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0年代以来,中国人学研究的主题主要局限在国内人学领域,而忽略了国际范围内具有时代意义的和谐世界这样一个问题域.当今人学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阶段,即对内如何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如何理解构建和谐世界阶段.构建和谐世界涉及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和谐世界的主体--国家以及国家间的和谐问题.构建和谐世界,大国间的和谐是关键.和谐世界是一种多元和谐.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传统和谐观向现代和谐观的实质性飞跃,实现了和谐视界的新转向.传统和谐观强调静态和谐,内部和谐,当前和谐,物人和谐与人人和谐,以"天"为中心的"天人合一",破坏性和阻碍性的矛盾观.科学发展观观照下的现代和谐观则强调动态和谐,内部和谐与内外和谐的相互统一,当前和谐与未来和谐的相互统一,物物、人物、人人和人我四和谐的相互统一,以"人"为中心的"以人为本",建设性和动力性的矛盾观.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建构中民族精神动力功能的层次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任务,需要有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从社会个体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构主体自身的身心和谐;从社会关系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构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和谐;从民族整体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和谐社会建设所必须的民族凝聚力;从民族关系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维护和谐社会建设所必须的民族文化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和谐网络建设,而和谐网络建设也高度契合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在理论内涵、功能界定、价值追求和性质定位上,构建网络和谐与构建现实和谐有着相似的路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域下谈网络建设,就是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和谐网络的构建,强化网络管理的和谐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5.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多种层面构成的关系体系,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各种关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本文根据高校师生关系的内涵和现状特点,提出了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市场取向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应力戒以下四种不良倾向:(1)力戒放慢改革求和谐;(2)力戒重蹈平均主义的穷和谐;(3)力戒政府职能缺位而空喊和谐;(4)力戒只强调经济协调而忽视政治和谐.  相似文献   

7.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谐世界的内涵和特征表现在:政治上要建立一个民主和法制的世界;经济上强调世界各国应该共赢和共存;文化上应该是多种文化或文明的相互包容;生态上寻求各国人民共同治理.构建和谐世界,必须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繁荣、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和拓展共同利益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关于党内和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党内和谐是实现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动力机制,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推进党内和谐,应努力促进和实现党内关系的和谐,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9.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和谐劳动观的思想发源。马克思和谐劳动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和谐劳动是一种"快乐体面的劳动"、和谐劳动是一种"公平正义的劳动"、和谐劳动是一种"自由创造的劳动"。马克思和谐劳动观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价值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是一个社会各群体在各个层面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的社会.省属煤炭系统享受低保的人员,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世界是继走和平发展道路之后,中国在国际上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在有关讲话中多次阐释了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和谐世界理念建立在对国际形势深刻分析和认识的基础上,同时体现了内政和外交的相互关联.和谐世界理念立足自身、关照全球,承接传统和现代,对于化解国际矛盾、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具有重大意义.和谐世界是中国外交理论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体现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陈立平 《理论界》2006,3(12):111-113
关于和谐的讨论是当前思想界和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但是,在重点强调和谐的意义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时,也应当肯定冲突的积极意义,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就是要消除冲突。和谐和冲突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冲突中孕育和谐,和谐中包含冲突,没有冲突,和谐也不存在。本文从文化层面入手,简论文化冲突之于文化和谐的意义,并就文化冲突的和谐意义问题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易学视角,融合体现我国文化底蕴的"和谐"与西方管理实践,验证出在我国企业构建和谐组织,可以显著地提升企业经营绩效。通过量化实证方法,本文以外资OEM企业的中国员工为研究对象,发现员工在组织中八个层面感受到的和谐程度与其组织绩效显著相关(包括:与自己和谐;与同事和谐;与团队和谐;与上级和谐;与管理体系和谐;与其他部门和谐;与最高领导和谐以及在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和谐)。本文具体说明了在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组织和谐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一种脉络框架,为中华传统和谐文化的国际化与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此外,本研究能深化跨国企业对我国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协助其建构和谐组织,提升竞争力,实现在华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敏  李骏 《理论界》2007,(10):166-167
"和谐"表现出对立统一关系体系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谐文化"也因而成为一个关系范畴。"以人为本"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要实现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的身心四个层面的和谐;建设和谐文化的基本途径是促进多元文化的相互协调,在多元文化体系中处理好古今、中外、雅俗文化各个环节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儒家提出的中和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原则就是孔子提出的"时中"论和"和而不同"论,前者即"中"作为公正、公平之价值,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需要主体根据不同的"时"或境遇加以灵活地运用;后者即"和"作为和谐、和平之价值,乃是一种基于"不同"的有序或差序和谐,它需要主体养成包容、谦让的"内圣"心境。中和思想为当代的和谐社会构建与和谐世界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加紧构建住房保障体系 加快建设和谐社会进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另一个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城市和人居环境是这两个层面的结点和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构建完善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则是为城市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服务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7.
党内民主和党内和谐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也是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既有过去对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也有当前对党内和谐问题的思索.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前提、基础,没有党内民主,就不可能有党内和谐.只有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和谐建设,才能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向前发展,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儒家和谐文化八大理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平飞 《天府新论》2008,(3):102-106
儒家素来重视和谐,形成了一个以"和"为核心理念,以追求和谐与实现和谐为价值目标的文化观念体系.儒家和谐文化理念包括"以和为贵"的和谐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和谐系统思想、"民胞物与"的和谐生态意识、"执两用中"的和谐思维方式、"和实生物"的和谐发展理路、"和以解仇"的和谐方法策略、"和以处世"的和谐人生态度与"知行合一"的和谐实现路径.儒家和谐文化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消费伦理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社会和谐包含消费和谐,消费和谐是一种科学、人文、协调和健康的消费理念,它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政治和伦理问题.构建和谐消费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教育引导,树立和谐的消费理念;制度约束,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科技支撑,引导合理的生活消费,规范生产消费等.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的伦理基础.罗尔斯《正义论》提出的两个著名的正义原则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种种有益的启示.那就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路径是结构和谐、制度和谐、分配和谐,其中合理的阶层结构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正义的制度是社会和谐的保障,正义的分配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