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器晚成     
“小器”晚成——当然,词典上没这个成语,是我杜撰的,但社会上却有很多这样的人物。有的人天赋不高,才具有限,能力平平,注定难成“大器”,从事的又不是什么军国大事,但却“不放弃,不抛弃”,坚持数年,日积月累,到了人生的“夕阳红”,居然也能成为某一个方面的行家,在某种技艺上达到高峰,成为一个小范围内的名人。  相似文献   

2.
张曼娟 《人才瞭望》2009,(10):65-66
有个律师朋友在学校里兼课.在接到某些研究项目时.便会找一些研究助理帮忙.有几个年轻助理.已跟着他两三年.我们也就认识了。其中有个叫阿雅的女孩.我头一次见到她.她捧着好多档案匣.像表演特技似的从楼梯上下来.满脸都是笑容,嘴又甜。律师朋友对我说:“阿雅人很乖的。”  相似文献   

3.
《人才瞭望》2013,(8):55-56
随着“毕业季”来临.焦作市采取多项措施.持续推进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前已有约2000名大学生达成就业意向。一是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专门设立大学生就业手续办理一条龙无障碍服务窗口.提供人事代理、档案托管、社保医保、户籍等一系列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以务实、热情、周到的服务,帮助大学毕业生解除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4.
在档案事业发展进程中,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占有相当重要的部分。在当前时期,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档案“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历史使命,按照“保管安全、服务周全”的总体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加压力,扎实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的服务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档案利用工作是档案保管部门以所收藏的档案文化财富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方法,直接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一项业务工作。档案利用工作还是档案工作的“窗口”,通过提供良好的档案服务,档案部门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这不仅可以促进档案利用工作的顺利发展,还可以带动收集、整理等其他档案业务环节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贾斌韬 《人才瞭望》2014,(11):52-52
许多基层干部参加工作知识培训班。除了学习几个新名词之外,对工作上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是一头雾水,不明就里。相关专业人士指出—— 前不久.我到市里参加年轻干部信访工作知识培训班.报到后一看授课教师名单.不是国内的知名专家教授.就是上级领导干部.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形容——培训班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心里对学有所成有了无比期待。然而.一次培训下来.感觉自己除了学到几个新名词之外.对怎样接待答复上访群众、  相似文献   

7.
田园 《人才瞭望》2009,(10):23-24
高校档案工作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在高校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形势下.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是摆在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从整体情况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就是这张     
将军发现一位士兵行为很异常.只要见到一张纸就会自言自语地说:“不是这张.不是这张!”于是将军带他到精神病医院检查,最后诊断此人有精神错乱,士兵拿着退伍建议书笑着说:“就是这张.就是这张!”  相似文献   

9.
高人冯谖在孟尝君家为客,因嫌 待遇过低,“弹剑而歌”,要求落 实政策,先是要吃鱼,后来要求出门坐车,孟尝君反正有钱,就一一满足他;谁知他不知足,又敲着剑唱起来,这回要求的是养家活口。孟尝君虽然有点讨厌他,但还是“好人做到底”,满足了冯谖的最后一个无礼要求。说先秦的养士制度有意思,也许就在于当时不像现在,“不见兔子不撒鹰”,一定要有了“突出贡献”之后才给人授奖,一定要等到人家还剩一口气了才授予称号,而更多的就不得不“追认追授”了。当时冯谖到益尝君门下,什么还没做,按二连三地要求提高待遇,得寸进尺,不…  相似文献   

10.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每次考试拿了第一, 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试得第一,你高兴什么!记住, 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  相似文献   

11.
刚经过紧张中考的我,虽已经享受了两个月的“无压”时光,但内心却并不能从中考中苏醒过来,因为自己又选择了一条看似与众不同的道路——国际高中。一切事物对我来说都是未知的,我的心就像储存在恒温冰箱里的水,既不想隐匿在零度之下的秘境,又不想触碰冰箱之外的世界,因为我并不清楚究竟哪个更美好。  相似文献   

