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向来被理解为孔子不信鬼神,或怀疑鬼神的证据,但事实并非如此.孔子时代,鬼神问题不仅是个理论问题,它与祭礼联系在一起,也是宗教政治实践问题.孔子儒家特重祭礼,以为祭祀可以报答天地鬼神给人的恩惠:赋予生命、尊卑秩序等等,同时又可用它强化对国与家的治理.正因如此,孔子与祭总是保持敬慎肃穆的态度.对于他和儒家来说,根本否定鬼神的存在是不可接受的.受春秋时代鬼神观念变化的影响,孔子一般不正面谈论鬼神之事,但这不代表他怀疑鬼神的存在.因此孔子的话只能理解为如何正确事鬼神,即事鬼神从事人做起,而不是否定鬼神.历代儒者对此语的解释分析,也充分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孔子思想的研究,截止目前,学术界在许多重要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但是关于孔子“道不行”后的处世态度究竟怎样,认识尚存在分歧。这直接关系到对孔子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的评价问题,很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不少人认为,孔子“道不行”后的处世态度是消极的,有引退思想。笔者外此不敢苟  相似文献   

3.
在《侍坐》篇中,出现了孔子既对冉有、公西华的“从政”志向持肯定态度,却又赞成曾皙的“异乎三子者之撰”(即“归隐”)这样一个矛盾。据管见所及,对此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理解:或者肯定孔子当时的思想是“归隐”,或者认为孔子当时的思想是“从政”,或者持调和态度,认为孔子的“与点”并非是真正赞美曾皙,而对子路“哂之”则是“纯属偶然,无关大体”云云。笔者以为,以上理解都有偏颇,其要害在于未能全面把握孔子晚年的思想,从总体上准确区别孔子对冉有等人的不同态度。试看《论语》中的有关部分:  相似文献   

4.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孔子强调的“仁”已经不是处于伦理道德领域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而变成了一种治国学说,既教育统治者为政时应持有的态度和对为政者的一种评价;孔子的“克己复礼”落脚点是“归仁”,是孔子政治观的实现方式。孔子把“仁”作为政治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一种新的治国思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在孔子看来,天具有神格性,即具有智能、情感与意志;天具有终极创生性,人与万物都是“天生”的,创生的方式就是“天命”。因此,天是万有之有、众神之神。圣人就是沟通天人的中介,但圣人仍是有限的人,而不是全能的天。孔子指出“唯天为大”,意在强调天是生成并统摄、高于并优于一切存在者的唯一超凡者。人的理性或德性可以超越经验,却永远无法超越这个凡俗世界,因此,“人”永远不能取代“天”。人对天的态度,应当是敬畏。所以,孔子的思想绝非“人本主义”,而是以天为本的“天本主义”;作为“儒教”,孔子的教义乃是“天教”。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否具有鬼神崇拜观念 ,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学界普遍认为 ,孔子在这方面已完全“净化” ,是春秋时期理性唯物主义者的代表。笔者以为此说不妥。本文试图将孔子思想置入周代文化背景中对其鬼神观进行重新考察 ,并肯定了孔子是具有鬼神崇拜观念的。  相似文献   

7.
一、孔子的无神论思想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孔子的思想中具有无神论的成分。王友三先生提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他认为:孔子与墨子、老子是无神论向理论形态过渡的一个中间环节,他们提出了本质上同神学对立的人本与自然为本的命题,“而人本与自然为本的思想,乃是通向无神论的两条根本途径,当人本与自然为本的思想一旦挣脱神学的羁绊之后,就完成了向理论形态的过渡。”我们说孔子是个无神论者,那么,孔子对鬼神究竟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季路曾向孔子请教事鬼神的问题,孔子答道:  相似文献   

8.
论“义”     
“义”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和范畴之一 ,是孔子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尺或准绳。也是孔子思想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关于义利的关系 ,孔子及其后学都主张重“义”轻“利”或者以“义”统“利” ,实际上是一个对待群体关系和个体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商周时代人们信仰上帝鬼神,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提出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至子思,则提出以“中”和“诚”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子思认为,“中”和“诚”虽无形影,却具有与上帝、鬼神一样的至上性和神妙性,它已经不仅是一般学者所理解的“时中”之“中”和诚信之“诚”,它同时是“天下之大本”和“天之道”。后世儒者因而称子思善于“体道”。大凡“本体”问题,皆很难证实或证伪,但将“中”和“诚”视作“本体”,便使之进入了信仰的层面。子思在孔子创立仁学的哲学思想体系之后,又建立了“中”和“诚”的哲学思想体系,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儒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论语·先进篇》开篇一章是孔子礼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这也是历来学者们对《论语》解说最为歧见纷出的一章。本文分析了古今有代表性的几家解说,认为它们都不符合孔子原意。文章接着从分析“野人”含义入手,并从史实论证了孔子对“野人”的态度,从而指出孔子在此说的是关于礼乐的来源及其内容的层次问题,由此提出了“潜礼乐”的概念,并探讨了孔子为何要更推崇“君子”礼乐所源自的“野人”的“潜礼乐”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宗教伦理思想主要分为三种纬度,首先是肯定鬼神(包括逝去的先祖)的存在,孔子明确肯定鬼神的存在而不是加以否定;其次是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强调了一种不迷信鬼神而相信自身努力的积极入世态度;最后认为天命高于一切,不知天命不足以为君子。其宗教伦理思想的旨归是化宗教为道德,不论对于鬼神还是天命,孔子都认为道德是其根本属性,去除宗教的迷信成分,主张以道德宗教的思想教化百姓。  相似文献   

