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因果理论和人们的回溯推理实践考察可知,回溯推理根据的是结果与原因的确定联系;要获得正确结论,关键在于毫无遗漏地列举与已知事件相关的可能原因和正确地排除非现实原因。根据这一原理可以给出回溯推理的正确模式。反过来,正确模式对人们的推理实践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假说形成过程中 ,人们往往要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去寻找、推测产生这一事实的原因 ,在这样的过程中 ,人们一定会使用回溯推理。假说形成的逻辑特征决定了回溯推理的作用。假说形成的要素和阶段决定了回溯推理的作用。回溯推理的原子命题与假说的要素有相同之处 ,因此在假说形成的第一个阶段中 ,回溯推理的作用非常明显而且突出。假说和回溯推理这两种方法在逻辑上有相似之处 ,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回溯推理是指在已知两个事物或者现象之间具有因果联系的基础上,由结果推测原因的推理.回溯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同时其在刑事侦查的运用中又兼具逆向思维和常规思雏的性质.回溯推理在刑事侦查中可以推测案件的真假,可以推断案情,可以推测犯罪嫌疑人,可以推测犯罪嫌疑人拒供或说谎的原因,也可以推测极端可疑现象的实质.在刑事侦查中运用回溯推理应注意推理前提的特殊性,要尽量排除引起已知现象或结果的其他可能原因等事项.  相似文献   

4.
胡泽洪 《学术研究》2003,(12):69-71
语言逻辑,就是通过对自然语言的语形、语义与语用分析来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的科学;传统逻辑和经典逻辑研究的主要是语形推理或语义推理,语言逻辑研究的则主要是语用推理——所谓语用推理,就是指在推理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因素补充或增加某些省略或缺失的前提才能得出真正的结论的推理。  相似文献   

5.
交际活动在现实社会中极其普遍。关于交际的模式,关联理论的倡导者斯波伯和威尔逊认为,它不同于通讯上的编码-解码模式。他们赞同格赖斯等人提出的推理模式,但同时,他们又认为格赖斯的推理模式本质上是不彻底的;于是,他们对推理模式进行了改进,提出明示-推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7.
很多人习惯于自下而上从词项之意义出发去理解语句进而把握推理,推理主义者则倒过来由推理去解释语句和词项,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决定于它们在人类推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而我们在理解他人主张或掌握某些概念时应重点关注它们如何充当某一类推理的前提和结论(或是其中的一部分)。当这种革新观念的理论效应正在当代认识论、语言哲学等领域持续发酵和释放时,不应忘记它的逻辑学根底和渊源。然而,推理主义并非简单地抬高现代逻辑的价值,毋宁说,它让我们有机会重新理解逻辑学的本性及地位,尤其是逻辑与当代哲学的内在相关性。哲学家们在把肇始于逻辑学领域的推理主义路径发展成为全域性的语义推理主义的同时,也在整理和重塑现代逻辑的基本观念,从而使得我们对“何谓逻辑”“逻辑的认识论”“逻辑与理性的关系”等根本性逻辑哲学问题的回答,呈现出新的面向和复杂性。作为逻辑与哲学深层互动的最好例证之一,推理主义的诞生及其在当前哲学界的影响力表明,逻辑学并未失去它曾在20世纪哲学研究中所享有的“引擎”地位。  相似文献   

