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态学认为,人与万物同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具有同源性,人与自然生态不可分离。因此,陶渊明的田园回归就是人性与山水自然在生态上的本质呼应,而他的家乡浔阳柴桑则为他回归真性提供了一种可能,使他产生了返朴归真的生态心理,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同时,陶渊明所开创的委运顺化的"新自然"人生观形成了他生命的稳态,多维的生态位也使他的生活充满诗意和情韵。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人对自然真象的整体领悟,是人在生存实践中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尊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存理念表现在宇宙生存观、和谐生存观、伦理生存观三个方面,其特点是将生命现象还原于自然,用一种恢弘的元视角来认识、解读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充满非凡的智慧,对当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认识意义与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无为而法自然——老子生存论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哲学充满生存智慧。老子认为道所生成的自然既是自然的本然状态 ,也是自然的完美状态 ;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中 ,无为于自然 ,效法自然 ,才能保持自然和人的和谐 ,从自然中获得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4.
人之"自在"、"自为"、"自持"和"自然"构成了老子对生命存在形式的反思。其中,人之"自在"最重要的特征是"与万物并作",是一种生命体的存在;人之"自为"因充满私欲而表现出"甚"、"奢"和"泰;"人之"自持"趋于"道",其典型就是圣人;最后,人之"自然"合于"道",其主要特征是"朴"。这四种生命存在形式构成了老子生命四重存在理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人与建筑及环境的依赖关系的分析,指出建立以满足人的自然天性为目的的闲适住区的必要性。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追求的理想生活模式是一种充满人性快乐的悠闲浪漫生活,做一个保有人性的本原快乐的人。这种理想生活启示我们,现代居住环境应关注精神养护,追求简单朴素的建筑风格和清幽自然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6.
"兀儿"是佤族在丧葬仪式中使用的一种吹管乐器.在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影响下,"兀儿"成了佤族死者生前显赫身份的一种象征符号.在日常生活中,佤族人对"兀儿"充满恐惧.但用"兀儿"演奏出来的丧葬音乐却具有抒情、欢快的音乐特征.这些音乐特征蕴涵了佤族人尊重自然、客观看待死亡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7.
《还乡》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最具宿命论色彩的作品.作者借荒原这一自然意象诠释人物命运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作品中的荒原神秘莫测,充满了魔幻色彩,并与人物的悲剧命运紧密相连.通过对作品中人与荒原主题的生态解读,哈代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法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观.  相似文献   

8.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小说中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思考,在这种充满了桃源理想牧歌的乌托邦式的社会中,我们读到的是人和自然以及人和社会的整体和谐之美。和谐美是生态美学研究中的一种理想状态,文章从和谐生态美的角度对沈从文的《边城》进行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早期创作传达了一种亲近自然、尊崇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的生态情怀,他笔下自然与人的关系更多体现为诗意栖居的生命诉求,彰显了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希冀.在他的生态情怀和生命诉求中,自然与人的关系实际上构成一种生态意义上的理想状态,为中国现代文学展示了生态文学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汪曾祺是一位具有强烈生命意识和人道主义的作家,《受戒》是其代表作。在这个充满桃源理想的乌托邦水乡世界里,他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出发,体现出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凸显出一种诗意自然以及诗意生存的整体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1.
铁凝的散文充满了对人性的赞美,给人一种淳朴、自然的感觉。这种人性美因真诚强烈的平民意识而产生,因温暖真切的情感而成长,因淳朴善良的女性而闪光。同时,这种人性美也是作者明朗纯美的个人气质与其力求提升人的灵魂、拓展人的心灵空间的艺术追求相融合的结晶,对当代女性散文的发展、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感悟自然     
人是自然之子,大自然无时不刻不在以它雄伟的景象、奇异的风光、充满思想的生灵丰富我们的人生,开阔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智慧。自然,不仅仅给我们以视觉上的享受,更给予我们心灵上的慰藉、精神上的豁达与坦然。感悟自然,就是感悟生活,于一花一叶中窥探世界;感悟自然,  相似文献   

