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区现行的畜牧业生产经济考核指标,包括总增率、纯增率 繁殖率、成活率、繁殖成活率 成幼畜损失率(其反义是保畜率)、出卖率、自食率、良种比重、改良畜比重,母畜比重、畜群构成、公母比例等,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牲畜存栏数 构成一定时期内增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 要提高我省畜牧业生产水平,改变牧区经济文化落后面貌,改善群众生活,当前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进一步落实党在牧区的经济政策,改革畜牧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商品性生产。 大家都知道,畜牧业是我省的一大优势,是牧区经济的主要支柱。发展畜牧业的目的,在于获得更多更好的畜产品,而畜产品只有转化为商品,才能变成财富,增加收入,改善群众生活,同时也满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需要。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由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向商品性生产转化,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化的新时期。在这方面我省也作了不少转化工作。三中全会以后,我省畜牧业经济注意了发展商品性生产,改革了畜牧业的生产指标体系,初步扭转了单纯追求牲畜存栏头数的作法,提倡在提高总增率的前提下多出栏,多出售,加快牲畜周转,使畜  相似文献   

3.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畜牧业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基于这样的目的,按理说,活畜出栏率、产品、产量应列为首要指标,但前一段,我们制定牧业生产计划,检查牧业生产情况,总结牧业生产典型,往往只讲牲畜的数量,片面追求牧畜的纯增和存栏数。这样,再加上其它原因,促使了下列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一、助长了畜群“两多、两少”现象。即:小畜多,大畜少,公畜和劁骟的多,母畜少。为了追求牲畜的存栏数宁可杀大畜(出肉多、头数减的少),留小畜。有的认为母畜体弱易死,公畜和劁骟的壮实,为了保证头数,宁可宰杀母畜。据昭盟去年六月末统计,牲畜总头数是五百九十五万头(只),相当于六五年的总数,但从畜群比例来看,现在大畜只占百分之二十二点七,比六五年减少了十三万七千多头,降到六二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基础母畜占百分之四十左右,比六五年减少了十一万八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认真清除极左路线的影响,调整农牧业政策,放宽对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的限制,使畜牧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生产结构始向合理化。同1978年相比,1982年全省各种牲畜总头数达1,614.10万头,增长19%。其中:生猪945.1万头,增长20%,占牲畜总头数的58.55%;牛马羊669万头,增长15.92%,占牲畜总头数的41.45%。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继续调整畜牧业的生产方向,使草食牲畜和杂食牲畜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呢?这是发展贵州畜牧业的战略指导思想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 1988年,海北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生产实现第9个丰收年,与1979年比较,牲畜存栏头数增长10.4%,仔畜繁活率由44.1%提高到66.27%,成畜损亡率由10%下降到3.43%,总增率由7.2%提高到27.16%,出栏率由14%提高到27.68%,商品率由8%提高到21.30%,畜牧业产值翻了一番,牧民人均收入增长4倍。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1988年的繁活率、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高出9、9.5、9和8.4个百分点,成畜损亡率低2.7个百分点,百亩草场产值高60%,牧民人均收入将近高1倍。  相似文献   

6.
我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96 %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主体 ,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 ,本人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调查了解了牧区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现就当前畜牧业生产和提高牧民收入谈几点看法。一、取得的成就解放以后的 2 0年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我省畜牧业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全省各类牲畜从 1949年的 748.73万头 (只 )增加到 1979年的 2 2 13万头 (只 ) ,增长了 3倍 ,肉类产量增加到 6万吨。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  相似文献   

7.
一、 关于牧区牲畜两重性的问题 牧区的牲畜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既是劳动手段,又是劳动对象,这是大家共同的理解和认识。所以这样理解和认识,是因为牧区养畜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更多的牲畜,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以满足人及其需要。具有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性能的牲畜就是生产资料,它不同于土地、机器等生产资料,一亩地就是一亩地,一台机器就是一台机器,本身不具有扩大再生产的性能。而牲畜则不然,今年是一头,明年就可能是两头或三头。同时,养畜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人民对肉食的需要,解决肉食这部分牲畜就是生活资料,而实现扩大再生产的任务,主要依靠牲畜的自然繁殖。从这个意义讲,牲畜又既是劳动对象,又是劳动手段。当然,那些牲畜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在实践上没有必要机械地加以划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草原牧区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气候寒冷,风大沙多,无霜期短,即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短暂而酷热;草原面积广阔,但草原生产能力低,退化严重,人的生活条件和牲畜的生存条件均十分恶劣,同时,草原牧区的水资源极其匮乏;与国外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草原牧区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少;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滞后,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流通受阻;牧民的受教育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困难;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缺乏,仍没有摆脱靠天养畜的局面;我们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缺失很多,急需要优化。总之,缩短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过渡任务紧迫而艰巨。为了选择和确定科学的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加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必须借鉴畜牧业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和发展模式,使先进的经验转化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新巴尔虎左旗,位于呼伦贝尔盟南部,以草原畜牧业为主。总人口37,466人,其中牧业人口16,164人,由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等8个民族组成。土地总面积20,082平方公里,其中草场总面积17,819平方公里,占全旗土地面积的88.8%。牲畜总头数600,000余头(只),其中自留畜181,367头(只),占牲畜总头数的30%。1980年牧民人均收入289元,1981年为419元,1982年为466元。收入达万元以上的牧民户已有32户。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业生产结构是畜牧业各种生产对象的数量差异形成的不同比例关系,包括畜种结构、品种结构和畜群结构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同时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任何外部制约对畜牧业生产内部结构都有影响。因而,畜牧业生产结构形式又是各种外部影响的一种比例关系。以畜牧业生产的内部状态和外部条件为依据对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是我们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基本决策观。  相似文献   