12.
“人事局”,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是耳熟悉不过了,但同时又觉得庭院深深,神秘莫测。 而如今,在北京,人们普遍看到,人事局的面孔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让人敬畏,而是像老朋友一样,使人感到亲切、和善,对于人事工作,再也不那么神秘,那么鲜为人知。随便问一个北京市民,都能说出几个带有“人事色彩”的新词类:“直通车”、“绿色通道”、“西部人才开发”、“人才大市场”、“竞争上岗”、“公务员考录”、“机构改革”……人事局正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这是因为,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北京市人事局正在围绕着“首都经济”,自然地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运作。它们的成功之处在于──  相似文献   

13.
读过一段记忆深刻的话,说的是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递过一张名片: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会长。又递过一张名片:利曼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我真正吃饭的地方。”不是说像李政道这样兼职就一定能获诺贝尔奖,但像李政道这样的大科学家都在兼职,可见美国的兼职实在是普遍。业内人士称,美国正是有了“兼职”的制度,才有了硅谷的兴起。 在中国,兼职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寻求兼职的一方偷偷摸摸,使用兼职的一方鬼鬼祟祟,兼职成为“做得道不得”的暗箱作业。但是,1999年国家出台的两个文件再一次让兼职浮出水面。1999年4月,国家…  相似文献   

14.
地方来稿     
《人才开发》2005,(5):61-61,63
金华首推“电子档案远程阅档影像管理系统”“想查询人事代理员工档案,却又觉得跑人才交流中心路途太远,想了解档案中的基本资料,却又觉得逐一查阅太麻烦;而对于社会保险,企业员工结构等数据统计,要逐项统计又有一定难度……”,如今这些问题只要用人单位在办公室轻松点击金华人才网,即能查阅到员工详情的档案资料。日前,金华市人才交流中心成功开发了人事档案远程阅档影像管理软件,该软件既能对人事档案进行集中管理,又能方便用人单位查询使用;既能保证查询内容真实,又能对原始档案进行有效保护;既能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又便于统计分析管理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成人教育要紧紧把握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坚持“三教统筹”,“农教结合”,不断探索,走出一条农村成人教育的新路子。既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为“三农”服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建立健全网络,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更要全力以赴,坚持为乡镇经济新跨越作出贡献。尽管目前困难重重,但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成人教育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6.
听雨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  相似文献   

17.
招聘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应者云集。经过三轮淘汰,还剩下11个应聘者,最终将录用6个。第四轮总裁亲自主持面试,奇怪的是,面试考场出现了12个考生。总裁问:“谁不是面试的?”坐在最后一排最右边的一个男子站起来,说:“先生,我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还是想参加一下面试。”在场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门口看热闹的那个老头子。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连一关都过不了,还来这儿,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个男子说:“我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一个中级职称,但我有11年的工作经验,曾在18家公司任过职……”总裁打断他的话,说:“你的学历…  相似文献   

18.
《人才瞭望》2004,(7):33-33
我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它常常仅仅是技术,甚至沦落到惯例和规则的堆砌;而我们的许多管理者也更像中世纪修道院中刻板、森严的老修女,或者干脆就是地摊上的摇头娃娃,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管理艺术家。管理真的很难吗?管理真的需要这么冰冷僵硬吗?本文就为大家介绍视新中天广告公司的管理艺术——在情感管理与理性管理之间取得平衡。一、制度制定时兼顾感情与理性采取“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奖金”的报酬分配方式。其中奖金主要取决于作品被客户所接受的数量。但广告又具有艺术性,顾客对艺术的理解千差万别,因此一些具有优秀…  相似文献   

19.
一个帅气的美国小伙儿,给自己起了个特别中国的网名——锁柱子.还居然在一个国内著名文学论坛“读书生活”里当上了版主。如今的他又忙着为一家著名英国出版公司选编翻译一本收有15篇短篇小说佳作的《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理学中的“身份”并不是指能够衍生出某种特权的“身份”,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针对法治观念提出了“从身份到契约”运动的思想,这一思想遭到了我国当代法理学研究学者的误解,使相关学者错误的认识法理学研究中“身份”,甚至出现焦虑现象,中国法理学在根本上还没有对立的能力,相关学者也没有编撰出相关独到、有见解的文章、书籍。要想消除我国法理学研究中出现的“身份”焦虑,要建立健全相应理论体系,并出台相关法律,来增加法理学的实用性,使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