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商业发展对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北京商学院城市建设与商业发展课题组城市的出现与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和结果。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商业的繁荣与发展也是促进和推动我国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期商业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早期商业电影在影片观感、影片艺术成就、商业运作模式等方面虽有沿袭欧美电影的痕迹,但是自成体系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商业领域的一只瑰宝,中国早期商业电影的成功是历史变革过程中值得思考和商榷的重要问题,也是窥探中国历史变革中商业发展的门窗。时代在变,中国商业电影的传承未变,精神未变,依然焕发着恒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正> 商业会计学是商业经济统一核算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和商业方面的计划、统计、业务等学科,构成有机的、完整的、统一的核算体系。当前,建立和健全这个四位一体的理论系统和相应的工作制度,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构筑商业经济统一核  相似文献   

4.
关于西周商业的发展,已发表的意见歧异甚多,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拟就西周商业为什么得到发展,发展的状况如何,有什么特点,还有哪些妨碍商业发展的因素等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一西周生产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周人重视发展生产,因此十分重视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劳动力的保护和使用。他们把战俘和被征服的人大批地使用于生产,而不是轻易地消灭肉体或肆意摧残。相反,以允许成立家室、实行罪人不孥等措施改善其境遇,提高其劳动热情;他们把本族及从商族那里吸收的先进生产工具、技术、经验向周人势  相似文献   

5.
隋唐时期,淮河流域(含今皖、豫、鲁、苏、鄂五省沿淮 地区)的商业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商业交易活跃、市场扩大、对外交易兴起,商业利税成 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一历史现象曾引起学术界关注。本文重点阐述三个问题:1. 隋唐的兴商措施及其对淮河流域商业活动的正负影响;2、淮河流域 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及内在规律;3. 淮河流域商业中的新现象透视。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考 察与总结,力求探索淮河流域商业兴衰的内在规律,加深认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 从而为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 文明与野蛮是两个对立的概念。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来说,文明指的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开化和进步,它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在发展中的进步象征。马克思认为:“文明时代是从发明语音字母表和创作文章作品开始的。”(《马恩全集》俄文版第45卷第228页)恩格斯说:“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马恩选集》第4卷第21页)由此可见,只有当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交往开始出现了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人类社会才开始进入文明时代。从这个观点出发,本文试就文明的发展和建设问题,谈几点看法。一、文明常常用来说明一般人类活动在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领域中所取得的全部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区可分为传统社区——单位和非传统社区——街道办事处管辖区。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转向市场 ,城市社区旧有的社会整合模式面临挑战 ,多元契约性社区逐渐形成。“大社会 ,小政府”是社会现代化运行的基本特征。“单位”已属于经济范畴 ,而落实社会职能的基本载体是社区。中国社区化发展与建设有其社区化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安徽的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超过一半,而粮食占种植业的比重又接近一半。因此,粮食对于安徽农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支柱的作用。无论是从全国来看,还是从长远来看,粮食生产不可忽视,尤其是优质粮更是如此。“卖粮难”只是地区结构和粮食优劣品种结构不均衡的表现。只要我们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抓好流通,使农民的小生产、农产品的小流通转化为大生产、大流通犤1犦,粮食这个支柱是稳固的。安徽不应较多地削减粮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9.
旨在通过梳理多支柱理论的发展与实践,总结OECD国家经验及在利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精算的基础上,推演中国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路径。分析显示:第一支柱是第二、第三支柱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制约因素,中国特有的经济、人口与制度发展路径,使公立养老金制度短期内对其他支柱形成了较强的制约作用,因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发展宜采用多阶段策略,首先完善第一支柱,同时扩展第二、第三支柱,做好应对未来制度变革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美好梦想,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崇高使命,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科学发展观的引领、改革开放的推动、创新型国家的支撑、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由此构成实现中国梦的五大支柱。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阐述了保证理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以初级阶段理论、本质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保证理论为四大支柱构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商业连锁经营骆珊当一个社会有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和大量消费的社会需求时,流通领域中连锁经营的优越性就显示出来了。欧美和日本的商业发展已证明了这一点。半个世纪以来,在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商业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流通产业中的一种重要形成,其销售...  相似文献   

13.
<正> 商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从当前运行的态势看,不是“健步如飞”,而是“步履维艰”。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商业部门应当提高认识,抓住重点,探索模式,开拓领域,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一) 为了发展商业外向型经济,还要着重讲认识问题。几十年的传统观念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是,没有认识的提高和统一,就没有积极性和行动,发展商业外向型经济就会是纸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金属铸币产生时代的春秋时期的商业开始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近3000年,分为5个阶段,依次简要分析了在商业兴衰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制度的变迁,并从中得出结论:商业发展上的每个阶段内都伴随有货币制度的变迁,且货币制度在迂回曲折的变迁中始终追寻着使商品交易更加便利,更加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一明清时代的商业发展首先起源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它或者建立在地区间出产不同的基础上,或者建立在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基础上,或者还有其它因素,如完纳条鞭、家庭婚丧疾疫等需要,都可能出卖农产品,有时包括赖以为生的生活资料,甚至是土地的出卖。这种买卖活动的出现只能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它引发人们为寻求走上富裕之途而不懈努力。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生产各种手工业品加入市场流通可以得到一些报偿,缓解自己的经济困难,也可能由此而跻入富裕者行列。而在田少人多、封建赋税剥削沉重、田地贫瘠的地区,转而为商则直接起于经济的压力。推进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其它因素还有;明中后期封建统治机构瘫痪,过去“天下望其服而知贵贱,观其用而明等威”的规制日益为世俗所冲破,江南“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粲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杭人奢游,广人厚宴,山东人则连“饮食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从古代圣贤提出“和谐”思想,到当代共产党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经数千年。本文把数千年和谐社会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且分析了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大同社会”为主线,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自觉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建国以来一直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后,在引导农村、农民走向市场经济之初,供销社一度脱离"三农",农村出现许多新兴的合作经济。通过20多年供销社自身体制改革,它仍然应该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为"三农"服务的重任,应当成为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支柱。  相似文献   

18.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模式中各支柱的性质、功能和目标各不相同,其各自的责任主体依次为国家、企业和个人,相应的融资渠道依次为财政预算资金、企业缴费和个人储蓄。中国现有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各支柱的性质、融资渠道与其应实现的目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对新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进行重构,应首先对老制度遗留的养老金债务采取专门方法予以解决,然后按照各支柱应有的性质、功能和目标,分别采取征社会保障税、强制性缴费、金融政策引导等方式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道德的支持和维系 ,没有这种维系和支持 ,市场经济必然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主、平等、公正、公平、公开、开放、竞争等原则 ,为新的道德、新的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精神土壤 ,促进了道德的进步。但与此同时 ,在社会转型期 ,市场经济在促进道德进步的同时也给道德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从而使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建设面临新的问题。我们必须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 ,重视经济伦理道德规范的建设 ,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20.
由于拥有发达的金融产业和包容性的文化氛围,瑞士较早地确立了养老金三支柱原则:第一支柱覆盖全民,但待遇水平有限,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第二支柱对劳动者养老金进行补充,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第三支柱灵活多样,满足更高质量的退休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瑞士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在制度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不同目标间的协同作用,既以用户为中心,从产品的销售、选择和运营等方面提升用户体验,契合了市场目标,又兼顾宏观经济目标、中观制度目标和微观家庭目标,实现了第三支柱的正向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