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隐喻的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涉及发话人的交际意图,也涉及受话人的知识层次与推理能力。语用学的中心任务是研究使用中的语言,也即特定语境条件下的话语生成与理解,因此,语用理论对于隐喻识解的作用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2.
礼貌的语用距离原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礼貌的语用距离原则 :发话人在特定交际行为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发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特定语用距离的反映。交际双方之间的语用亲密度越高 ,对语言礼貌的要求就越低 ;交际双方之间的语用亲密度越低 ,对语言礼貌的要求就越高。话语是否礼貌 ,取决于交际双方所知觉与推定的彼此之间的语用亲密度。因此 ,话语礼貌的本质就是话语对交际双方之间语用亲密度的一种切适性  相似文献   

3.
言语行为转喻现有研究成果表明,使用言语行为脚本中的边缘成分指代整个脚本是引起误解的主要原因;该观点将说话人用来传递脚本成分的话语作为主要因素分析误解的产生。从受话人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误解产生于受话人对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脚本的在线识解过程;产生误解的更深层原因是在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脚本和受话人在线构建的脚本之间存在不对应关系;说话人使用的话语只是现实语境的一部分,无论该话语是否传递边缘成分都可以产生误解。在受话人构建脚本的过程中,转喻认知机制贯穿始终,同时认知背景、个人语用因素以及现时语境亦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预设受话人的评价立场,达到成功的协商、意义传达目的,这一表达方式在语篇中常常出现。在不明受话者评价立场的情况下,把本身就需要协商的一重评价意义作为预设出现,这使得后续意义的传达更为通畅。发话人可以利用此种预设达到自己的发话目的,受话人很容易接受自己的"被立场",而在交流中受话人应避免被牵着鼻子走,正确理解发话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阐释、分析了格赖斯“会话含意”学说及其理论基础,并从发话人、受话人双方的角度分析在一般会话或外事谈判等言语交流行为中如何使用含意理论的各条准则推导并巧妙控制和运用“会话含意”。  相似文献   

6.
虚假邀请言语行为是虚假言语行为的一种。在邀请言语行为中,有时尽管说话人向受话人发出了邀请,但并不真的希望受话人接受邀请。这种非诚挚的邀请言语行为是虚假邀请言语行为。这种邀请是出于礼节等方面的需要而实施的言语行为。虚假邀请言语行为具有虚假性、共识性、矛盾性和非公开性,不具备实施诚挚邀请言语行为的条件。非诚挚邀请言语行为的实施主要是体现人际功能,以满足社交中礼节性、应酬性、礼貌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阐释、分析了格赖斯“会话含意”学说及其理论基础,并从发话人、受话人双方的角度分析在一般会话或外事谈判等言语交流行为中如何使用含意理论的各条准则推导并巧妙控制和运用“会话含意”。  相似文献   

