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时代的矛盾中能否恰当处理、能否依照国家利益的层次性去作追求及外交政策中的成本和收益如何,是从国家利益角度判断外交是否理性的三个根本标准.从这三个标准看,新中国在20世纪50、60和70年代分别实施的"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以及"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基本上是理性的.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建立初期“一边倒”政策与印度建国初期不结盟政策存在许多相同点,这些相同点既揭示了新生中国和印度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共同特点,亦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广大亚非拉落后国家建国后在外交政策方面的一般特征。中国建国初期“一边倒”政策与印度建国初期不结盟政策亦存在一些不同点,这些不同点既反映了新生中国和印度外交政策的各自特色,亦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亚非拉落后国家建国后在外交政策方面的差异性与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时代的封闭半封闭模式,固然与毛泽东的中国观和世界观有关,但从毛泽东的本意来说,在建国前后,是要使新中国对世界开放的,尤其是对美国等西方世界开放。这种开放的战略基点就是他欲使中国“桥梁”于美苏及两大阵营的思想。之所以未能遂“桥梁”之愿而被迫抉择“一边倒”,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战争与革命的历史条件,尤其是美国政府顽固的扶蒋反共政策和反苏反共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尼雷尔在坦中关系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不结盟思想是开创了坦中合作的新篇章。坦桑尼亚和中国在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上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建立和发展了兄弟般的友好合作关系,始终保持友好合作的态势。尼雷尔是是坦中友好关系当之无愧的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尼雷尔在坦中关系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不结盟思想是开创了坦中合作的新篇章。坦桑尼亚和中国在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上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建立和发展了兄弟般的友好合作关系,始终保持友好合作的态势。尼雷尔是是坦中友好关系当之无愧的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边倒”是指导新中国外交活动的理论依据和大政方针,这一政策是毛泽东正确分析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从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需出发,在深刻总结近代中外关系的基础上而作出的主动选择,是毛泽东综合分析主客观因素而得出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7.
美苏冷战关系和中苏结盟在亚洲形成了中美直接对抗的亚洲冷战体制。处于这种“一边倒”冷战体制之下 ,中国与美国对抗时希望苏联的支持 ,与美国缓和时需要美国的诚意 ,而当美苏缓和、中美紧张时 ,中国的外交就必然面临困境。从朝鲜停战开始 ,中国乘国际紧张局势缓和的大趋势 ,探索和平共处原则指导下的外交政策调整取得进展 ,但由于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坚持干涉中国内政 ,而苏联不支持中国因台湾问题与美国对抗以继续“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毛泽东便重新强化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主导作用 ,提出有限和平共处思想 ,50年代中期的外交政策调整因此发生转向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行了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独立自主原则在新中国外交工作上的第一次伟大实践,是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的结盟,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尽管最后这一政策因多方面的原因而改变,但是对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依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例如在国际责任和地区安全合作等方面仍然有着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再论“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历史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它是美苏冷战、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的国际大背景下的产物 ,是中共对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坚持扶蒋反共和敌视中国革命的对华政策所作出的必然回应 ,也是中共全面总结近代中外关系所得出的必然结论。但这决不意味着仅仅是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中共对中华民族最高利益和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考虑。但“一边倒”外交政策毕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新中国从 5 0年代起就逐渐改变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积极提倡各国人民在五项原则基础上实行和平共处 ,最终摆脱了美苏两极的制约和影响 ,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一支重要力量而活跃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  相似文献   

10.
胡乔木对建国后十七年的历史进行过深刻的总结和反思。这些总结和反思包括:建国十七年绝大部分时间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1957至1965年社会主义探索中“两个趋势”的观点:用“二十年‘左’倾错误”的命题来审视1957年后的历史。这些观点对我们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向世界宣布“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在经过150多年后的今天,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怎样认识现实社会条件下两大社会制度、两大对立阶级的历史命运,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给予理论上论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现实情况作出与理论一致的解释,把资本主义的“新情况”和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放到历史的长河中,用历史的眼光,用百年的尺度去阐释,从而标显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命运的预言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共同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正如“两个必然”思想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两个决不会”思想同样有一个孕育、提出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两个比重"和"两个同步"揭示出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必须兼顾宏、微观两个层面,从而为我国收入分配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历史今朝的对比考察,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对居民收入部分的重视不足。调整当前的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是实现"两个遏制",突破口则在于财税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4.
人、自然、社会关系的世纪性思考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社会内部的关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两大基本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两大关系的对抗程度不断加剧,现在,这种对抗已危及到生态圈和人类社会的安全。人类所依存的是一个贫病交加的地球,传统的做大蛋糕的方式已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而难以为继。人类社会的内部对抗,已加剧到使国家和社会的安全保障被置于足以反复毁灭整个人类和整个生态圈的高科技火药堆上。在21世纪,人类只能选择持续的全面变革,告别“两个对抗”,走向“两个和谐”。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大体可以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改革开放以前,建立并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强化政府对经济的高度调控;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两个时期面临不同的历史任务,新中国奇迹般地正确选择并适时实行了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了两个时期的体制优势并取得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两个时期创造了互相联系的两个奇迹.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当今时代,各国在谋求自我发展的改革尝试中所进行的“第三条道路”探索,就其实质,仍然是“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这一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理论体现,没有跳出两个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和斗争的历史与现实,其结果也只能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力量的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17.
对于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存在着“补充论”、“修正论”、“取代论”的不同观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体现,二者是内在的高度统一的理论。就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而言,“两个决不会”具有相对性,是“两个必然”的内在要求,“两个必然”理论中包含着“两个决不会”思想,是“两个决不会”运动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8.
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建国50多年来,东北少数民族人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其发展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区域不平衡性和民族差异性等特征。研究东北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对巩固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东北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本质上完全一致 ,密不可分。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高度统一 ,不可或缺。“两个先锋队”与“两个基础”互为因果 ,相辅相成 ,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这一执政党建设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涵盖了党的政治建没、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执政能力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我们党探索执政规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关于党的先进性方面的一些重要论述,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和创造性,回答了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为什么要保持党的先进性、什么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等重大问题.这些论述继承和完善了毛泽东的建党思想和邓小平的党建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