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即使是以技术高度先进、工业出口量大、工人遵守纪律著称的西德也承担不起长期的、越来越扩大的“福利主义”的重负。经过20多年惊人的经济增长之后,西德陷入了困境。它的竞争能力正在减退,经济前景暗淡。困难的根源是福利危机。社会保险制度的巨额费用,政府的官僚机构和过度的工资增长正在侵蚀西德的经济力量。  相似文献   

2.
战后西德的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接受职业教育的适龄青年逐年增多,据统计,1960年西德接受职业教育的适龄青年总数为1,942,900名,1970年为2,071,200名,1980年达2,671,900名,1984年发展到2,762,500名。①为什么战后西德的职业教育能够迅速发展,适龄青年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 一、战后西德经济的迅速发 展和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奥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时,国民经济已经破产,经济完全陷入了悲惨的境地。据日本经济安定本部1949年报告中统计,日本物质财富损失总额达1057亿日元,损失率达36%。由于美军的轰炸,日本境内有119个城市被夷为废墟,236万户住房被烧毁。船舶总吨位从战前的630万吨锐减至战败时的153万吨。日本这个海上大国,连从海外运进所需基本物资的能力也不具备了。战争中,日本人口损失268万,另有600余万伤残人员。战后如此凄惨的日本,为什么到20世纪60年代以  相似文献   

4.
战后,西德的私人消费增长很快。按当年价格计算,西德私人消费总额,1950年为618亿马克,1980年就增加到8159亿马克,增长了12.2倍,人平消费额,1950年为1301亿马克,1980年就增加到13234亿马克,增长了9.2倍。 为什么战后西德的私人消费能这样迅速增长呢?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的经济“神话”及其原因韩玉玲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不死鸟”的故事,说的是一只鸟在焚烧的烈火中展翅腾空。人们以此来比喻战后日本的经济。众所周知,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战争中,日本的国民财富有1/4化为灰烬。战后日本是在战争的废墟上,逐渐...  相似文献   

6.
五十年代,在西德史学中占优势地位的是以 G·里特尔为代表的保守派。而自六十年代开始,起领导作用的则是新自由派的历史学家(H·罗特费尔斯、W·康策、T·席德尔、K·-D·埃德曼)。西德历史科学的阵营,特别在最近十年来,是大大扩大了。对现代史的兴趣也迅速提高。西德历史学家开始脱离西德资  相似文献   

7.
德国在传统上总是把社会哲学和文化科学意义上的社会理论同经验社会研究区别开来。这种区别甚至今天还影响着社会学的讨论。德国社会  相似文献   

8.
韩国在亚洲国家中率先摆脱金融危机的困扰,再次创造“汉江奇迹”。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加快企业结构调整,整顿金融秩序,发展高科技产业,大量引进外资,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我国在进一步扩大开放条件下应注意从加大改革力度,培养企业竞争实力,发展规模经营,推进结构优化,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吸收韩国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9.
战争法分为诉诸战争的权利和战时法两个部分,分别调整发动战争和进行战争两个阶段,而恢复和平与战后重建阶段缺乏足够的国际法,战后阶段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势必会严重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战争法结构缺陷可以用“战后法”来补救,因为“战后法”反映了国际法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消除潜在冲突、达到持久和平。近年来关于“战后法”的讨论日益增多,但在概念、性质、内容、原则等方面争议颇大,尚未形成共识,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西欧联合是战后世界历史的重要现象,它的发展对于西欧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这种联合是在战后特定的条件和国际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对此本文拟从思想文化渊源、政治、经济背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战败而告终。由于战争的破坏,经济残败不堪。当时,生产停滞,物资匮乏,经济千疮百孔,人民生活十分困苦。195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09亿美元,只及当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二十六分之一。经过十年恢复,情况有了好转,1955年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240亿美元。1956年—1973年,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以每年年均增长11.3%的速度飞跃推进,创造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197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接近2,000亿美元,1973年猛增到3,211亿美元,比1950年增加了29倍。  相似文献   

12.
二战结束,作为战败的法西斯国家,日本不仅失去了所有的殖民地、国外投资,以及在世界市场上曾占有的地盘;而且本土被占领、军队被解散、大量资产被没收、许多工厂被拆除以抵赔款,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然而,从1956年至1973年,日本以比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的速度向前发展,经历了战后经济的黄金对代。这一时期,日本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  相似文献   

13.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损伤了日本经济发展的元气。战争末期遭受美国空军的轰炸,加之广岛、长崎两市被原子弹轰炸,日本全国有119个城市变为废墟。日本岛国本来原材料匮乏,战后初期海上运输又被中断,致使日本经济陷于瘫痪状态,1945年失业人数为413万之多,通货膨胀加剧,社会矛盾尖锐。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到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日本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国际水平(参见表1),以美国诸年国内总生产作为参照系数  相似文献   

14.
战后初期,西德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1946年,西德的工业生产只及战前最高水平(1938年)的22.6%.然而,到1950年,西德的工业生产已经大体上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此后,西德经济进入迅猛发展阶段,新兴的工业部门,例如石油化学、电子、原子能等相继建立并迅速发展,古老的工业部门也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进行改造,工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1955年西德的工业产值超过英、法,1957年西德的工业生产比1950年翻了一番,1969年再比1957年翻一番,1973年又比1969年增长20%.虽然从1973年底起西德陷入战后最持久、最严重的经济危机,1974年和1975年工业生产连续绝对下降,危机过后,回升乏力,但总的来说,西德工业生产的增长还是比较迅速和稳定的.1976年比1950年增长3.8倍,平均每年增长6.2%.这在战前是罕见的,同战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也是快的.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同生产上的无政府状态联系在一起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新形势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及其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制定并实行了不同领域的综合性的中长期“经济计划”.战后最先制定“经济计划”的国家是法国、挪  相似文献   

16.
阐明了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阐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了我国技能人才队伍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阐明了有效的职业培训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是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 ,提出了进一步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德国创造出资本主义世界新的"经济奇迹"。而德国战后经济改革,并不是在"零点"开始的,而是在纳粹时代"暴力现代化"的基础上起步的。汽车工业在"经济奇迹"的创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这是我们最近为开展学术讨论而整理的一份参考资料。本资料采用了一些兄弟院校和单位所提出的文章和有关资料,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八大”提出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有关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方案。后来国内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形势的变化,最终导致“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改变。国民经济结构的若干调整和简政放权的管理体制改革,也因未能取得预期成效且在实践中造成新的难题而被取消。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在本质上是盲目性的无政府状态。然而,“现在资本主义已经直接发展到具有高度计划性的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及其政府,制定并实行了一些综合性的中长期“经济计划”,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计划调节”的作用。日本就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实行“经济计划”的最早的国家之一。看来这似乎很矛盾,但却是事实,并且应该说是合乎规律的,是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和标志。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对战后日本恢复与改组时期的“经济计划”及其特点作过探讨。本文作为该文的续篇,主要就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计划”加以论述,并对资本主义在经济管理中的所谓“计划化”的本质与特点,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