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校园传教渗透,是指宗教组织以宗教的"普世性"为旗号在高校传播宗教,在校园非法建立和发展宗教组织和活动据点,以达到在精神上影响和控制我国大学生为目的的传教活动。宗教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构建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的长效机制,切实培养我国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粉碎西方国家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颠覆的首选目标。在新形势下,探讨高校如何抵御宗教渗透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渗透的基本特征,把握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宗教渗透的区别,从反渗透组织网络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校园防控监管等方面,有效抵御宗教对大学生的渗透。  相似文献   

3.
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高校渗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宗教渗透的触手已经伸进了高校,高校的稳定与安全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对此,我们要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充分认识抵御宗教渗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动权,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坚决打击敌对势力进行宗教渗透的嚣张气焰,各高校必须要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大对渗透和违法宗教活动的治理力度,制定对策,坚决抵制宗教渗透在高校蔓延。  相似文献   

4.
当前受社会上"宗教狂热"的负面影响,高校部分大学生深受宗教信仰的毒害。高校应及时调整教育原则与方法,通过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科学无神论等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其重建信仰,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自觉抵御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尤其是宗教观念的影响和渗透。  相似文献   

5.
宗教渗透已严重影响我国特别是我国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安全,法学界对此关注不够.法学研究者应该立足法学视野,对宗教渗透进行准确界定,同时采用微观的、实证的研究方法,分析宗教渗透现状及抵御措施,为抵御宗教渗透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
喀什噶尔瑞典传教团是瑞典行道会派往中国传教的诸多传教组织之一.从1892年抵达喀什噶尔传教到1938年被盛世才驱逐,瑞典传教团在喀什噶尔进行传教和社会慈善活动近半个世纪.在喀什噶尔建立印刷所,印刷大量宗教宣传册以及卫生、教育和实用技术方面的印刷物,是其重要的社会活动,这些宗教和世俗印刷品对当地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境外势力对我进行宗教渗透一刻也没有停止,反渗透工作就一刻也不能不加强.研究方法,寻找对策,抵御宗教渗透是新时期宗教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坚迫的任务.讨论新形式下抵御和反宗教渗透的根本措施和方法,其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思想阵地,构筑反宗教渗透的钢铁长城;其二,树立正确的民生观,着力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信教地区、信教群众存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史料表明,清末至民国时期,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通过派遣特务、传教、科学“考察”等多种方式曾对我国西藏进行频频渗透.文章就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西藏等地的渗透活动进行了考察,旨在揭示近代藏族聚居区社会动荡不安的成因,增强人们对帝国主义渗透的抵御.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宗教在高校的渗透和传播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对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甚至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所以宗教渗透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力求从高校“宗教渗透”现象来解析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提出强化文化安全意识,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应对高校...  相似文献   

10.
宗教对高校的渗透及其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宗教对高校渗透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何防止宗教向高校渗透,监督、控制并打击宗教势力在我国高校的活动,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本文就宗教向高校渗透的方式、特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云南跨境民族宗教渗透问题一直是云南边疆非传统安全问题中最复杂、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影响着云南边疆多民族间的团结与稳定.在构建和谐边疆的视角下,研究云南跨境民族宗教渗透问题并提出有效抵御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侧重于多角度的抵御对策分析,认为提升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是最有效的抵御宗教渗透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境外宗教渗透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境外势力对我国实施宗教渗透具有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的背景因素。境外宗教渗透主体主要源于西方大国、梵蒂冈及伊斯兰激进势力,渗透渠道和手段层出不穷。境外宗教渗透挑战“三自”原则,侵害意识形态安全,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干扰中外友好交往,多方侵蚀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目标和基础。应该从宗教政策、办好教会、依法管理、舆论导向、统一战线的国际化等方面强化措施,有效抵御外来渗透,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高校应对宗教渗透问题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国外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高校进行宗教渗透的新形势,指出高校应对宗教渗透问题需要处理的几种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应对宗教渗透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疆高校的稳定态势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实效性,同时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的形势更加严峻,宗教对新疆高校的影响显著增加,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体成为"三股势力"向教育领域渗透的又一个重要手段等。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以民族团结、反分裂反渗透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宗教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作用和影响.结合对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抽样问卷调查,分析了宗教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冲击,并从外在环境因素、宗教文化自身魅力、大学生家庭熏陶等方面进行原因的探讨,主张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消弭宗教文化的消极作用,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非法宗教活动都具有超越、背离、违反宪法和法律的性质,界定非法宗教活动必须坚持法律原则和实事求是原则。遏制非法宗教活动,一定要建立以法制为保障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保障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抵御腐败的防范廉政风险的能力,是高校非常重要的任务。通过问卷调查对高等院校廉政风险防范制度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应建立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等方面的防范制度,加强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廉政风险防范机制,进行整体防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制度体系缺位、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和对权力的监督难,需要在这些方面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代来华传教士创办报刊的活动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伴随着西方殖民者对华侵略活动的不断扩张,西方传教士也纷纷接踵而来,从事旨在传播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其传教方式可分为直接传教和间接传教两种:直接传教是传统的传教方式,即到民间宣讲教义、游说布道、散发宗教小册子、设立教堂、吸收教徒等;间接传教是...  相似文献   

19.
罗孝全是新教开创对华传教事业时期一名重要的传教士。特立独行的性格使他与差会的关系陷于尴尬;与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师生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穿梭于宗教与世俗之间的罗孝全最终没能实现他的宗教理想,但中西文化激烈的冲突与交汇赋予罗孝全的传教活动以更多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基督宗教曾多次传入宁夏地区.近代以来,天主教"圣母圣心会"和新教"内地会"在宁夏进行了长时期的传教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借鉴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在改教时试图保持原有的社会资本和宗教资本,应用这一命题对传教士在宁夏所面临的传教阻力、传教策略和传教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