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艾里森的《看不见的人》的叙事艺术 ,认为 ,在《看不见的人》中 ,艾里森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模式讲述他的故事 ,并用“预叙”的方式将结尾寓于序曲之中 ,采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索尔·贝娄的小说视角常采用独白的形式,叙述者处于被动地位,这种独特叙事视角在其代表作之一《洪堡的礼物》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作者索尔·贝娄将叙述中心置于故事叙述者查理·西特林的意识中,全力刻画聚焦主体,充分运用“内聚焦”的叙事手法——固定式内聚焦、不定式内聚焦和多重式内聚焦,让观察者处于故事之内,关注着自己的过去,追问着生存的意义.贝娄通过不断变换聚焦者的时空位置来感知叙述声音,进而妥善处理叙述者西特林的视野,客观分析叙述者的思想和感受.借用叙事视角变化的互补关系排除各种不可靠因素,减少读者认识上的偏差,彰显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从而赋予小说极强的互文性.  相似文献   

3.
但丁的“讽喻诗学”是乔伊斯批评理论主要来源之一.乔伊斯认为现代小说家应该像“弥撒”仪式中的神父一样,从日常经验的“面包”中创造出永恒的艺术.他的《都柏林人》描述爱尔兰社会信仰缺失、精神瘫痪的状态,并通过挖掘“顿悟”的讽喻功能,具体展现小说人物如何建构充满意义和精神价值的“另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4.
杰克·伦敦的多部小说都蕴含着成长小说的元素。结合成长小说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杰克·伦敦成长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的探究,分析其二元对立的独特叙事主题,旨在说明杰克·伦敦对传统成长小说的继承与开创,以期从新的角度展开对伦敦作品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项玉宏 《江淮论坛》2014,(1):182-187
莫里森在新作《家》中第一次在第一人称内聚焦和第三人称零聚焦的二声部复调叙事中,运用了"消解"和"疏离"的叙事手法,呈现出内聚焦叙事不断挑战、质疑传统"全知全能"的零聚焦叙事的叙事现象,在现实主义写实和白描中渗透了后现代叙事理念和元小说特征,为莫里森的后续研究和未来的小说叙事探讨提供了参考性文本。同时,小说采用了非线性和场景循环的叙事结构,运用了陌生化的叙事语言,对于文本意义的阐释和解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展现了独特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6.
《朝花夕拾》的整体表达风格是大悖于所谓"文格"的——追忆童年往事却又带入时事,意在批判传统文化却又沉溺于考镜文献源流,讽喻中偏多絮语,爱憎间屡有闲趣,这种任意推展的笔墨让人隐约可见鲁迅写作过程中"童年意绪"时时压倒"成人心事"的情状,最终成就的是《朝花夕拾》更加贴近那种无所用心的有趣之童心而非急功近利的现实之感兴的文章体式。《朝花夕拾》这些直写作者兴致与趣味的笔墨,既是在追索童年可能的记忆,更是对今昔孩童顺乎天性、痛快生活的理想境界的追摹与仿效。虽不能至,修辞可达,《朝花夕拾》至少在伸展自如的文体形式上表达了鲁迅期许的儿童世界的理想样貌。  相似文献   

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经典小说《布里尔小姐》的叙事技巧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在叙事视角上表现为以第三人称有限视角为主并在第一和第三人称视点之间不断转换;在叙述方式上表现为情节完整性缺失以及时间倒错;在叙述语言上表现为交错使用自由间接话语与自由直接引语。  相似文献   

