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研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对云南省 7个边疆地区的 1 0种少数民族中学生共 70 3名 ,汉族中学生2 1 4名进行测查。结果表明 :(1 )云南边疆民族中学生的SCL - 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 ,且差异都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 (P <0 0 0 1 ) ;(2 )与当地汉族学生相比 ,民族学生的各项因子均分明显偏高 ,提示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当地汉族学生严重 ;(3)民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年级差异 ,即初中生的SCL - 90各因子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高中生。文章最后分析了民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执法者的职责应该包括三部分内容:守法促进、守法监管和违法应对.然而,出于威权性的执法概念,我们往往只强调“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忽略了内容丰富、机制多样、意义重大的守法促进工作.文章基于观念批判和实践反思,以及对于守法促进重要意义的分析,提出应重视执法者的守法促进之责,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发现与实践经验为守法促进提供“工具包”,最后简要地讨论了如何促进执法者去促进守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论守法的成本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可以有多种具体设计供选择.其中,判断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于制定法的被遵守和实现,这也是立法的目的和落脚点.如果制定法不能使守法主体从中受益,那么立法以后人们就不会按照法的指引行事,法律就要被架空.所以,守法的成本和效益问题是守法主体能否从根本上自觉接受法的指引的内在动力.当守法的法定效益和边际效益之和大于守法的综合成本时,人们便在行为选择上产生适法偏好,制定法就会得到尊重和实现;当守法成本大于守法效益,即守法无效率或者呈负效益时,人们在行为上就表现出逆则倾向.保证守法的正效益,不仅需要在立法之时自觉设计,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多做授权性立法,更要在执法和司法环节时刻做好守法的成本和效益之间的衡平,既确保静态的制定法规范中的守法效益大于成本,还要在法的遵守与实现的动态过程中确保守法行为不致于出现负效益. 相似文献
6.
论公民守法道德的养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乃是良法体系为广大公民全面而自觉的遵守 ,而公民的守法状况又决定于公民守法道德的水平 ,从这一意义上讲 ,公民的守法道德决定着法治国家的确立 ,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德性保证。因之 ,应充分认识公民守法道德对于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科学把握公民守法道德的具体内容 ,正确设定公民守法道德的养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杨建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8):62-63
实行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政府守法是法治的重心和突破口 ,因而政府要改善守法现状 ,以有力推进我国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8.
杨建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5):64-66
在众多的守法主体中 ,公民守法自不待言 ,政府守法则尤为关键。政府守法不仅是指遵守法律这一结果 ,而主要的是指一种守法精神、守法意识。培育政府守法意识 ,应从五个方面进行 :( 1 )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 ;( 2 )扬弃法律工具主义思想 ;( 3 )培养政府道德 ;( 4)做到守法与疑法的辩证统一 ;( 5)从消极守法观向积极守法观改变。从而使政府成为我国法治进程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和谐人际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之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体现.守法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底线.当守法成为一种习惯,意味着法律的制约作用经历了由他律到自律再到自觉的升华.因此,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不仅需要人人守法,不仅需要一种被动的守法,而且需要更高境界的主动守法,需要人人养成一种守法习惯.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与守法习惯养成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守法习惯养成是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基石;另一方面,守法习惯养成是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保障.守法危机与守法习惯的对抗、法律信仰与守法习惯的共生共同构成了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中守法习惯养成的动力机制.主观能动、客观保障和隐性调控成为和谐人际关系建立中推动守法习惯养成的三股力量,即增强守法意识、降低守法危机、培养法律信仰,三者作为法治层面的路径推动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中守法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法治秩序的形成主要依赖公民自觉遵守法律,也即需要公民具备“守法精神”。我国传统社会不具备形成公民守法精神的土壤,因而在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出因缺乏公民守法精神而难以形成法治秩序的状况。但法治建设是必由之路,公民的守法精神亦不可缺少。在我国,培育守法精神既要利用本土资源,也要理性对待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南方湖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五省明代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兴办的原因、目的 ,地方儒学和卫所、宣慰司、安抚司儒学的基本情况作了论述 ,并对其积极作用及历史局限性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理论走向实践、从精英走向大众的必然趋势。全民守法的特征在于守法的普遍性与自觉性,前者决定了守法的广度,后者决定了守法的深度。守法的普遍性越强,越能促进守法的自觉性,守法自觉性的提高又会拓展守法的普遍性。从全民守法的主体来看,执政党是首要的主体,国家机关是关键的主体,公民、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是最广泛的主体,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应守法。推进全民守法的路径包括:以权利型守法观为指导,使社会成员由被动守法向主动守法转变;领导干部带头守法,树立宪法至上意识;完善全民守法的激励机制、惩戒机制、法治教育机制,建立有效的守法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维护行走秩序并诉诸法律,这是一种公共理性、公共善,具有伦理正当性;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与城市道路资源极其紧缺等特殊因素,众多潜在的“行路违法者”使交通管理者陷于“法难责众”的伦理困境。“行走守法”的伦理尴尬,源于现有交通模式所蕴涵的交通权益不公之伦理冲突。“行走守法”的伦理悖论,呼唤着中国城市的现代理性交通。 相似文献
14.
15.
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状况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孕育着丰富的文化,促进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不管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方面。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民族性,这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快更好的开展,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增强各民族成员身心健康的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过马路"反映出我国社会公众守法意识淡泊,相关法律运行效果不佳。守法是法律良好运行的基础,但部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带头违法、社会公众缺乏守法精神、守法的效益未得到充分体现等原因导致人们不愿意守法,影响了法律的实施。为了使法律更好地运行,应通过立法上的导向、普法工作的改善、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模范地守法以及严格执法等途径促使人们守法。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民和县少数民族残疾人心理状况比较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青海省民和县84例农村少数民族残疾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少数民族残疾人在总分和十个因子分上普遍高于全国正常水平,说明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不同民族之间比较发现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差异。不同性别分类也显示存在差异,女性得分高于男性。本文旨在对此项调查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在透视法的论证中,潘诺夫斯基综合了他在20世纪20年代的一系列理论探索与具体的艺术史研究,提炼出一种独特的关于西方艺术的历史哲学及问题范式,据此扩大了前人提出的透视法定义,并由此立论解释线性透视,结合古典时期遗存至今的图像及其文献证据,进而推论出古典角透视;将《作为符号形式的透视》作为参照,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当今艺术理论之争议的性质及其趋向。 相似文献
19.
在三讲教育中,讲政治是核心.领导干部如何讲政治?笔者以为,带头执法守法,带头依法办事,是讲政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新疆和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变动、常住人口、家庭中民族混合户比例、行业分布、受教育程度、区内外人口地理及空间分布格局等六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指出以上各项人口构成状况促进了新疆各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