8.
法律推理是司法实践中重要的一种逻辑方法,使法律在有序的状况下适用。法律推理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法律概念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导致法律适用的随意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最大限度地确定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法律处于明确和有序的状态。具体措施是使形式法律推理和实质法律推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建司法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模糊思维与语用推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勇 《学术论坛》2006,(1):194-197
模糊思维和语用推理都是大脑中的思维活动,它们有着密切关系。思维的模糊本质决定了语用推理的模糊性,语用推理实质上是一种模糊推理。模糊思维始终贯穿于语用推理的整个过程,从而使推理过程富有“活性”特征,并有效、快速处理交际中话语含义的理解。模糊思维决定了语用推理不同于纯粹的逻辑推理,同时,语用推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走形式化的道路。相比而言,关联理论比其他语用推理模式更强调模糊思维在语用推理中的决定作用,其推理模式可作为语用推理的模糊机制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复句研究忽视了自然语句的推理结构,对条件句的考察有失偏颇.讨论以负命题推理为基础的汉语条件句及相关句族的语义实现,指出该类句族范畴的语义是个整体,其意义是以底层的逻辑语义为基础在语言的表达层面被激活的,是逻辑语义和语言化共同促动的结果.研究运用缺省推理解释负命题推理范畴的语义理解,属于复句研究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黑尔看来,道德推理必须具备四个要素,即事件之事实,道德判断的逻辑架构,意向、欲望及偏好,想象力;同时应遵循一条普遍的逻辑规则,即任何没有隐含在诸前提的关联性之中的东西,不可能出现在一种对其意义本身之有效演绎推论的结论之中。黑尔对道德推理图式及逻辑规则的论证无疑具有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逻辑性漏洞。  相似文献   

14.
15.
法律结论的确定性问题在法律理论与实践中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结论的确定性是逻辑科学和法律科学从而也是法律推理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形式法律推理是保证法律结论确定性的基本手段,而实质法律推理和非单调法律推理是必要的补充.其共同的价值目标是从不确定性中寻求法律结论的相对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曾文雄 《广西社会科学》2008,19(11):149-154
《周易》的言象意思想凸显中国古代辩证的逻辑观与语言观,具有类比和联想、逻辑推论和判断的特征。“言”指语言使用的符号,“象”是指用来模拟、象征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卦象”,“意”是通过卦爻辞传达出的理念和规律。《周易》中言-象-意的推理过程其实是一个语用推理的过程,主要通过取象的方式来解释易卦,涉及古域、问卦者、时势、背景、易者等诸多语境因素,以推断出结果;它体现认知推理、含意、顺应选择等当代语用的推理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以创新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溯因推理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联问题成为讨论热点。在详尽分析了将溯因推理与创造性思维建立关联的根本原因之后,我们明确提出溯因推理不是创造性思维。具体澄清如下:第一,溯因结论中的信息在推理之前就已经隐藏于前提中,所以,溯因无法产生新观念,因而不是创造性思维。第二,惊异事实不是溯因推理或创造性思维的充分或必要条件,溯因推理旨在寻求解释,而创造性思维取决于产品是否新颖,故二者并无必然联系。第三,创造性思维是形成创造性假说的一种手段,溯因推理则为判断假说的合理性提供了逻辑标准。  相似文献   

18.
19.
陈剑澜 《中国社会科学》2023,(1):184-203+208
中国现代美学起源于清末民初新旧文化更替之际,以“立人”为主旨。这个“人”不是传统宗法伦理关系中的人,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体。20世纪初,王国维热衷于德国早期审美论哲学,积极引介康德、席勒、叔本华等人的美学思想,尝试用这些外来思想会通中国传统审美经验,同时结合经验论观念以针砭时弊。王国维在主体论视野中进行的美学探索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真正开端,他构建的审美理想论、艺术本体论和美育论框架对后世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新儒家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审美化的思路也可以追溯到王国维早年著述。百年来中国文艺思想长期陷于自律与他律之争,而关乎人性、人道的美学立场始终存在着。今天,从观念史角度审视中国现代美学问题的缘起及其流变,既是为了正本清源,也是为了重续美学的人文之思。  相似文献   

20.
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个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信息意图是指发话人提供话语的字面意义,交际意图则是发话人想通过明示的信息意图所要传达的真正含意。对篇章交际意图推导过程的构拟表明,逆证推理与缺省推理的结合,既顾及了关联期待的动态性,又可以使明示-推理模式的应用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