8.
9.
《阿诗玛》叙事话语的变化对民间文化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阿诗玛》整理改编的历史梳理出发,认为更多的学者只是从历史的角度切入民间文化的研究,这种研究态度形成了当今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的两大取向一是普同性倾向,漠视民间文化现象的地方性特点;一是社会进化论的线性视野,在潜意识中将民间文化看作是现代化的对立面。作者认为应关注民间的、边缘的或者地方性叙事,既是对历史和当下文化的一种实证态度,也能使不同的文化形态获得各自的生存空间,共同构建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中,苦难叙事是其最主要的一个面向。曹征路的《那儿》与楚荷的《苦楝树》,都以当代工人的苦难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但是它们的写作主题和叙事策略却有较大的不同,呈现出较为多元的倾向。面对苦难,《那儿》重在揭示底层苦难之源,以突显主人公英雄般的抗争精神;《苦楝树》则看重苦难自身,意在表现底层所遭遇的苦难程度。在提出解决苦难的办法时,《那儿》从正面引入中国"左翼精神",并在揭示主人公的精神困境中,提出了历史资源如何在当代实现的问题;《苦楝树》则从侧面追忆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氛围,在肯定彼时日常伦理的同时,为苦难叙事提供多元视角。在小说的叙事策略中,《那儿》采用限制视角叙事,并经由不可靠叙事向可靠叙事的转变,让叙事兼有了复调的意味;《苦楝树》则在全知叙事中借用人物视角,通篇采用可靠叙事的做法,使叙事充满了审美的张力。《那儿》与《苦楝树》同中有异的现象,是当代苦难叙事特征的主要反映,也是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深化探索的见证。  相似文献   

11.
雷亚平 《齐鲁学刊》2006,(4):98-100
文革时期战争题材长篇小说在构思上存在着主题先行的历史局限,这一局限导致此类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出现大面积重复和雷同。文革战争题材长篇小说的构思局限性所带来的不是文革文艺设计者所期待的振奋和昂扬的接受状态,而是一种被动、疲惫的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12.
毛新耕 《云梦学刊》2010,31(1):106-109
成长是青少年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一部成长小说的情节通常讲述主人公一段特殊的经历,主人公认识到使得这个世界、社会、周围人们以及自己产生重大变化的真理。根据埃里克森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理论,青少年时期的任务是实现身份认同,避免角色混乱。在凯伦·海瑟的《走出尘土风沙》小说中,主人公比利·乔·科尔比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与失去母亲的痛苦。在身份认同与角色混乱的斗争中,她成功地克服了身份危机,实现了身份认同,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军人来自于老百姓,又不同于老百姓。特殊使命和特殊环境造就了军人的特质。军人的特质多元并立,而打赢战争、谋略制胜、开拓创新、高效思维、生命超越等5个方面的鲜明特质最具典型性,它们也正是国防生养成军人特质的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14.
宋元人对理学文弊的批判和理学文学观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理学在德、艺关系和文、道关系上走向了重德轻艺和重道轻文的极端 ,程颐提出“作文害道”说 ,对宋元时期的诗文和文学理论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但程颐等人的主张是不符合先儒垂训的 ,于是在宋元时期 ,许多人起而批判这种文道观 ,批判由此造成的文弊。与此相伴随 ,宋元时期理学家们的文学观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 ,一方面 ,他们改变了理学宗师们提出的一些文学主张 ,如抛弃“作文害道”说而提倡“融会文理” ,抛弃“作诗妨事”说而提倡“敛情约性”以为诗 ;另一方面 ,他们对理学前辈提出的一些反文学的文学观做出了新的解说 ,我们称之为“非诗理论的诗学阐释”。由此角度 ,我们也可以审视宋元时期文学思想的变化 ,特别是与理学影响有关的文学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从<淮南子>中的"桔枳之说"为论述的起点,以桔枳之分的角度厘清了亚里士多德<诗学>情节观与现代叙事情节观的差异;从桔枳之转的关系指出了亚氏<诗学>情节观的当代转型途径;从桔枳之辩的认识总结了亚氏<诗学>情节观的当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查慎行是清代诗歌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所阐述的熟处求生与搜奇抉险理论,固然注重诗歌创作技之表现,但更重要的还是道之层面,这是一种典型的宋诗精神。正是这种宋诗精神首开清初宗宋诗派,在清初宗唐与宗宋诗风演变中的贡献与作用不容忽视。这在査慎行对唐宋诗人的相关评点中表现尤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