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刊杂剧的重叠词有AA式、ABB式、AABB式和AAB式四种类型,各类重叠词的内部结构及意义都存在一些差别。重叠词的大量使用与元刊杂剧的语言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2.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最早而且也是唯一的元刻本,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元代杂剧的原貌,它的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古代戏曲作品的一个重要发现。文章通过描写《元刊杂剧三十种》的表演动作与脚色词,探讨古代戏剧表演的不同形态,兼及脚色的演变,对戏剧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元刊杂剧的真实面貌因为年代久远,已经不可能再现。目前仅存的元代刻本《元刊杂剧三十种》,给我们提供了接近真实文本的宝贵机会,故而更加引人瞩目。国内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校勘本当属徐沁君先生《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它涉及元杂剧的版本与科白、角色与情节、字词曲牌等方面,突出体现了忠实原著、多方求证的精神。至于众多独到的见解,更是令...  相似文献   

4.
汉语选择问句从先秦到近代发生了重要变化,元刊杂剧作为现存唯一的元刻杂剧选本,是我们研究近代汉语的珍贵文献。全面考察元刊杂剧中并列问句和反复问句的结构后发现,“VPNegVP”式在元刊杂剧中是一种占据优势的反复问句,“是”字并列问句在元刊杂剧时代也有较大的发展;在句尾语气词趋于减少的同时,元刊杂剧中出现了大量句中语气词,这与汉语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相符的,又带有元杂剧自身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
重叠是汉语中的一种普遍语法现象。《金瓶梅词话》作为明代晚期一部白话小说,内中大量运用动词的重叠形式。文章分析比较了《金瓶梅词话》中的双音动词重叠形式ABB式、AAB式、ABAB式、AABB式在语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特点,并揭示了这四种形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一王季思先生于1980年7月在吉林省召开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座谈会上发言中有这一段话: 要研究古代戏曲,还应对古代戏曲剧目来一番清理,下功夫校勘,注释,这项工作,是进行戏曲研究的基础。十七年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例如,我们刊印了《元刊杂剧三十种》,可是没有人认真进行整理,似乎也还没有人能把它读通读懂。王先生这番话真是语重心长,慨乎言之。我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一书,虽说是“新校”,其实是1966年完成的“旧”稿。最近我又辗转读到郑骞先生所著《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此书出版之后二十年,我才能读到,真有相见恨晚之感。郑书  相似文献   

7.
《元曲选》自报家门的判断句按是否受异质语言影响而分为一般的和特殊的两大类句型。这两大类各小类在使用频率、表义特点、语用范围、附有色彩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与《元刊杂剧三十种》等文献比较,具有大体一致性,但又显出一些差异。它们大体上表现了近代汉语元明时期自报家门判断句的特有面貌。  相似文献   

8.
赵晓红博士在其专著《朱有燉研究》中认为,朱有燉杂剧体制不分"折",因此明初"折"还没有理解为戏剧单位。其立论基础源于《元刊杂剧三十种》、周藩原刻本。其实,元代钟嗣成《录鬼簿》、朱权《太和正音谱》已经广泛运用"折"来分析元代杂剧作家及其作品;周藩原刻本虽未分折,但并不等于作者没有明确的分折意识,朱有燉对于当时曲坛的状况也不可能一无所知;从明代文人文献记载看,"折"事实上已在明初成为共识,不可能晚出。所谓的朱有燉杂剧不分折的观点不成立,同时,通过对朱有燉杂剧用"折"情形的考察也证明朱有燉杂剧在杂剧体制流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元代的杂剧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精粹,无论就文学史而言,抑就戏剧史而言,都是受到全世界学术界普遍重视的。这一份遗产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元明两代戏曲家、出版家功不可没。尤其是《元曲选》的编选者臧晋叔,他在出版此书时,在校勘、增补、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等元人杂剧选集列述如下,先后顺序大抵按成书时代之早晚。各书之优点、缺点亦作一简单之评断。至于王学奇教授最近出版之《元曲选校注》,当然是一项巨大工程,《河北师院学报》等报刊已有多篇评论文章,但就原作而言,仍是《元曲选》也,所以本文未作专门…  相似文献   

