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我们承认对联是从律诗衍化生成的.研究对联更宜从格律诗中收集素材.格律诗的一联(包括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都合乎声律规则,就是平仄协调.其中那些对仗工整的,可以单独运用,即根据需要安排作为对联使用;不能构成对仗的不宜当对联使用,例如原来武侯祠误将杜甫《古柏行》的"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当作门联,后经识者指出不是对仗的律联,也就取下不用了.  相似文献   

2.
品茶赏茶联     
仲芳 《人才瞭望》2012,(12):77-77
“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为国饮”。茶联是茶具像化的演变,是以茶为题材的对联,寥寥两句,言简意赅,幽默风趣,给人带来思想和艺术的享受。在高雅古朴的茶文化中,茶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夺目奇葩。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雅士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写下了大量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茶联。  相似文献   

3.
在写好的对联中加字、减字或改动个别字,使原意向其反面转化的对联,称为“逆转联”. 相传宋代文豪苏东坡少年时天资聪慧,得意之余,曾在自家门口贴一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世间书. 有点狂妄自大的这副对联,引来一位皓首老翁持书求教.苏东坡一看书中之字,很多都不认识,羞得面红耳赤.老翁走后,他便在对联每句句首加了两个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 决心读尽世间书.  相似文献   

4.
谐趣拆字联     
耿哲 《人才瞭望》2013,(1):11-11
拆字联是采用离合汉字部件的手法,巧妙地编成对联,不但妙趣横生,而且能启迪人的智慧。我国历来不乏合意深刻、富于谐趣的佳作。  相似文献   

5.
李秋 《人才瞭望》2010,(4):17-17
当你须长发乱,路过理发店门前,看见这么一副对联:“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你一定乐意入此店修容整面。 有些理发店对联与时代的政治特色密切相关。相传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为理发店写过联语:“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有些文绉绉的味道。  相似文献   

6.
牛联     
牛,性情温顺憨厚,能吃苦耐劳,因而赢得了人们广泛赞誉。“牛”也常常被人们“牵”(嵌)入对联里,留下了许多巧联妙对,其中不乏机智幽默之作。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 读书与对联有着不解之缘,涌现出了许多妙联. 明代顾宪成为无锡东林书院题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 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 数百年来这副对联曾激励和鼓舞过许多仁人志士.  相似文献   

8.
赏柳品柳联     
柳文 《人才瞭望》2009,(11):8-8
我国是柳的故乡,不仅广植柳树,而且在联苑中有不少对联与柳有关。明代郭希贤少时聪颖过人。一日,他随父踏青赏春,其父见紫燕在桃林中飞舞,即景吟出一上联让儿子对,上联云:“燕入桃花,犹如铁剪裁红锦。”郭希贤不假思索地续了下联:“莺穿柳叶,恰似金梭织翠丝。”  相似文献   

9.
寿联撷英     
潘春华 《人才瞭望》2016,(11):22-22
相传,清代文人王文清曾为当地一位百岁老人题赠一副对联:“人生不满公今满,世上难逢我独逢。”此联上下句虽没有直接道明“百岁”二字,但联句中却巧妙地含有“百岁”之意,这是因为联语中蕴含了民间的“人生不满百”和“世上难逢百岁人”两句俗语。  相似文献   

10.
历代文人墨客题咏棋艺的诗篇不计其数,而题咏象棋和围棋的对联也颇多佳作。这些棋联不但内容深邃、寓意丰富,而且情趣高雅,耐人寻味。明代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喜作联语,甚至走到哪里就题在哪里。据说南京明朝故宫就有他的一副咏围棋的题联: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从联语中可以看出,这位和尚出身的皇帝,对他打下的基业,可谓踌躇满志。  相似文献   

11.
桂联品趣     
潘春华 《人才瞭望》2013,(10):69-69
我国是桂花的故乡,在联苑中有不少咏桂的佳联妙对,细细品读,别有一番情趣。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一生撰有不少对联,其中一首写道:"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上联中的"柳三变"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与下联中的宋高宗时学者"张九成"相对。同时,上联中的"露花倒影"是柳三变的词  相似文献   

