的许铮同志所编的“文学日历”,将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小林多喜二的殉难日定为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二日,恐有误。经查日共中央机关报《赤旗报》,发现日本共产  相似文献   

2.
清乾隆二十年八月,将军班第、鄂容安自伊犁撤军殉难,史书多指称殉难地在乌兰库图勒,然<清实录>有确切的记载,本文据此作一订考.  相似文献   

3.
王金发(1883—1915)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也是中国返代史上褒贬不一,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 一九一五年六月二日,王金发被袁世凯反动政府下令杀害于杭州。为了纪念他殉难七十周年,评价他的历史功过是非,发扬辛亥革命志士的爱国精神,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嵊县政协发起,于五月三十日至六月一日,在王金发的家乡浙江嵊县举行了王  相似文献   

4.
刘进宝 《西域研究》2008,(1):139-145
北魏隋唐的均田制,作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是国内外史学界研究的重点或热点.国内外学者在均田制研究方面的成果,可以说实在太丰硕了,仅国内出版的专著就有韩国磐《隋唐的均田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及修订本《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宋家钰《唐朝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武建国《均田制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杨际平《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均田制新探》(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和其增订本《北朝隋唐均田制新探》(岳麓书社,2003年)、[日]堀敏一《均田制的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日]铃木俊、山本达郎等著《唐代均田制研究选译》(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等,发表的论文可以说是以千万计.一般认为,均田制研究应该说没有剩义可言了.  相似文献   

5.
(一) 秋瑾(公元一八七九——一九○七年),字璿卿,小字玉姑,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县) 人。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的女革命家和诗人。今年是她殉难七十周年。秋瑾于一八七九年(清光绪五年己卯) 十一月八日生在福建省云霄县。当时,她的祖父秋嘉禾在福建做海防厅同知(比知府略小的官),全家随任到福建。福建的厦门市在鸦片战争后,被英帝国主义强迫辟为商埠。英国、法国和葡萄牙殖民者,在厦门胡作非为,百般凌  相似文献   

6.
林旭(1875—1898年)字暾谷,号晚翠,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戊戌殉难后,对人多以藏其文字为危,不匿则弃,有关史料散佚疏漏,造成了学术界对其生平和思想的研究未能得以充分的展开。至今仅见的几篇传记,或语焉不详,或舛误难免,即使是林旭的师友梁启超、陈衍等所撰的《林旭传》,亦未免于此。年来,笔者网罗丛残,缀辑史实,草此拙文,以求其是。不妥之处,尚请识者斧正。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1989年6月24日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全会的中央委员170人,候补中央委员106人.列席会议的中  相似文献   

8.
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三位烈士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被盛匪世才所杀害。今年正值烈士们为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殉难的四十周年,我们特地在这里发表三位烈士的传略,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9.
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三位烈士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被盛匪世才所杀害。今年正值烈士们为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殉难的四十周年,我们特地在这里发表三位烈士的传略,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0.
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三位烈士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被盛匪世才所杀害。今年正值烈士们为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殉难的四十周年,我们特地在这里发表三位烈士的传略,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1.
傅梅,明顺德府邢台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曾任登封县知县。崇祯中历台州知府,解职归。崇祯十六年(1643)春,殉难于清兵陷顺德之役。梅以才见称,政文兼擅。官登封时,广搜博览,多方考证,纂集有关嵩山地理、历史、人文等史料,撰写《嵩书》十三篇。该书是历史上第一部分类详细、体例完备的嵩山专志。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对傅梅的生平和其著述上的成就做了简要的评介,并对史志中记载不详或牾之处进行了考订与辨析。  相似文献   

12.
销烟何时结束虎门销烟始于1839年6月3日(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终于何时?说法不一.绝大部分中国近代史论著,皆持1839年6月25日(道光十九年五月十五日)说,即首尾共计二十三天.而张皖生同志则认为“虎门销烟历时二十天”(6月15日,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未销烟.若将此日包括在内,销烟历时首尾共二十一天).  相似文献   

13.
在《李德说的“飞行会议”不是通道会议》一文中(见1986年《学术论坛》第1期),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即:1934年12月10日23时中央军委电令(以下简称“十日电令”)对入黔的准备工作作了周密的部署。也就是说,“十日电令”反映了飞行会议作出的入黔决定。现在拟对这个问题,进一步谈谈我们的看法。同时,也对飞行会议举行的时间,进一步谈谈我们的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14.
吴家麟同志在一九七八年八月七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概念要明确》一文,说“是想呼吁一下进行学术讨论必须遵守形式逻辑的一个起码要求:‘概念要明确’”。“概念要明确”,这是十分必要的。列宁就说过:“要进行论争,就要明确地阐明各个概念”(《列宁全集》第23卷第344页)。但  相似文献   

15.
关于明代著名军事家戚继光的卒世日期,今有四说,即: 甲、1587年12月28日说。见谢承仁、宁可著《戚继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谢承仁著《戚继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乙、1587年12月29日说。见王业猷著《戚继光》(中华书局1980年版)、虞斐明著《戚继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相似文献   

16.
南京作为世界四大殉难城市之一,具有特殊的和平文化资源.本文从南京历史文化蕴含着中国传统和平文化思想,南京构建和平城市顺应了世界和平研究的潮流、南京与国际其他"二战"殉难城市和平建设之比较、南京构建国际和平城市的条件和优势、南京构建国际和平城市的战略设想五个方面,对和平南京建设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荆轲(?——公元前227年),战国末年卫国(今豫北一带)人,著名刺客。虽然他刺杀秦王未遂而殉难,但是,他那扶危除暴的侠义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风豪气却彪炳千古,与世长存。 作为剑侠魁首的荆轲,既具备勇气超人和恪守信用的侠客共性,又富有深沉好书、不苟生死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年谱长编>和<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两种重要年谱都认为梁启超和胡适的初次见面是在1918年11月23日,这一说法被许多论著沿用.其实,此说有误.1918年底梁启超因参与北京政府出席巴黎和会的讨论,同时筹备私人赴欧考察事宜,致使未能与胡适在11月23日如期会面,直到梁启超从欧洲回来以后,1920年3月21日两人才在林长民的家中第一次正式见面.这两位知识界领袖的初晤颇具象征意义,透露了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及新知识分子群体演变的某些迹象.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说叶挺同志领导讨伐夏斗寅叛乱时的职务,是武汉卫戍司令。查稽史实,这是一个失误。按:叶挺于1926年12月23日在武昌升任四军廿五师副师长;1927年3月25日又升任十一军廿四师师长,驻节武昌左旗(今湖北财经学院、湖北省第二招待所一带)。1926年9月7日,国民革命军攻克汉阳、汉口,原由吴佩孚任命的湖北省长刘佐龙即以蒋介石所委之武阳夏公安总司令名义,出示安民。武昌于1926年10月10日攻克后,蒋介石便委任陈铭枢为武汉卫戍司令。1927年3月初,陈铭枢被免  相似文献   

20.
前言 1955年7月31日,毛主席「关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报告和10月11日中共中央七届六中全会(擴大)通过的「关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决议」以及1956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1956年到1967年全國农業發展纲要(草案)」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