8.
言语行为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妮  陆勇 《百色学院学报》2006,19(5):130-133
文章介绍和评价言语行为理论,指出当一个人说话时会同时产生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语行为理论最关注的是言外行为,它试图解释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在英语听力课中,学生只有通过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发话人和受话人的“言外行为”,即他们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9.
“关联—顺应模式”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顺应模式"解释了言语交际中发话人话语生成的过程。在这一基础上笔者提出新的"关联—顺应模式",旨在从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的角度全面解释言语交际过程。实例表明,无论是交互式的言语交际还是独白式的言语交际都能在新的言语交际语用解读模式框架内得到较全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语言经济原则是指导人类行为的一条根本性准则。经济性的语言节省了交流时间,提高了交际效率,满足了交际双方的省力需求。省力的动机不仅存在于发话人的言语生成过程中,也存在于受话人的言语理解过程中。单方面强调自身的省力欲望,不仅会降低交际效率,还可能导致交际失误,所以应注意语言经济原则的负相关性,优化配置语言资源。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语言经济原则存在诸多不足,如省略引起交际失误,替代、指代带来交际障碍,共享知识的缺省导致交际失败。只有在语言能够充分明晰地表达意义和情感的前提下,才能使用语言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1.
国家对行政行为侵权承担责任是因为公权力侵权。公私法的分野导致限制国家权力、规范其运行成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核心内容。行政赔偿诉讼应是受害人通过司法机关让国家机关对自己的行政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的诉讼,是公权力致害的损害赔偿诉讼;从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基本程序原则如举证责任、赔偿权益处分等方面,也显现出其不同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特征。因此行政赔偿诉讼的本质属性应当是国家所负的民事责任。只有如此定位,才能使我们站在更高起点上审视我国的行政赔偿诉讼性质,找出不足,提出完善行政赔偿诉讼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论翻译的损失与补偿--兼评张谷若的翻译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交际活动,它要求译者忠实于原文,然而,对原文忠实是有限度的,绝对的忠实是不存在的。翻译过程必然伴随着诸多方面的损失,比如原文中的幽默、方言、谐音、典故、时态转换、修辞等等方面,都不可能在译文中完全传达。译者可以灵活采用多种变通手段,用以补偿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损失。从文章所给例句可以看出,张谷若善于使用多种补偿措施,使译文在更大程度上贴近原文。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标准一律采用抚慰性标准,不能有效遏制、预防公权力违法,不能有效保障人权.惩罚性国家赔偿标准具有确立的必要性,也有其可行性.在建构惩罚性赔偿标准时,要处理好惩罚性赔偿标准与其他赔偿标准的关系、受害公民与纳税人利益平衡的关系等七个相应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存在诸多的不统一和冲突之处,影响了司法公正,公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完善了损害赔偿的裁判规则,更新了损害赔偿的理念,为《民法典》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经理人报酬与激励 --理论与实务及我国当前实践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经理人报酬组合构成、报酬政策制定以及经理人报酬衡量标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通过对于经理人报酬与业绩、企业规模、股东财富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实证研究的回顾,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报酬计划的现状,探讨了经理人员报酬激励方案的设计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代理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公司多元化经营对管理者报酬的影响。为了避免管理者报酬被低估的问题,文章在管理者货币性报酬的基础上引入在职消费。回归结果表明,尽管公司多元化经营降低了管理者货币性报酬,但却增加了管理者的在职消费及总报酬;与任期较短的管理者相比,任期较长的管理者从多元化经营中获得的报酬更多。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代理理论的假设。研究还发现公司业绩与管理者总报酬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层次转换为卡特福德对翻译转换划分的其中一种类型,指语法与词汇间的转换;翻译补偿为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译界较为关注的研究领域,其中语法补偿即翻译中语法层面的转换,在语法范畴的补偿策略上与层次转换具有异曲同工之处。由于英汉形态差异及其不同的语法结构,译者需结合层次转换与语法补偿策略,使译文地道通顺。通过对转换理论与翻译补偿理论的归纳总结,并分别对二者的分支即层次转换与语法补偿进行对比研究,在具体语法范畴上阐释了层次转换与语法补偿的关联性以及在英汉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现行农村土地征收在我国宪法中并没有确立明确的补偿原则,在现有立法及实际工作中存在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收益主体不明确、补偿方式单一、安置责任模糊、补偿程序不完善等诸多缺陷。因此,今后的立法和实践应首先在宪法中明确公平、合理的相对补偿原则;提高、拓宽补偿的标准和范围;丰富补偿方式;明确补偿收益主体;完善补偿程序,从而公平合理地解决农村土地征收补偿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法学界有关精神损害赔偿功能的争论由来已久,目前认为精神损害赔偿具有填补、抚慰和惩罚“三重功能”的学说渐趋主流。从理论上分析,精神损害赔偿的惩罚功能只能是对填补和抚慰功能的一种补充,而不宜视作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要功能。精神损害赔偿的惩罚功能与惩罚性赔偿分属不同的制度领域,未来应当将二者明确区分开来,从而更好地发挥精神损害赔偿的填补和抚慰功能。  相似文献   

20.
生态补偿是平衡当事人各方环境权益的重要手段。客观、正确地认识生态补偿的法律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完善相关制度。生态补偿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主要是指生态受益者或生态致损者对生态受害者、生态维护者的经济给付,性质主要为买卖、赠与、不当得利的补偿和无因管理的补偿、继承性获得的补偿。各种补偿形式可以在民事领域和行政领域实现,既可以是国内主体间的补偿,也可以是国际主体间的补偿。生态补偿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法律性质的宽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