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危机干预与重建:以汶川大地震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灾难后的幸存者经常会出现"创伤后综合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心理危机干预与重建也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府在重视"物质救灾"的同时,也应该进行"心理救灾".汶川大地震后.我国政府认识到心理危机干预与重建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很多措施积极地帮助灾区民众度过心灵的难关,为了更有效减轻灾难给民众带来的心理冲击,也应该改进某些措施和积极借鉴他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1949年,中国在进入转折年代的关键时期暴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新生人民政权面临严峻挑战和考验.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适时制定了"生产自救,节约渡荒"的重要救灾方针,中央人民政府有计划地执行了救灾运动与节约运动相结合的政策,在政府各机关广泛开展一两米节约救灾运动,同时依托新成立的内务部成立中央机关节约救灾委员会,作为运动指导组织机构.各地政府机关、团体和军区系统积极响应,并逐步扩大到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掀起了全国一两米节约救灾及节约捐助的热潮.这一运动持续时间长、影响广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救灾物资不足的缺陷,救济了大量灾民,增强了政府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动员和危机治理能力.运动取得的一系列宝贵经验也为此后救灾防灾工作的开展与完善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灾民权利面临巨大风险。为了更好地保障灾民权利,学界以及政府中出现了国家救灾责任和灾民权利的思想,政府也构建了灾害法律框架,并设置了救灾专项资金和专职的救灾机构。尽管如此,民国时期灾民权利保障的现实与理想、实践与制度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防灾救灾措施是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机制的主要内容之一.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对其防救灾害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灾害的种类多、时间跨度大、频率高、破坏性强,社会性因素是造成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该时期的防灾措施包括重农政策、义仓制度、水利政策等,救灾措施主要有赈济、调粟、养恤、除害等.这些防灾救灾措施注重科学性,凸显多样性,但存在惠及面较窄,水平较低等弊端.  相似文献   

5.
制度特征与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信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政府组织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重要,制度的公正与正义性、完备与有效性是影响非政府组织对政府信任的重要因素。然而,过去很少有学者强调制度特征对信任的影响,已有的研究都局限在对企业组织的研究中。为此,通过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制度的公正与正义性、完备与有效性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的公正与正义性、完备与有效性对政府信任产生正向影响,并且,制度的公正与正义性比制度的完备与有效性对政府信任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然灾害具有频发性,建立人员充足、配置合理的专业救灾人员储备体系是提高我国救灾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由于救灾人员储备具有流动性、弱经济性、增值性等特点,因此应构建专业救灾人员三层级储备模式.我国专业救灾人员储备体系应由救灾人员输入、备存、调用和回调四个模块共同构成,以保证救灾人员储备体系同整个救灾人员供应系统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任的层级差别及其原因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任在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的分布并不均衡.在美国,联邦政府的信任度低于州政府,州政府的信任度又低于地方政府.而中国的政府信任层级差别情形与之相反:政府级别越高,民众对其信任程度越高.从制度和文化路径入手,通过考察中央政府信任和地方政府信任的来源,我们发现:政策评价、制度绩效、政府工作人员评价、权威主义价值观等都是影响地方政府信任的重要因素,而对中央政府信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自政策评价.民众对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期望以及据以评价的标准不同,导致了目前“央强地弱”的政府信任格局.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性质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变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扩散途径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这种技术扩散效应并不是必然能够产生的,它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主要讨论制度因素对我国国际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揭示其在国际技术扩散过程中的重要作甩.  相似文献   

9.
对民国与当前我国救灾体制的“社会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是我国救灾"社会化"最为生动、壮观的历史时期,近代新式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社会力量的生长和自觉精神的建树、近代大众传媒和交通事业的发展、政府行政力量的"让渡"等,都是促成救灾"社会化"的重要条件。民国时期社会化救灾的成功之处可为当前我国救灾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借鉴。以史察今、以今鉴史,完善我国当前救灾体制的可行途径之一即"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灾害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维护经济社会发展长治久安,以及实现"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和优越性充分展现的战略部署。根据治理理论与协同学理论,通过对汶川、玉树等高原地震应急救灾的问卷调查和案例资料,探讨了政府主导社会基于支持保障体系的应急救灾协同机制实现路径,阐述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救灾何以协同、为何协同以与如何协同的内在逻辑及其现实要求,提出了加强灾害应急管理及科学引导社会参与救灾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当前国内外创业投资政府扶持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政府在创业投资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政府的功能角色进行合理的阶段性定位.创业投资行业的初期发展需要政府的直接推动,但后期更侧重于制度环境需求,而非直接性的非市场化干预.本文进一步通过实证考察了创业投资制度因素与政策因素对我国创业投资产业发展的具体作用,结果发现前者作用显著,而后者效果不稳定,这或许是由于政策扶持整体缺乏系统性.最后,本文认为,政府当局应重视政策扶持体系的构建与创业投资制度环境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劳资关系将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劳资关系的产权基础.其次,从劳资双方关系的内在和外在的产权因素分析我国劳资关系的具体状况.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主要从法律建设和制度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危机及其改革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婴儿潮一代即将退休之时面临了重大危机。文章通过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行简要追溯,分析了令该制度陷入目前困境的各种主导因素。文章认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调整税收、控制政府开支、重振传统价值观等问题都将成为此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但却需要多届政府长期和不懈的努力方可实现。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成就、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打造阳光政府、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当然,目前我国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5.
李国璋  王杉  倪鹏飞 《兰州学刊》2014,(11):144-152
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与35年来改革开放即制度建设密不可分。改革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宏观制度环境,也是促进我国制度竞争力提升进而提高我国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重要因素。文章以国家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基于WEF建立的全球竞争力评价体系和相关数据,在对比分析中美制度竞争力发展现状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进一步对影响中美两国制度竞争力各因素的强弱、大小和次序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不仅在私人制度竞争力方面与美国相比差距明显,而且影响两国制度竞争力各因素的关联度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惯性因素的诸多影响.为完善政府投资管理制度,迫切需要探索引入新的模式和机制.以改进地方政府投资管理制度,通过模式创新以突破传统体制的制度约束,优化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非正式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国平 《理论界》2007,(8):11-13
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非正式制度的差异是导致制度实施差异进而影响区域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不同的区域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容程度、市场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环境、法律意识和政府诚信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针对中西部地区的现实,加强制度创新,尤其是要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对建立与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出发,对影响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当前需要从政府主导、加强制度建设、管理社会各主体参与、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等方面入手,来构建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市场机制、产权制度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和内在机理的视角论述了我国改革的路径和目标.文章首论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与和谐社会目标本质上的相容性与一致性.然后分析了产权制度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并对我国实现和谐社会的产权制度框架进行了设计.最后围绕和谐社会的内涵指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制度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性要求,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制度执行力既可以看作政府执行力的一个方面,也可以看作政府执行力的外部决定因素.制度执行力如何,不仅取决于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组织及个人等执行主体,也取决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制度约束的对象.具体来看,影响制度执行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制度因素、人的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塑造制度执行文化以及优化制度执行体制,是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