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范泉先生40年代在上海主编的《文艺春秋》月刊,是一个重要而又奇特的刊物.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是上海40年代持续时间最长、基本上按月出版、囊括了国统区绝大部分重要作家、而进步倾向又十分鲜明的一个纯文艺刊物,它为我国的现代文学史和现代出版史,写下了不容忽视的一页.说它奇特,是因为在它身上,有一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现象,有一些多年来未经消释的疑问.(一)当时一般刊物大都"短命",唯独《文艺春秋》却历时久远.在40年代国统区,由于政治环境险恶,作家和编辑生活困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那些具有进步倾向的文艺刊物常常是比较"短命"的.以《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一书收录的文学刊物(包括部分文化刊物)为例,40年代出版于上海、北平、  相似文献   

2.
何炳松在20年代初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丛刊》负责人时,曾亲自编选宣传唯物史观及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在突出地位刊发,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史记》是我国先秦以及汉初历史文化的总结,班固曾概括指出它们的联系:“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在班固提到的这些历史著作中,《楚汉春秋》颇值得注意,尤其在研究《史记》与先秦以及汉初文化的联系时,《楚汉春秋》更不可忽略。本文试就这个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东方丛刊》(第一辑,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全国高校东方文学研究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问世,是我国学术研究领域中一个新开拓和具有深广意义的文化选择。众所周知,在当今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渗透,全球文化日趋统一与形成的大文化背景下,要想立足于人类共同的文化创造与建设,仅仅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艺术中先进思想和养料,而轻视或忽  相似文献   

5.
《史记》与春秋公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桐生 《文史哲》2002,(5):53-57
《史记》的学术渊源来自六经异传和诸子百家之学 ,其中以春秋公羊学对《史记》的影响最为深刻。“孔子作《春秋》说”是一部《史记》的理论基石 ,“纪异而说不书说”影响到司马迁的天人观 ,《史记》的政治观也主要来自于春秋公羊学的政治学说。  相似文献   

6.
《星期文艺》是《新华日报》创办初期设立的第一个文艺专刊,由胡风编辑,因稿源缺乏,问世不久就停刊了。《星期文艺》注重评论,它存续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已经初步形成了《新华日报》文艺副刊注重战斗性、批判性的特色。由于胡风在文坛的重要影响以及“七月派”作家的有力支撑,《星期文艺》也得以刊载了一批生活实感与战斗激情紧密融合的优秀创作,形成了抗战初期文艺园地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郁达夫参与《创造季刊》、《奔流》等刊物的编辑业绩已多有论述,而对他筹办和主编《大众文艺》却注意不够。本文试图从《大众文艺》及其创刊、发展、终结等方面,探讨一下郁达夫这期间的思想历程和文学主张,并论及有关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8.
夜凉如水,灯光晕黄,杯中的香茗散发着氤氲的雾气,正是展卷而读的时候。我手持钦鸿、潘颂德两位先生编的《范泉纪念集》(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随思绪悄悄地游走于还散发着墨香的字里行间,作为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第一人的范泉先生那曾一度被时间和记忆所湮没的音容笑貌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栩栩如生,慈祥温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术界对宋学源头的考察日益深入,不但揭示出北宋孙复、石介、胡瑗三先生为宋学之滥觞,而且进一步肯定此前的北宋学者和政治家范仲淹是宋代复兴儒学的开山,引领宋学研究风气之先声。范仲淹不但对《易经》有深入研究,而且在《春秋》研究上也有一定造诣,成为其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北宋《春秋》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天地祭祀、宗庙祭祀及与之相关的谥号,是关乎时政的大事。两汉是崇尚儒学的时代,时人在议论这些问题时,常引《春秋》经传作为理论依据。本文旨在探讨《春秋》经传在汉代祭把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一、先帝施行过的祭祀仪式通常不应废止──《春秋》大复古武帝于甘泉建泰一饲坛以祭天,于河东汾阴建后土词坛以词地,皇帝常亲临祭把,耗费很大。成帝时,汉廷曾就是否应废止甘泉、汾阴的祭祀而徙天地祭祀于长安南北郊的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等奏言:“昔者周文武郊于丰镐,成王郊于雒邑。由此观之…  相似文献   

