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论自然美     
一、“人类学的自然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关于自然界的两个概念,一个叫做“人化的自然界”,一个叫作“人类学的自然界”。对于“人化的自然界”,人们已经十分熟悉,而“人类学的自然界”这个概念似乎还不大为人们所注意。什么是“人类学的自然界”呢?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人类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是从自然界分化出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把思维与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概括为哲学基本问题,并提出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应当把思维反作用于存在看作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三个方面。这是因为,思维反作用于存在是思维与存在、精神对自然界之间的一种本质关系,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世界的本质特征,而如何改造世界是时代对哲学提出的客观要求。作者还分析了其它的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三个方面的概括。  相似文献   

3.
当今与人类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问题作为伦理价值问题被提出,是价值观念领域的一场革命.它是要求人类自身价值和自然界价值的统一,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界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人的主体性及其本质力量并不是来自自然性,而是其社会性。这里主要是考察人的自然性的特点。 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同一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世界发展过程中,人又是自然界的对立物,它以自然界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成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态。“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它认为,不论是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劳动工具,还是从人的类本质来看,人都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自然界只有作为属人的自然界,才能获得它的全部意义和价值。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人与自然在生存本体上的和谐统一被人为地割裂,导致了人被异化、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状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本质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完全的外化和实现。《手稿》初步确立了人和自然界和谐统一的生态自然观。  相似文献   

6.
现代西方生态学著作相当注意今天活着的人在自然界、环境状况、人同地球上生命的关系的深化和发展等方面对子孙后代所负的责任问题。国外许多学者指出,伦理学的原理和准则照例具有人类中心论的性质,并且只适用于人对其他人的直接影响。自然界并不是从道德观点来认识的:它的整个状况几乎不依赖于人类活动的性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界演化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不同的学说、学派、观点的争论。科学地研究自然界的演化,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界不仅在变化着,而且也存在着不变的东西,两者的统一就表现为自然界的演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自然演化的根源问题,我们遇到了两种理论,即决定论和非决定论。探索这两种理论,无疑对我们认识自然界演化的根源有着直接的意义。在自然界演化的决定论看来,自然界演化是由物质的内在本性决定的,其根源就存在于这些本性之中。其一是物质的自我协调,具体表现为大数假说所反映的自然的和谐。所谓大数假说,  相似文献   

8.
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代性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导致生态危机不断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受到生态学者的批判。儒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但它要解决的是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把人和自然界对立起来,而必须把人和自然界联系起来,在人与自然的不可分离的内在统一中去解决。这是儒学同人类中心主义的最根本的区别,这种解决的方式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最深刻的含义之一,就是承认自然界具有生命意义,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儒学将完成自然界的化育视为人类的神圣天职,因而追求一种"万物一体"的仁学境界。  相似文献   

9.
当今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正在转向一种多样化、复杂性、竞争、合作和发展演进的领域。在这一研究方向上,新兴的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如异军突起,“它促成了一些新的概念结构的产生,这些新的概念结构正是我们今天认识物质世界(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世界)所必需的。”①本文所要论及的哈肯的模式分析正是这种“新的概念结构”的一部分,它作为探索有机自然界复杂性的方法论,与自然界组织化有序化过程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理应与自然界同生共长,协调发展;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理应受到人们自觉的珍视和爱护;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是生态伦理的总原则,它要求人们既要认真保护自然界,又要全面建设自然界,还要精心美化自然界。  相似文献   

11.
在哲学史上,列宁第一次用明晰的语言提出了人类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梯级性问题。他在《哲学笔记》中郑重地指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1 本文试就人类对自然界本质认识的梯级性问题作初步探讨。自然界这本奇妙的大书,不仅现象是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而且它的本质也是具有  相似文献   

12.
人乃自然之骄子。人类从来就和自然有着不解之缘,无论在物质活动领域抑或精神活动领域都是如此。但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又从来不滞留子既有而总是指向将来,包蕴着日新月异的内涵。这不仅是因为自然界生生不息,更由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变动不居。普列汉诺夫正确地指出:自然界“对我们的影响是随着我们对自然界的态度的改变而改变的,而我们对自然界的态度是由我们的(即社会的)文化的发展进程所决定的”,“在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时代,人从自然界获得各种不同的印象,因为它是用各种不同的观点来观察自然界的”。  相似文献   

13.
火灾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灾难之一,在日益注重环保的今天,当火灾实发时,怎样迅速地扑灭它而又不对环境造成污染,这是世界环保人士和国际火灾协会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消防灭火剂在使用后很难在自然界中达到百分之百的降解,从而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从理论上讲,以植物性蛋白米替代动物性蛋白米作为灭火材料,不仅无毒无害,而且在使用后能在自然界中发生降解,世界上的  相似文献   

14.
一般系统论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不是一时时髦的产物,而是历史渊源和时代气息相结合的结晶。它的时代气息是现代科学的土壤,它的历史渊源则是人类几千年来历史上各种系统观的源远流长的发展。系统观在历史上是以整体观、秩序和目的论等概念出现的。在我国,朴素的整体观同世界生成问题联系在一起,这种观念认为自然界有一种统一的生成转化规律,在这种规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对象性关系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它的实践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存在论前提;它的人本维度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全面发展观、转变人的存在方式并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统一起来;它所包含的人与自然界对立统一的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对当今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说的精神对自然界谁是谁的本原。有人把这方面的问题简称为本原问题,也未尝不可。不过,稍不留意,易于把它说成是世界本原问题。哲学不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吗,这样说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事实上,在我国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教材中,就有世界本原之类的提法。有的说;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可以简称为世界本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问题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比较关注并予以探讨的一个问题。其因在于:人伦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现象不是脱离自然界而存在的;人,生存于社会之中,同时亦生存于自然界之中;入与非人的自然界有区别,但这种区别,从根本意义上说,只是自然界中的内在的区别。因此,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在探讨以宇宙为范围的普遍性问题的同时,也常常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探讨以人类生活为范围的待殊性问题。天人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人在宇宙间的地位如何?人类道德有无宇宙的意义?人类道德原则与自然界…  相似文献   

18.
自然的价值与环境伦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当代社会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伴随着诸如自然界是否有价值,人应如何对待自然等一系列问题,环境伦理学也应运而生,它要求人们从道德的意义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问题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性和因果性的活动过程与认识结果的统一。如果科学是以概念、定律和原理的形式表述出来的,则是显科学;如果它尚处在探索的实践过程之中,则是潜科学。潜科学是富有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它并非消极等待自然界“显露”其自身的奥秘,而悬积极地去探索它的规律性和因果性。  相似文献   

20.
作者沃尔科夫(历史学博士、教授)在这本著作中研究了以下问题:以前形成的世界发展的模式是否已经发生变化;我们是否充分考虑到自然发展过程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联系的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表明,导致破坏自然界的社会发展不能认为是进步;我们是否狭隘地理解社会进步,因为几乎完全把它归结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