10.
穷尽考察元刊杂剧里的"AABB"式词可知:元刊杂剧"AABB"式词可分为"重叠式AABB"词和"叠音式AABB"词;每一类"AABB"词均可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四类;该类词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和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元杂剧的曲文在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等方面大量借鉴了抒情小赋的艺术形式;其戏剧结构、讲唱对话等则受到了俗赋的影响。同时,赋与戏剧所具有的诗性特征和共同的表达方式,又带有文化基因上的传承性和共通性。《元刊杂剧三十种》作为最早的元杂剧刊本,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元杂剧对赋体的运用和借鉴,以及俗文学在雅文学影响和渗透下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2.
徐沁君教授,词曲研究家。中国古代戏曲学会理事。1911年生,江苏靖江人。早年任中学语文教员,1957年调扬州师范学院至今,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目前,仍兼任博士生的指导工作。徐先生青年时代,读王国维、任中敏、郑振铎诸先生之书,受其影响。早年著有《词派分析》《曲派分析》二书(未刊稿),发表词学论文多篇。中年以后,乃以传统的校勘、考据方法,研究古典戏曲文献。1966年,所撰《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成,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王季思先生在1980年曾发出感叹,《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一本“似乎也还没有人能把它读通读懂”的书。然而,徐先生正是国内全面研究整理该书以求通解的第一人。隋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元杂剧版本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近著名学人就元杂剧版本问题多有论议,并由此贬抑《元曲选》,大抵发生在1915年《元刊杂剧三十种》被影印、便于学人利用以后。1938年,明人赵琦美脉望馆所藏抄校本元明杂剧二百多种发现以来,元杂剧版本问题更受学人注意。《元曲选》的编选者臧懋循师心自用,改动曲文,招致批评,是为事实。但此类批评不宜绝对化。与诗文流传情况不同,戏曲剧本在传播过程中常遭艺人改动,讨论元剧版本时注意到这一历史现象当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名词性“底”字短语产生于唐代 ,晚唐五代运用逐渐增多 ,其内部构成初具规模。南宋时 ,“底”字短语大量运用 ,其内部构成类型已基本完备。从宋代开始 ,助词“底”出现了“的”的形式 ,到元代基本完成了对“底”蹬取代。《元曲选》“的”字短语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变化 ,与《元刊杂剧三十种》相比 ,亦有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15.
从晚唐五代到元末明初时期,近代汉语中的事态助词“来”、“去”、“了”语法特征尤其是语用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在三个时段的三部代表性著作《祖堂集》、《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反应.《祖堂集》中的事态助词有“来”、“去”、“了”三种,“去”与“来”和“了”使用频率相当且分工明确:“去”修饰于“表将来发生的事件”之后,“来”和“了”只能用于“已发生的事件”;《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去”已仅见3例,“来”和“了”的功能扩张,填补了“去”的空白;至《水浒传》,事态助词“去”已销声匿迹,而“了”则取得了表示事态的决定性优势.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元杂剧《汗衫记》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元杂剧的时候,不能回避的问题之一,是诸版本间的异同问题。如果把大概产生于元末、用于观剧的元刊本《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和其后二百余年产生的,现在最常见的《元曲选》本试作校勘,就会发现,尽管每个作品会有某种程度的差别,但是它们之间的异点实在太多。狩野直喜氏在元刊本(京都大学影印本)的跋中,曾举出它和《元曲选》本四项大的异同,其中之一是:  相似文献   

17.
主要分析了《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结构助词"底、地、的"的使用情况,指出"底"和"的"主要用在体词性结构中,"地"主要用在谓词性结构中,后者与前者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分开的,但是也有混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元刊杂剧三十种〉词语研究》在古籍校勘、新义抉发、义类归纳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尤其在语言研究方面,其对 近代汉语词汇系统面貌的揭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元杂剧中的重迭词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探索描写元人杂剧中的各类重迭词的面貌。试图指出其在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间或也涉及修辞。本文根据的材料是明代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的一百种杂剧。重迭词有两类,一类是重迭式合成词,一类是迭音的单纯词。前者是一个独立的词的重迭。这种词重迭不重迭基本意思一样,只是附加意义不同;后者是些有意义但不能独立成词  相似文献   

20.
对鲁迅小说中形容词重叠式中的AA式、AABB式、ABB式进行分析,借助现代汉语的理论,从状态形容词的结构形式、语法功能、语义特征方面来重点分析它们对文学作品中的功用。发现鲁迅小说作品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运用不仅使文本本身充满审美情趣,同时对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也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通过研究其背后的语言价值对研读鲁迅小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