12.
有一副名联,人们都说是郑板桥所写.对联是: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据说,这副对联是郑板桥在兴华一带游玩时,听到农村两位大嫂说笑,稍加改造而成.有两位大嫂在柳树下的河边洗衣,恰巧头天晚上下了一场春雨,田里麦子一夜之间转绿,生机勃勃.一阵春风吹来,一位大嫂脱口说道:  相似文献   

13.
史小可 《人才瞭望》2014,(11):68-68
古代塾师的社会地位比较低,有一副描写塾师生活的对联,言其凄楚无奈却又有文人安贫乐道、自守清贫的矛盾心理。联曰:座上无毡,且喜身寒心内暖;门前有粟,谁怜眼饱腹中饥。塾师如此寒酸,那么,在正规学校(如小学、武学、县学、儒学)里的学官(又称教官,即官学教师)们的境遇又如何呢?一位无名氏学官的对联,又从另一个方面来反映其境遇。  相似文献   

14.
对联如乡贤家训,富有引领教诲作用,也颇有情趣、智慧与启迪.品读先贤对联,有时恰如读史、读家训,意在言外,受益匪浅. "干国家事,读圣贤书. "这是明人海瑞的自题联.海瑞号"刚峰",一生刚直不阿,为惩治奸佞,竟自备棺材,以死上书,不惜罢官.他与宋代的包拯一样,被后人称为"青天",成为历史天空中又一颗令人敬仰的正义之星.海瑞做事果敢,做人坦荡,这副对联也如其人,不圆滑,不含糊.  相似文献   

15.
陈度 《人才瞭望》2013,(5):26-26
春夏秋冬,四季变幻,可以入联的景物很多。在对联创作中,还有直接以春、夏、秋、冬入联的。如郑板桥有一次与人联句,他出上联,一位老塾师对下联: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俗语有家有五斗米不当娃娃王的说法,说明旧中国当塾师的是何等艰辛,下联正是道出了他们一年四季辛苦的状况。与此相反,也有道出一年四季快快乐乐的联语:  相似文献   

16.
谐趣拆字联     
拆字联是采用离合汉字部件的手法,巧妙地编成对联,不但妙趣横生,而且能启迪人的智慧,有益身心。我国历来不乏含意深刻、富于谐趣的佳作。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女居左,子居右,世间配成好人。此联最大的特点是自然舒展,不牵强,不做作,字面和现实十分贴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7.
近岭遥山铺鹤氅,千条万树尽梨花. 这是黑龙江哈尔滨赏雪对联. 城处在北国雪原,亭建于松花江畔,正是赏雪的极佳处. 上下联没有一个"雪"字,却以鹤氅、梨花借指雪之白,简单明了,是赏雪联中之佳品.  相似文献   

18.
读书妙联     
读书人都爱书。自古以来,不少名人将自己勤奋读书的情趣写成对联,用以自勉或互勉。宋代学者刘载好学不倦,知识渊博,他的书斋配挂一副自书对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鸣先",说明学习的勤奋和刻苦。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无书不读,便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翁指点,改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改联戏财主清朝,山东有个贾财主,腊月三十请说家蒲松龄写门对。蒲松龄写了“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谁知他一听火冒三丈:“他妈的穷鬼增什么寿,要增寿就该我娘增寿,改!”蒲松龄说:“对联要成对偶句,上句改了下名也要改,不然人家要笑话的。”大...  相似文献   

20.
拆字联是对联中的一朵奇葩,变化无穷,别具一格. 我国历来不乏含义深刻、富于谐趣、构思奇巧的拆字联佳作, 读之意趣盎然,兴味无穷,令人拍手叫绝.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至交. 一次,苏东坡去找佛印,见他正与三个木匠为庙顶设计一只木质的小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