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特里克·怀特是享誉世界的澳大利亚文学家,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始终围绕着"失败"这一主题来展开创作。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那些处在人生最低谷、命运中注定要失败的一群人。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析怀特创作"失败"主题的根源,即怀特的个人经历、澳大利亚的民族特性、怀特所处时代的澳大利亚社会环境。怀特绝不是为谈失败而写"失败",他真正的目的在于揭示失败背后的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在"八十年代"赢得了广泛的关注,"重返"他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他对"八十年代"小说革新的重要意义,在于他的创作对世俗生活和卑微人生的发现。在启蒙和革命文学话语中被批判、被改造、被拒斥的世俗生活和卑微人生成为汪曾祺小说中合理、合法、肯定甚至颂扬的对象。同时,汪曾祺小说对世俗生活和卑微人生的发现开启了"八十年代"小说创作的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可乐》2007,(10)
想当小提琴家我迷上了小提琴,向父母提出想学小提琴。父亲断然否决。我很生气,没吃晚饭就上了床。母亲一向对我宠爱有加,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买了一把小提琴给我,送我去学琴。父亲狠狠地瞪着我说:"你迟早会得到教训。"我倔强地看着父亲,一言不发,心里说:我一定要学有所成,向父亲证明他是错的。整整七年,我风雨无阻地去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成才与就业》2017,(S2):128-128
4月刊"封面故事"的《人生之路自己选择》一文围绕"选择"这个话题,讲述了几位哥哥姐姐的人生故事。为了心中所爱,他们"尽我所能、持之以恒""用我所长、创新创业""倾我所爱、尝试体验"。最让我感动的是秦明飞和黄恋,秦明飞去贫困地区当村官,黄恋去西藏当英语老师,他们的选择不为常人所理解,文章写出了他们  相似文献   

5.
<正>单身时,我有过这样的时候:喜欢宅在家里,喜欢和最熟悉的几个朋友交流。对于爱情,唯一的态度就是等。直到有一次,我加班晚回,又突遇阵雨,同一座办公大楼的一个男孩替我撑了一段伞,我们的缘分悄然而生了。我一直以为这就是上天赐予的缘,等到我们彼此熟悉了,他才说起其中的故事来。他说:"当时,我注意你好久了,一直想找机会跟你说说话,认识一下。可是你呢,身边每次都有同事相伴着,害得我一点机会都没有。我也不是特别能说会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发表讲话,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他说,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这三个"机会"的强调,阐述的是一种关于机会平等的政治伦理愿景。机会平等作为通往社会正义的路径和原则,在政治伦理的框架当中占有基石般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参加一期培训班时,一位专家在演讲过程中,要求一名学员上台来配合他,于是他问:“在座的有多少人喜欢经济?”由于怕被“拎”上台,大家都选择了沉默。面对这一现象,专家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人生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如果选错目标,将是难以弥补的损失。英国作家王尔德说:"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我想要的;另一种呢?是得到了我所要的。"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得到我所要的"也算是悲剧呢?这不是"心想事  相似文献   

9.
我只不过是救了几条命 王万青的传奇人生,早在1968年的上海就谱写了传奇的开头.当时,24岁的他在上海医科大学(今复旦大学)毕业分配表"志愿"一栏中写道: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毕业生分配方案列出大西南、大西北数百个地方供大家选择.他选定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想象那里该是最艰苦的了.  相似文献   

10.
拥抱大气     
"退休前我不会离开北京。"周雪峰的态度很干脆。在30多年人生旅程中,周雪峰曾面对过无数次的选择,但在选择职业发展地点的问题上,他却始终坚持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如果我是一条鱼,北京就是大海。"周雪峰认为,北京是一个最适合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北京的文化气氛浓,信息交流性也很强,这对  相似文献   

