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凡雷 《南方论刊》2008,(11):11-14
自1980年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成立,我国的村民自治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村民自治权作为村民的基本权利,一方面是保障村民权利,实现直接民主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实现了国家权力纵向分权和制衡。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村民自治权被滥用的现象严重,严重侵害了村民的权利,使村民自治权不能有效实施。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是通过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效结合的方式,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二是完善我国相关立法;三是培养村民的权利意识和自主意识。从而确保村民自治权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当前,作为宪法性权力的村民自治权如何运行对当代中国基层宪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意义.本文通过对村民自治权运行状况的完政审视,分析影响中国村民自治权良性运行的基层权力关系,在宪政的框架内研究村民自治的宪法依据具体到村民自治权的宪法实践,从而保障村民自治权的良性运行以及村民自治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的核心问题是村民自治权问题,随着村民自治组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村民自治权问题逐步受到关注。研究村民自治权的固有属性及其结构体系,是研究村民自治法律的核心命题,是村民自治制度健康发展的法理保障。  相似文献   

4.
法理学视野下的村民自治权:争议、歧见与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的基础性命题,村民自治权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但我国学术界在村民自治权的内涵与法律性质、主体、内容等方面均有较多歧见,存在多种不同学说.系统梳理这些不同观点,并从法理上对村民自治权进行解析,有助于对村民自治权的更好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国村民自治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本文认为 ,村民自治既不是村民个人自治 ,也不是村民委员会自治 ,而是作为自治主体的全体村民的自治。在条件成熟的时候 ,可以将自治制度作为宪法的独立章节予以明确规定。在全体村民组成的自治共同体内部 ,村民会议是村民自治体的最高权力机关 ,村民委员会只是村民自治体的执行机关 ,不能将其称为“自治组织”。村民自治体应当拥有自治权 ,具有法人资格。根据法人形态法定原则 ,村民自治体可以归类为自治法人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农民群众的自治。作为法治的村民自治,它具有秩序、自由及正义的价值内涵;作为政治制度的村民自治,它是国家宪政框架内的制度和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作为治理模式的村民自治,它的实际运作过程是由村民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过程,从而构建起一个以自治权为核心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权的保障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庄集体经济发展的水平。尤其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服务体系,村集体经济在保障村民自治组织正常运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保障村民自治权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8.
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至今,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实行了10多个年头,该制度实行的效果已经在我国广大农村颇见成效,但是仍然有大多数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得不到落实,究其主要原因,也就是乡镇政府行政职权和村民自治权之间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中国家与社会关系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益代表机制缺失 ,村级制度低水平均衡 ,影响了农村基层层面的国家与社会合作关系的建构。村民自治要求以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关系为背景。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关系主要体现在 :村民自治有比较灵活的空间 ,形成社会对国家的约束、制衡关系 ;国家的制度安排和社会制约力量能够有效地限制村级自治权的异化。村民自治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调适的实现路径主要在于 ,提升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提高村级自治组织的社会整合能力、发展和完善乡村第三部门。  相似文献   

10.
黄一军 《南方论刊》2009,(9):60-61,59
村民自治权作为一项宪法性权力,其良性运行对于我国基层宪政建设具有基础性意义。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将从宪政的角度分析村民自治的概念及其宪政价值,反思我国村民自治的运行,进而完善我国的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11.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政村治"格局下,农村基层管理领域存在着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和农村社区的自治权两种权力形式.由于制度、体制和环境等原因,乡镇行政与村民自治在衔接和互动方面显现出非此即彼的发展偏向或者互不相干的独立倾向.通过修改法律,起草配套性法规,采取制度创新、体制变革、选举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等举措,明确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工作关系、权限范围、行为边界和工作机制,是实现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权是一种基本权利,其权利主体当然是作为村民自治体成员的村民,其内涵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在当今的村级自治实践中,自治主体异化为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治变为村官自治,自治权的行使严重缺位,民主被"虚置",导致基层社会矛盾交织,新农村建设陷入瓶颈.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云浮市自治权力平衡型村治模式的探讨,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深入剖析其动因、过程与宪政意义,发现坚持地方自治的理念,推行地方自治的试验,发展地方自治民主制,这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李树红 《理论界》2006,(7):99-100
围绕着是否可以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规定高于村委会选举一般选民的资格条件,无论是在学术理论界,还是在实际工作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论。针对上面的问题,本文作者就村民选举行为与选举权、自治权之间的关系作以分析,并期望通过此分析,能对解决农村基层自治中的一些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村民选举权的研究过分注重选举本身的政治标识,脱离了中国自身生动活跃的社会场景,忽视和缺乏对村民选举自身法理精神的深刻探讨和深度挖掘.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保障的基本权利,是村民自治权的重要内容,是一种特殊的选举权,深藏着丰富的宪法价值;在中国现实的政治场域中,村民选举权是政治权利的村庄表达,蕴含着深刻的宪政精神.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村民真正当家作主,充分行使和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减少任意的干涉和限制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然而,村民自治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如村民委员会和乡镇政府的关系问题,村委会主任与村支书之间的权责、关系问题,村民委员会与村民的内部关系问题,村委会乡镇政府任期不协调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村民自治原则更好的贯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法律演进、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村民自治经历了由“大民主”向“制度民主”演进的阶段,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扮演了重要角色.该法律在完成重大修订后,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参与范围,进一步规范了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程序.但基层民主建设毕竟是长期和系统的工程,中国村民自治之路仍存在村民参与内在动力不足、自治权与行政权冲突等问题,需要在主体定位、宏观政策、民主程序、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形成路径合力,以确保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村民自治规范化、制度化法律依据的《村委会组织法》,对村民自治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但在村委会性质界定、党支部法律地位、违反选举原则的惩戒机制、村干部任职期限等主要方面也还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制约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和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亟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自治就是公民自己治理自己。自治权是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自己治理自己的权利。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民的自治权得以发育和生长。  相似文献   

19.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形式之一 ,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基础 ,是农村村民行使自治和民主权利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就村民委员会的创设与发展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地位、任务和组织结构以及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创造性实践,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和民主化进程。但是村民自治制度还存在诸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比如村委会选举制度的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和村委会关系的协调以及村民自治过程中的司法救济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村民自治权利的实现,也关系到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正常发展。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既可以为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直接而广泛的经验,同时也将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