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令狐安 《中华魂》2013,(5):53-53
几天前,我和家人为昏迷中的父亲李东冶轮流按摩肿胀的四肢时,往事不觉一一浮上心头。在战争岁月,父亲和他的战友们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建国后又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复兴中华的伟大建设事业中。他平日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我们对他职务变动原因的了解,竟是来自“文革”街头的大字报。由于要求严格,小的时候我还怨恨过他。  相似文献   

2.
刘珍妮 《百姓生活》2012,(12):64-64
31岁的北京女孩赵萌萌。近日在网上晒出自己从1岁到30岁和父亲的30张合影;女儿逐渐成长。父亲日渐见老。每一张图片上,除了注明拍摄地点外,赵萌萌还写下了当年的小故事。时光变迁下的父女情,感动了上万网友。  相似文献   

3.
抗美援朝路上,他看见旁边的战友眼角挂满了泪水,于是,他低声问战友,你害怕打仗吗?战友摇摇头,男人怎么能怕冲锋陷阵和流血牺牲?他追问,那你哭什么?战友答,我怕再也见不到我父母,尽不了孝,他的眼泪也下来了,说,我也一样。于是,两人击掌盟约:如果哪个牺牲了,幸存的人一定要把对方的父母视为自己的亲生父母来孝敬。他们各自把家里的情况写在一张纸上,  相似文献   

4.
大学毕业后,我在家暂时待业。父亲为了给我联系工作,整天忙前忙后,还要给人家大包小包地送礼。我心里就有一点愧疚,就想找一份临时工作,为给家里解决一点负担。父亲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他说:“我有一个战友,他现在是县人大主任,他刚开了一家酒店,正缺人,我跟他说起你,他说如果你愿意,明天就上班。”  相似文献   

5.
七步之爱     
家中的旧像框里,有一张父母结婚时的合影,这也是他们生命里唯一的合影。照片上的母亲温柔善良,眼神中饱含着对父亲的信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6.
27年来,他一直抱着一个信念:只要活着一天,就要每年去给牺牲的战友扫墓,替牺牲的战友照顾好二老。他的这个信念,源于27年前和战友的一次相互承诺:谁活下来,就替牺牲者尽孝。每年都要去看看牺牲者的家人……  相似文献   

7.
奔跑的雪糕     
父亲去世已经四年多了。 每当我走在家乡县城那条最繁华的大街上,我都会在想象中遇见父亲,遇见他奔跑着,与我擦肩而过,我用目光追上去,我的目光避开那些急速旋转的车轮,越过大街上攒动的人头,追上父亲身边呼啸而过的风,追上父亲身后飞扬的尘土以及父亲呼出的团团白气,可是——我追不上奔跑的父亲。  相似文献   

8.
胡逢掖 《老友》2013,(2):17-17
这张老照片是52年前即1961年,我们3人同时调入中共泰和县委宣传部工作不久,春节期间在县城照相馆合影留下的,故当时题字为"革命战友友谊深,春节合影太和城"(照片中"太"字应为"泰"字,由当年照相馆错写所致)。3人中,左为从县城实验小学调来的刘承煊同志,中为从县城澄江小学调来的黄传奎同志,右为笔者本人,是从桥头公社啸江村小学调来的。  相似文献   

9.
梅若函 《老友》2013,(11):33-33
在山东省章丘市水寨镇.只要提起“皇甫春生”这四个字.每个人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他二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在父亲不能吃饭的4年时间里.他一口一口地嚼烂再喂给父亲吃。一幕现实版的“乌鸦反哺”,感动着村里的老老少少.皇甫春生成了孝老爱亲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弟弟因伤性无能,多情兄长准备捐睾丸 今年29岁的孔志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富裕的农村家庭,父亲是当地一家爆竹厂的负责人,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他下面还有个比他小3岁的弟弟孔明,一家四口过着幸福而富足的日子。然而,1990年年初,孔志父亲负责的爆竹厂发生爆炸,父亲当场被炸死。父亲死后,孔志的母亲也因伤心而落下一身的病,原本富足的家庭很快就穷得揭不开锅了!  相似文献   