12.
孔子“和”的思想与其关于“人”的思想密不可分。本文认为 ,孔子的“人学”思想虽没有摆脱严格的等级规范 ,但尊重人的观念已提到相当高度 ,孔子“人学”思想全面地把握人的本质 ,高扬了个体人格的独立性与主动性 ,并且认为自然美与社会美都是个体生命充足、完满、和谐发展的对象化  相似文献   

13.
孔子认为“孝”是“仁”的基础。他提倡敬重父母、子承父志、慎终追远,认为个体精神自觉是行孝的基本原则。“孝”与政治具有一致性,二者是分不开的。同时,孔子还提倡崇拜祖先,祭祀鬼神。  相似文献   

14.
孔墨哲学思想之对立,是中国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前奏。孔墨哲学思想之对立表现在:天人关系上,孔子信“天”“命”、疑天命、疑鬼神思想和墨子“非命”“明鬼”思想之对立;认识论上,墨子“取实予名”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倾向和孔子以“名”证“实”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倾向的“正名”论之对立;政治伦理思想上,孔子以“仁”为核心、以仁释“礼”的思想和墨子“兼爱”思想之对立。孔墨哲学成为后来中国古代哲学有关不同派别的源头。  相似文献   

15.
《易传》中有三十个“子曰”,对“子曰”以下的文字,古今学者看法不一。有的认为,它们是孔子对《周易》爻辞的解说;有的较谨慎,认为它们保存了孔子关于《周易》的遗教,反映了孔子理解《周易》的倾向。这样,如何看待《易传》中“子曰”以下的文字,确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易传》中“孔子易说”思想实质的探讨,说明它与孔子思想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体系,不应视为研究孔子思想的可信材料或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6.
孔子吸取了原始宗教对天的敬畏,又去掉了它原有的神秘、狂热的内容,淡化了其主宰、命定的含义。孔子所有的论鬼神的言论,没有一句能够确切地表明他的看法,模棱两可的态度,导致了有神论者、无神论者,皆能从孔子学说那里找到理论根据。孔子与中国特有的“有神论者多,宗教信徒少”的宗教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二千多年来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孔子思想中存在着理性与宗教性矛盾,这值得商榷.孔子思想的伦理理性和宗教性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孔子把天看成是道德客观性、普遍性的基础,力图通过对天的敬畏情感来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意识;他认为仁德践行是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孔子对周时期的鬼神信仰文化作进一步的理性改良,注重发挥鬼神祭祀活动中的道德教化和陶冶人的道德情感的作用.作为轴心时代的核心人物,孔子在使原始宗教理性化、伦理化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以往似乎没有充分认识到.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要想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世界,可以从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中去寻求答案。因为这种“仁”的思想对处理家庭关系、搞好管理工作和正确结交朋友都有借鉴价值。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世界,从个体自身角度出发,需要掌握孔子关于修身的一套原则和方法,即自律克已、自省向善、勇于改过。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对人类寻找健康和谐的人际世界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心理学思想非常丰富,本文只是对“仁、知、勇”的分析,探索孔子的人格心理学思想。在奴隶社会里,“仁、知、勇”就作为奴隶主贵族上层人物的一种完善品格。当时,人格的核心是“忠君”,是臣对君的政治态度体系。到孔子时,其内容更充实,并把它推广到更为广泛的阶级、阶层中去,作为这些阶级、阶层的人格模式。这就使得后人得以通过剖析“仁、知、勇”的含义,探索孔子的人格心理学思想。孔子的人格结构——“仁”、“知”、“勇”“仁”孔子“仁”的含义既广泛又深奥。所以儒家学者称之为“众德之总”。(《六经  相似文献   

20.
《周易·文言》解释《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英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段话,看到了“天时刀、“地利”、“人和”三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把天人合一看作是人生理想的境界”;“提出了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人与鬼神的关系问题,并且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