13.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以自然之女--苔丝的悲剧命运为主线,展现了自然与文明、男性与女性的双重对立,揭示了文明对自然与男人对女人的双重统治,是一篇充满生态女性主义意蕴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4.
从迟子建小说中可以看出,她的童年经验无处不在,因此童年母题的运用是迟子建小说中最富有特色的叙事模式。迟子建笔下的自然万物都充满了灵性与生命活力,动物也被她赋予了人类情感和人性内涵。迟子建小说中自然与儿童的物人交感折射出迟子建的童心和对自然的热爱,是其小说中童年母题的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他热爱自然,擅长写关于自然的诗,一度被看成是消极的自然诗人。其实,作为一个诗人,华兹华斯经历了一个从爱自然到爱人类的过程。他既爱自然,更爱人类。他的诗歌里充满了对下层人民生活状况的描写和生存状态的关怀,人和人性始终是他关注的对象。他认为,人只有回归自然才能保持高贵的人性。  相似文献   

16.
探究人的本性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乃是斯宾诺莎哲学的核心论题。当许多哲学家以人作为自然的例外、甚至把人视为“王国中的王国”时,斯宾诺莎则鲜明地提出“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斯宾诺莎这个命题首先意味着“人在自然之中存在”。只有深入剖析“人在自然之中存在”的含义,我们才能阐明“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所具有的生存论意义。在斯宾诺莎那里,自然并非纯粹由无机的物质所组成并单纯依照机械法则活动,而是一个同时具有内在活力和生机的自然,是一个具有内在生产原则的自然。斯宾诺莎也将其称为神,从而使自然首先呈现为一个形而上学概念。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只是作为无限实体的自然的产物,是一种有限样式。无论是人的理性,还是以往被视为人的主动性和自由之来源的意志,也都在自然之中存在并遵循自然永恒不变的法则。然而,人却可以通过理解而达到“心灵与整个自然相结合的知识”,人生的至善和至福也正在于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具有的生存论意义最终也由此得到体现。正因如此,斯宾诺莎走向了与近代主体主义哲学完全不同的方向,甚至表现出一种反现代性的倾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一命题也因而具有了一种批判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高行健的《野人》无论从创作动机、剧作主题还是舞台演剧来说,都堪称是一部经典的生态戏剧。《野人》通过对一个林区的自然、社会与精神生态失衡的灾难图景的呈现,表达了剧作家对人类蹂躏自然和破坏生态的强烈愤慨,写出了人对自然的愚昧认识,以及人对自身的戕害,也充满对人与自然和谐长存的美好理想。从生态批评视野重读《野人》,发掘其丰富的生态内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刻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庄子》把外在自然与人的内在自然的“人化”过程及其结果视为一种异化现象,因此希望通过“返本”“归真”等方式纠正过分的“人化”过程.“返本”与“归真”是人的自我修养的过程,因而实质上也是一种“人化”,但是,这种“人化”保留了人的内在自然所固有的尺度.《庄子》中所论及的艺术活动、工匠们的劳动也体现了“自然的人化”,但是,这里所谓的“人”已是经过“返本”“归真”的修养过程的人,因而《庄子》中的“自然的人化”不同于平常所谓的“自然的人化”.  相似文献   

19.
自然状态理论是霍布斯全部政治学说的基础,它是一种用来说明公民社会的起源与本质、阐明优良生活条件的理论假设.在自然状态中人拥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即自我保全的自由,但权利与权利对抗的结果是形成了每一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状态.从自然状态到公民社会的过渡是以人的激情和理性为基础,通过发现自然法和缔结契约而实现的.公民社会与自然状态形成一种善恶对照,和平、安全、秩序是公民社会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20.
哈代小说充满了对威塞克斯世界自然的描写,在这些描写中,体现了哈代鲜明的生态意识。这种生态意识主要表现在两点:首先,表达了生态整体观,具体体现在建构人与物的平等和谐关系以及对动植物所作的灵性描写和对人与动植物亲合关系的展现。其次,描述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具体体现为人类心灵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文章还阐释了哈代小说生态观的文化意义和哈代的民间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