11.
"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以"冰山原理"著称于世的美国作家海明威,不但是一位小说艺术的风格大师,而且是一位密切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积极探索人生道德准则的严肃而深刻的思想家.他的成就,不仅在于他以一个诚实的摄影师的权威将彼时彼地的事物记录下来,他还使我们窥见了永恒的普遍的真理.海明威对战争、暴力、失败、横死的感悟,加深了人们对人生悲剧性的认识;他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和"打不败"精神则赋予了世界一种新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形象化的方式表达了存在主义哲学的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的主体性不断扩张,任性的自我最终陷入生存困境及其生命本真意义的丧失之中.处于幽暗之谷的神秘"相遇"开始不断显现,"他者"逐渐成为众"我"关注的主词.布伯作为"我"同时也是"他者",在与"他者"的相遇-分离的经历中,生成了其独特的"他者"哲学:"我-它"分离关系中只有生存,没有人生;真实的人生皆在"我-你"相遇关系之中,在相遇关系中,一切"他者"都是"你",都是"永恒之你"的洞见者、表现者;你为在而需要上帝,上帝为你生之意义而需要你;在你我之间的相遇人生中有圣神的意义.布伯的"他者"思想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又局限难免.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序言的最后,雅克·德洛尔先生写到这样一段话:委员会为了给自己的报告选择题目,想到了拉封丹和她的一首寓言诗"农夫和他的孩子们"。农夫说:"千万不要把祖先留给我们的产业卖掉,因为财富蕴藏在其中。"教育乃是人类从其中学到的一切。略微改动一下诗人赞美劳动的诗句,我们可以让他这么说:"老人是明智的,他在临终前告诉儿子们说,教育是一种财富。"就是这样一则小小的寓言,缔造了一个富有深意的书名。它警醒着我们,教育这笔财富在人的整个生命发展历程中的特殊地位。作为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  相似文献   

14.
富豪李嘉诚曾经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时,向莘莘学子谈到了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生成功方程式",他说"每个人都会有巨大的雄心及高远的梦想,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失败了?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能力来实  相似文献   

15.
信念的力量     
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一分校校长陆启光从教已30年。从农村到城市,从一名乡村教师到一校之长,他的故事很多,他的成长经历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一次砍柴的启迪"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课堂,我人生最宝贵的经验都是从艰苦生活中学来的。"说到自己的青年时代,陆启光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16.
人生如同迷宫,当你发现这条路被贴上"此路不通"时,不妨转身,说不定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绮丽风景。我喜欢东坡,不全是因为他的豪情壮志,引我注目的是他的果断,是他勇于跳出  相似文献   

17.
正苦难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眼前的这个大男孩,瘦瘦小小的身躯似乎要被埋没在轮椅中,随时都可能跌倒似的。他的身高才1.4米,体重只有20公斤左右。但只要他一说话,无比坚定的语气和洪亮有力的声音便会感染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一、对于人生意义的认识和追求鞭策我奋发上进 弗兰克认为,人是具有内在意义的精神存在物,其存在的合理性在于人对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追求,因此人生是一种任务和使命.孟子的正命之说也体现了这一思想,"莫非正命;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我认为,人生是一种责任.我人生的意义就是要坚强地生活,而且在我看来,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也会不断地深化.  相似文献   

19.
握拳与撒手     
《可乐》2006,(12)
一位医生曾告诉我,人生下来时都是两手握拳,死后则是两手摊开。开始我对此还不大相信,后来去医院妇产科的婴儿室,见过一些刚生出来的婴儿,还真是这样:婴儿刚从娘胎来到人世时,两只小手总是握得紧紧的,成为两个小小的拳头。后来,两只小手渐渐变成两只大手,开始为自己聚敛财富。到后来,拼命地捞,拼命地聚,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可是,当他最终离开这个世界时,却什么也带不走,什么也抓不住,只好摊开双手,无奈地离开。我仔细观察过一些死者,无不如此,难怪人们常说"撒手而去"。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的诗文里,充满了对自己"归隐"这一人生选择的反思,在这些反思里,陶渊明勾勒出少年时的影像,并不时将现有的状况与以前的回忆进行比对,在比对中前行,塑造出一个矛盾重重的陶渊明,一个由普通走向伟大、与"世界"叫板而坚守本心的"人"。通过对人生选择的反思,陶渊明向我们揭示了通向自我的道路,以及走在这条路上的艰难,他是揭示生存意义的先行者,他本人与其诗文构成强大的"互文",成为后世文人的"精神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