11.
孙旭红 《北方论丛》2010,(1):103-106
宋代许多注经著作中已经渗透了理学思想,而理学家所阐发的内容也大多离不开经学。理学是经学演变的合逻辑产物,理学以经学为根柢,同时,理学又指导并服务于经典解释。具体到理学与《春秋》学的关系,则是包括《春秋》学在内的经学变古之风促进了理学的产生;理学在建立后,则又依傍《春秋》阐发义理,进而对宋儒关于《春秋》性质的认识、解经方式、内容诸多方面以深刻的影响,宋代《春秋》学最终完成了理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张艳萍 《文史哲》2021,(5):95-107+167
左右史分掌记言、记事说渊源甚古,不得轻易否定。记言、记事由史官分任,撰述与记注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工作,《书》与国史《春秋》皆是撰述之作,既继承了史官实时记录的特征,又有其独创性。周代史官至少创造了两种记事文体,即策书体与简书体。《鲁春秋》继承了史官记事之体,孕育了经传二体。《书》体源自史官记言之体,保留了其实时记录的特征。周代统治者的执政传统是《书》与国史《春秋》从众多类型的文献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尚书》与《春秋》分别脱胎于《书》与《鲁春秋》,其文体既继承了旧史之体又超越了旧史之体,兼具实时记录与反思性叙事的特征,以言事二分为标准裁判《尚书》与《春秋》体例是否纯正的做法不可取。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1993,(5)
<正> 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合作,联系了一大批活跃在当今美学、文艺理论领域里的中、青年学者,创办了《美学与文艺学研究》丛刊。每年定期出版两辑,每辑20余万字,由首都师大出版社出版,第一辑于今年8月问世。著名学者季羡林、王朝闻、蒋孔阳、汝信、徐中  相似文献   

14.
正值中国学术界为学术研究面临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而感到困惑,并思谋自身发展路向的时候,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合作,联系了一大批活跃在当今美学、文艺理论领域里的中、青年学者,创办了《美学与文艺学研究》丛刊,每年定期出版两辑,每辑20万字,由首都师大出版社出版。丛刊第一辑于今年8月问世,以强大的学术阵  相似文献   

15.
邵雍是北宋道学五子之一,对《易》学研究造诣颇深,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其在《易》学方面的创见以外,邵雍的著作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春秋学思想,具体表现为重视《春秋》的"体"与"用",强调其中的权变思想以及注重《春秋》学的"性理化"等方面,对学术继承、学风转变以及现实改革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文艺——评《文艺与意识形态》凌晨光臧济秀对于任何一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者来说,意识形态问题都是不容回避的关键性课题。正如《文艺与意识形态》的作者谭好哲先生所言:“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许多观点、问题与范畴、概念,包括理论批评...  相似文献   

17.
称《西厢记》为《崔氏春秋》,明代中叶李开先在词谑》一书中有所记载: 尹太学士直望见书铺标贴有《崔氏春秋》,笑曰:“吾止知《吕氏春秋》,乃崔氏亦有《春秋》乎?”亟买一册,至家读之,始知为崔莺莺事。这虽是尹士直的亲身经历,由李开先记述成文,终觉难说是第一手材料,好在今存万历初元徐士范刊本《重刻元本题评音释西厢记》卷首有程巨源序文,迳题曰:《崔氏春秋序》。可见当时不仅书铺如此标贴,刊本亦如此标题也。  相似文献   

18.
<春秋>为孔子晚年依据鲁史所选择、整理的教科书,左丘明以"鲁太史"和"鲁君子"的身份为<春秋>补充了大量史料,编成<左传>,<左传>因此而与<公羊>、<谷梁>二传明显不同.后世儒家学者以经学今古文标准匡范<春秋>及<左传>,其实孔子在<春秋>中寄寓的"微言大义"渊源有自,承袭着古代"记事"、"实录"以外的另一史学传统,同时古代"记言"、"微言"的史学传统也因孔子整理<春秋>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童岳敏 《兰州学刊》2009,(4):195-199
唐代古文运动,提倡儒学复兴,致力于文章的经世致用。《春秋》学派则摒弃章句之学,主张学以致用。就文化导向而言,两者皆有相同的批判精神。文章从群体构成及学术思想等角度来探析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早期古文家的崇儒重教就为《春秋》学派的兴起提供了学术契机,而《春秋》学派经陆质发扬光大后,其致治之学又深深地影响到中晚唐古文家的学术风格及其古文创作。  相似文献   

20.
《春秋公羊》学是自武帝以来西汉的时代精神。它适应西汉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不仅在处理现实重大政治问题时,而且在对现实的批评时,都带有理论服务、屈从现实君主专制的时代特点,但同时又保持与现实政治的一定张力,有对君主专制的现实政治进行批判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