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邬焜和弗洛里迪两个"信息哲学"范式在评价信息科学,主张信息哲学是对传统哲学的超越,提出信息哲学是元哲学或第一哲学,强调信息哲学在建设和谐、美好世界中的作用等方面具有相容性;但在哲学基本立场、对信息本质的把握、对信息世界的刻画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它们之间又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过比较可知,信息哲学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它是对以往哲学单一实体性思维方式的变革;在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信息哲学作为信息时代的哲学形态,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邬焜信息哲学是当今全球化信息时代精神的精华。信息哲学创始人——中国信息哲学家邬焜教授将信息作为哲学的最基本范畴之一引入哲学,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系统的信息哲学的理论体系。从2009年开始,霍有光教授对邬焜所创立的信息哲学理论进行了质疑,内容涉及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进化论、信息生产论、信息价值论等信息哲学主要理论,邬焜也予以答复和回应,陆续进行了相应的反批评。站在学术的角度上,二者的论争体现了宽广的学术胸襟和智慧,倡导了一种自由讨论和相互批评的学术氛围,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信息哲学这门新兴哲学学科的发展和进步,更有助于人们认识邬焜信息哲学是哲学发展中的根本性变革,是人类信息时代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其理论特征上看,是科学性、时代性和普适性的高度统一,是信息时代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思想发展中,曾经历过“哲学时期”和实证科学的时期。在“哲学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持肯定的态度,哲学成为他们思想发展的核心,哲学原则成为他们思考现实问题的基本依据。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起来反对哲学、否定哲学,“离开哲学基地”。这一“哲学革命”的真实意义是:反对从原则出发,反对站在“哲学基地”上解决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改造的问题,主张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证科学的研究来解决对现实的认识和改造的问题。反对哲学、主张实证科学的研究并不意味着否定世界观的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新世界观,它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在“世界观”的意义上,我们今天仍然可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但要防止向旧哲学的回复。  相似文献   

4.
哲学解释学根植于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传统,深合历史主义和辩证法意识,其所具有的理论品质蕴涵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哲学解释学方法可以归纳为艺术经验法、前见间距法、视阈融合法、自我理解法、解释循环法、对话交流法.  相似文献   

5.
易承志 《云梦学刊》2010,31(2):157-158
颜佳华在一系列前期成果基础上推出的新作《行政哲学研究》,从体系建构、内容探讨和应用拓展三个层面对行政哲学进行系统、深入的阐述,对于推进行政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回顾信息概念的研究和探索历程,信息最著名的概念经历了从最初的熵和负熵的理论,到之后的差异说、形式说和状态说,从类反映说到意义和符号,再到计算信息和量子信息的学说,等等。虽然在这些理论中可以不同程度地看到客观信息的影子,但是只有中国信息哲学中的“间接存在”概念将客观信息世界予以了最清晰的揭示。早在40多年前,中国信息哲学就指出:“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后来,中国信息哲学又根据自己提出的信息形态分类理论,把“认识和实践主体对信息的主观把握和创造”也明确地纳入到关于信息本质的扩展性规定之中。近年来,中国信息哲学的最新发展,把存在、非存在,演化和时间,物质、信息和意识等纳入了信息哲学研究的统一框架,进而增加了对信息本质探讨的“物质世界与非存在世界的指向者”的新维度。由于在存在论层面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中国信息哲学提出的间接存在论学说对人类哲学作出了全方位的独创贡献。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比较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中西哲学的比较以"中国哲学"和"当代世界的哲学"的原创建构为旨归,既孕育着比较的哲学,又催生着"世界的一般哲学"或"当代世界的哲学"的原创建构。站在全球化和当代人类价值重建的历史高度,从马克思"世界的一般哲学"或"当代世界的哲学"的理论视域出发,追问中西哲学比较的目的和意义、前提和基础、标准和尺度、路径和方法,既是哲学研究的题中之意,也是中西哲学比较在当前实现突破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不管怎样说,现时代支撑政府理论的仍然是自由主义,但是当今的世界却超越了自由主义的解释力。全球化的世界不存在世界政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民族国家的政府状态与世界的丛林状态并存,赵汀阳先生在《天下体系》一书中详细阐释了他受周朝的天下制度的启发而设想出来的天下体系,这是个具有原创性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王东浩 《理论与现代化》2013,(6):F0003-F0003
南开大学任晓明教授与武汉大学桂起权教授的合著《计算机科学哲学研究——认知、计算与目的性的哲学思考》(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高屋建瓴,重点从逻辑机器哲学与人工生命理论两个角度阐释计算机科学哲学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探讨对法哲学体系的构建,并对其思维方式的特征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哲学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在应对社会危机,促进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文化哲学研究在展示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揭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方面成就颇丰,引人注目。而在运用文化哲学的研究成果来进一步拓展儒家哲学的研究方面,一直以来,学界却着力不够。朱人求先生所著《儒家文化哲学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则在这方面建树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12.
张梅  张立成 《理论界》2011,(11):96-98
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深刻地揭示了符号功能、符号活动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从符号角度揭示人与文化的本质特征,为我们的人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人是符号的动物这一论断极富时代感,正反映了当今人类信息时代的突出特点。随着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人的世界会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符号化的倾向。人越来越多地生活在自己创造的符号世界中,生活在主观现实中。  相似文献   

13.
安维复 《社会科学》2012,(4):108-113
一般以为,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哲学是两个互不搭界的研究领域,但希恩认为,这是来自于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双层误解。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包含着以科学为基础的世界观蓝图,而主流的西方科学哲学由于追求逻辑的纯洁性而遗漏了太多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作为科学哲学的伟大思想,这部著述提请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奠基于严格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人的解放理论,即科学的人论,那种沉迷于"资本实证论"的算法演绎和离开资本逻辑的生存论分析,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这对于我们复活自然辩证法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路径以及开拓科学哲学研究的中国路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王晓龙 《南方论刊》2007,42(8):52-5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异化劳动这个重要的概念,并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可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却发生了异化,显露了它的消极方面。马克思深入分析了这种现象,并揭示了共产主义将是对异化劳动的积极的扬弃,从而使人向人的本质复归。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M.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从宗教人类学、理性人类学、生物人类学对人的本质的历史阐述、基于文化人类学阐述的人的结构与人的存在的核心观点,探讨了教育的本源、教育的属性和教育的出发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是以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及其所昭示的新哲学现为中心,从一般与特殊的统一上对时代哲学作总体性回顾与展望的经典文献.应从“完全的意义”上理解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理论的内涵与价值,重视恩格斯据此提出的新哲学观.哲学是在总结、概括具体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总体性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元世界观”、“元方法论”;从“知识总汇”式的旧形态向总体性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形态转变,是人类哲学思维范式的时代变革的趋势和方向.从新哲学观的高度,从人类哲学思维范式的时代变革的视野,从“哲学一般”与“哲学特殊”的统一上去分析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在矛盾”及其“终结”问题,去评价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伟大的哲学变革,我们可以引出一些新的结论,并在现代哲学的演进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问题上获得新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18.
西方传统哲学的主流哲学观是具有严重局限性的认识论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是一种现代哲学观。传统教科书理解模式错误地以认识论哲学观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造成严重后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发展亟须超越认识论哲学观。  相似文献   

19.
谭月明 《理论界》2013,(11):98-10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基本完成两个转变之后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的本质及其异化问题.他从当时的客观经济事实出发,以劳动为切入点,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的种种表现,并指出了实现人彻底解放和发展的根本道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的理论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何更好地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理论来源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经济建设高潮迭起相对应的是中国哲学界的思潮澎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主导地位是毫无疑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