11.
牧畜业经济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在国外,它是随着经济发达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的实现,从农业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在国内,随着我国畜牧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要求,也迫切需要单独开展畜牧业经济学的研究,使这一学科在我国早日建立和发展起来。 畜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畜牧业经济结构,这个结构包括畜牧业的生产力结构和畜牧业生产关系的结构。我国现阶段畜牧业主要包括畜牧业的所有制结构、畜种结构、畜群结构、畜牧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价格结构、畜牧业的生产结构、组织结构和地区结构等。这些结构又包含着畜牧业内外的各种构成和比例,以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畜牧业经济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畜牧业经济结构及其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新疆游牧民族定居与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的特点 ,实现四个转变是游牧民族定居和牧区社会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一是在牧区生产方式方面由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转变为固定的生产牧场 ;二是在牧民生活方式方面由传统的逐水草而居转变为有固定的生活社区 ;三是在牧区经济结构方面要由单一的畜牧业经济向多元化的草原经济转变 ;四是在牧区社会发展方面要由传统的自给自足向社会化大生产大服务方面转变。要实现这四个转变 ,就应当以游牧民族定居作为重要的突破口 ,对牧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理论、制度、政策及科技创新方面的构想 ,要有前瞻性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开创一条符合新疆实际的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发展商品性生产、提高经济效果和牲畜质量、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等方面,提出了调整品种结构和畜群结构的原则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大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应该“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这里十分明确地说明不断提高各行各业的经济效益,对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性。在我们内蒙古自治区如何贯彻十二大精神,开创畜牧业生产的新局面,无疑应当把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我区的畜牧业属于草原畜牧业,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最终体现在单位草场所提供的畜产品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上。 草原和牲畜是草原畜牧业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没有草原就没有畜牧业,没有牲畜,草原的使用价值也实现不了。因此,不仅要科学地管好牲畜生产,同样又要科学地搞好草原保护,利用和建设。那么,是否有了饲草,有了牲畜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呢?也不尽然。饲草是第一性生产,牲畜是第二性生产,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是二者的结合。畜产品的多少和质量好坏,故然以饲草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为基础;另一方面,同样的饲草被不同的牲畜食用,或者饲养方法是否得当,转化来的畜产品数量和质量也不同,所以,我们研究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就不能不同时注意到这两性生产的关系,并按自然规  相似文献   

15.
罗布桑却丹明确认识到草场是畜牧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介绍了合理利用草场的分群放牧法和按季节气候变化牧养牲畜安排草场的方法 ,详细介绍了选择牲畜优良品种、掌握牲畜怀胎繁殖时间的常识以及区分牲畜毛色、给牲畜定命和各种飞禽走兽的生活年限等知识  相似文献   

16.
(一)草原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新疆是全国的重点牧区之一,拥有的草原面积占全国第三位,饲养草食家畜的数量占全国第二位。全区每年牲畜的最高饲养量可达4400万头以上。这些牲畜主要是依靠天然草场放牧。因此,草原在新疆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没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原,就没有新疆畜牧业的大发展,新疆也就不可能成为全国的第二大牧区。草原所以在新疆畜牧业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一方面是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另一方面也是由其本身所固有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新疆有广阔的牧区,草原畜牧业有悠久的历史,天然草场面积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四分之一。然而牧业经济并不发达,牧民生活也并不富裕。全区24个贫困县中,有10个是牧业县;北疆有7个贫困县,全部是牧业县;南疆有4个牧业县,其中3个是贫困县。至于贫困乡、贫困村,除和田、喀什、克孜勒苏三地、州外,大部分集中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从1949年到现在,全区1038万头牲畜已经发展到3247万头,增长了两倍。畜牧业的增长并没有使牧民的生活得到多大的改善,这主要是因为牲畜增长的速度并  相似文献   

18.
张家口地区的康保、沽源、张北和尚义等坝上四县,目前还是以农为主、半农半牧区。近年来,在农业上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同时,集体牲畜也普遍作价归了户。牲畜作价归户对社员家庭饲养业及整个畜牧业产生什么影响?这一措施是否有利于坝上“林(草)牧农结合,以牧为主”经济建设方针的贯彻落实?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要继续强调发挥集体和个人两个积极性来发展畜牧业?怎样才能调动这两个积极性?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坝上四县之一的沽源县作了一些调查。  相似文献   

19.
绵羊饲养业是我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九八二年(畜牧生产年度),全区存栏牲畜4,721.9万头(只),其中绵羊2,543.8万只,占牲畜总数的53.87%,占羊只总数(3,474万只)的73.22%强。提高绵羊饲养业的经济效益,无疑是促进我区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大课题。目前,“毛肉矛盾”是发展绵羊饲养业,提高绵羊饲养业经济效益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牧区的生产责任制,通过合理地处理牧民在集体畜牧业生产中权、责、利的关系,调整了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的管理形式和分配关系,进一步体现了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使用权和对产品的支配权,调动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社会主义畜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加快了畜牧业的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畜牧业发展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为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牧区生产责任制,本文准备从研究牧区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和分析各种形式责任制的长与短入手,谈几点看法。 一、牧区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 目前,牧区实行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