11.
生命时钟     
正朋友的父亲病危,朋友从国外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帮他。我知道他的意思,即使以最快的速度,他也只能在四个小时后赶回来,而他的父亲,已经不可能再挺过四个小时。赶到医院时,见到朋友的父亲浑身插满管子,正急促地呼吸。床前,围满了悲伤的亲人。  相似文献   

12.
大将与小兵     
周燕 《社区》2004,(4):38-40
这是一张大将与小兵的合影。照片中的父亲—王树声大将威风凛凛,他怀抱中的儿子小鲁光虎虎有生气,好一对父子兵!子承父业原本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命运却给这个革命家庭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不幸……大将军心中的希冀王树声是湖北省黄麻县乘马区项家冲人,年轻时曾当过塾师和小学校  相似文献   

13.
关世功 《中华魂》2012,(10):14-15
我儿时就从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那里得知:关向应烈士是我的大伯父。并且,从他们那里得知大伯父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与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帅贺龙是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电影《洪湖赤卫队》反映的就是他与贺龙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同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乐祥涛 《百姓生活》2010,(10):26-26
那天,母亲见我回去,很神秘地叫我来到她和父亲的卧室,用手指了指挂在墙上的一幅新照片让我看,并说:“这是我和你父亲刚拍的照片。”我陪着母亲仔细看那张合影,随后又看了看父母在不同时期拍的照片。从照片中又一次重温了父母互敬互爱牵手走过的不平凡人生历程。当我的目光落在母亲那双布满沧桑的双手上时,一种酸楚立刻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5.
谷煜 《社区》2011,(14):16-17
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个10多岁的毛头小子。一天,他偷偷卖了血.买回了一个在当时认为没用的家伙——照相机。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没有哭,只是告诉父亲,自己喜欢摄影。父亲倒也开明,卖掉两头猪。就送他去北京学艺。学成回家,父亲又东借西凑,筹钱为他在县城开了个照相馆,生意很是红火。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觉得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了。  相似文献   

16.
杰斯出生在圣彼得堡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学教授。虽然父亲的薪水不低,但一家老老少少十几口人都依赖于父亲,所以,他的家庭并不富裕,虽不至于挨饿,但也常常捉襟见肘:他至今都记得在他16岁生日的时候,父亲对他说了句“杰斯,生日快乐”。所谓的生日礼物也只是一支很普通的钢笔。而在他生日来临的前一段日子,他有意无意地向父亲透露出想买条牛仔裤的愿望,并在各方面都尽力表现很好。  相似文献   

17.
银幕上一幅照版特写镜头:在被我军攻克的敌碉堡前,两位征尘仆仆,生气勃勃的解放军指挥员并肩而立,共同凝望着战斗的前方……这是一幅革命战争年代的留影。镜头一拉开,照片下就站着当年这对亲密战友——冯涛和齐大同。他们解放后分过手,现在又重逢了,都在海军某舰艇制造厂工作。冯是工委书记,齐是厂长。当年,被称为“两个身子,一个脑袋”的战友合影时都是神采奕奕的,看起来没有多大差别,但他们  相似文献   

18.
英雄航天员聂海胜与他的战友费俊龙驾驶着神舟六号在太空飞行五天后,胜利返回祖国大地,为我国航天科学试验立下了赫赫功绩,其中他的钓竿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个苦命的孩子,母亲早逝,只留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父亲为了他,每天都在拼命挣钱,含辛茹苦送他念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幸运地在一个大银行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是令人羡慕的,不仅收入丰厚,还相对稳定。他计划着让父亲早日退休,好安享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20.
抗美援朝路上,他看见旁边的战友眼角挂满了泪水,于是,他低声问战友,你害怕打仗吗?战友摇摇头,男人怎么能怕冲锋陷阵和流血牺牲?他追问,那你哭什么?战友答,我怕再也见不到我父母,尽不了孝。他的眼泪也下来了,说,我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