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竹笛音乐的创作和演奏的视角,探讨50年来中国竹笛音乐的发展演变,认为中国竹笛音乐经历了一个由民间形态向专业形态演变,从而与当今世界新音乐接轨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叶西洋音乐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传统六孔竹笛在半音演奏、任意转调及音域、音色方面,日渐显露出弊端,因而自大同乐会笛家改良竹笛以适应西洋音乐演奏以来,多种非传统六孔形制的“新笛”纷纷涌现.梳理和考察改良新笛,并将之与传统竹笛进行对照性的比较,总结得出无键十孔新笛在各类新笛中更具有突出优势,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在内在精神和美学形态上注重对意境的营造,追求音乐的韵味深邃和表现手法、音响效果上灵空淡雅,余韵绵长.俞逊发的竹笛作品创作灵感大多源于古典文学作品,以竹笛的特殊技术和对竹笛的掌控能力而成高格.他的作品不仅能体现音乐美的存在,更能深层次地表现出人类心灵最深处最不可揣测的情志与律动.  相似文献   

4.
钢琴音乐起源于欧洲,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中国的钢琴音乐与欧洲相比,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初,但也已有百年历史。中国钢琴音乐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几个重要时期,至今在创作和演奏上都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5.
自佛教梵呗音乐传入中国后,凭借它异域的曲调和宗教的涵义征服了中国人。经过了语言、文化、地域、等诸多的变通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色彩"的梵呗艺术表现形式。本文从佛教梵呗的历史传承来探究其发展,进而从有千年历史的佛教梵呗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理解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及其文化影响。从音乐美学角度和社会文化的层面来探讨梵呗音乐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声乐体裁是音乐史中的中流砥柱。借鉴既有史学成果,对古代歌谣、戏曲与曲艺及文人音乐中的词调歌曲进行了历史发展与形态特点的评述。不仅对各体裁有了宏观认识,还对体裁间的发展影响予以了分析。这对认识古代声乐体裁的历史成就及其传承发展有所帮助,也对当下民间音乐的传承创新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音乐发展过程中,唐代音乐占有重要地位。它全面继承了唐代以前多种音乐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融汇创新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族音乐,是我国历史上音乐高度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以及统治者对音乐的爱好与提倡。但音乐教育对唐代音乐繁荣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因为较完善的音乐形式与内容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的音乐人才;二是高度繁荣的音乐文化是音乐人才培养成果显著的标志和最好的说明。因此,音乐教育为唐代音乐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有利条件,不仅推动唐代的音乐繁荣,并对以后的音乐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唐代的音乐教育主要通过太常寺、教坊、梨园等音乐机构来实施和展开。唐代音乐的  相似文献   

8.
湘西花(花灯戏)傩(傩戏)音乐拾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灯、傩戏是湘西地方戏剧重要组成部分,花灯、傩戏中的音乐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花灯、傩戏及其音乐形式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为中国戏剧艺术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人们晓得胡适,那是从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开始的。在众多的关于胡适的争议中,分歧最少的大概也只有这个问题,然而对他在文学革命中的作用的估价却是有争议的。中国的白话文学非自新文化运动时起,更非胡适一人之提倡,它已有了很长的一段历史。如唐时翻译的佛教经典、宋元时的话本戏曲、明清时的小说等。清朝末年也出现了不少白话报,如《中国白话报》、《杭州白话报》、《安徽俗话报》、《宁波白话  相似文献   

10.
《乐记》是儒家重要经典著作《礼记》中专门论述乐教的重要部分,儒家通过《乐记》诠释了音乐对个人对社会的影响,阐述了儒家通过音乐教化世人改良政治的理念。但音乐本身的政治功能和教化效果在儒家的诠释中被不恰当地夸大了,不仅误导了封建社会政治思想的演化,而且对音乐本身的发展造成了比较消极的影响。只有正确认识音乐的本质属性,将音乐与人性道德社会政治的影响关系厘清主次轻重,才能认识到音乐应当如何正确合理地发展,才能认识到国家政治应当如何理性平衡地运作。  相似文献   

11.
主要是对阜南嗨子戏的历史发展和音乐形态进行考证和分析,通过资料分析将其发展分为:萌芽发展、成熟和新发展等三个时期。在各时期分别对历史发展情况和音乐形态上进行介绍分析,以及对阜南嗨子戏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大提琴音乐文献中的重要作品,由于音乐赞助制度和美学观念的转变以及乐器形制与演奏技术的发展,其问世后历经坎坷.通过对这部作品背后所隐含的历史结构来解读作品的历史性质,可作为音乐历史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皖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久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音乐形态独特优美,又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皖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歌,如繁昌民歌、徽州民歌、贵池民歌等,不但具有江南音乐婉转、典雅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北方音乐的特色,这种特色来源于早期的北方人口南迁所带来的北方音乐因素。而皖南的宗教音乐,以九华山佛教音乐和齐云山道教音乐为代表,也体现出多种文化因素综合的特点,出现这种结果是该地区南北文化的交融,以及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力探讨音乐地理疆域及历史疆域拓展下的西方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及本土音乐文化的影响 ,论及中国近现代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融合 ,旨在对传统音乐保护与中国音乐发展提出建议 ,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党兆曌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6):83-84,82
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的演变推进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的历史进程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构成和内容。从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的演变与发展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路向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农村教育的发展一直存在着"农村教育乡土化"和"农村教育城市化"两种针锋相对的主张,其争议的实质是中国社会未来将走向何方的问题。其实,在世界范围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大都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历史境遇。而问题的出现及其解决,乃是一个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展开并得以逐渐解决的社会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崇高是西方美学史中的重要范畴,历史上的很多学者都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过研究。对于崇高的发展历程及其在音乐中如何表现出来做一番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这一审美范畴及其在音乐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具体分析了经济发展和传统音乐的矛盾,提出了切实有效的保护、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措施,并展望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该文着重阐述了中国竹笛所具有的"蒙膜助声"与"音色多变"两大音色特征,分析了产生不同音色的各种原因.文章对广大中国竹笛学习者学习掌握中国竹笛多种不同音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老来学音乐     
文益新 《老友》2021,(2):54-54
我1951年12月出生于洞庭湖畔,14岁前随祖父母生活在湖南老家益阳市。我对音乐的印象是从戏曲开始的。在我四五岁时,喜欢湖南地方戏的祖母就常带我去益阳市的大世界等戏院看花鼓戏,久而久之,我也能跟着哼唱一些唱段。后来,除了花鼓戏之外,湘剧也常在益阳演出,其中的竹笛音乐更吸引着我。小学时,我买了一支竹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能用竹笛吹奏出那个年代流行的许多歌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