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自我效能感:辅导员职业化的心理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辅导员职业自我效能感是辅导员对自已是否具备从事辅导员职业的能力,以及能否利用掌握的技能很、好完成本职工作的自信程度。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辅导员职业自我效能感:辅导员个人因素与组织管理因素。辅导员职业自我效能感将影响辅导员的专业承诺、内在工作动机、职业决策、工作绩效、身心健康等,进而影响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可通过明确职责及降低强度、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合作交流榜样示范、合理宣泄加强疏导四个途径提升辅导员职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与职业价值观培育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两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辅导员培育正确科学的职业价值观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维护高校和谐稳定。针对辅导员职业价值观存在学科支撑不足、职业认同匮乏、职业成长受阻、保障机制弱化的问题,提出以理论学习、示范引领、科学研究、政策落地四个着力点来加强对高校辅导员职业价值观的有效培育和践行落实。  相似文献   

3.
技工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中级技术工人为教育目标的中等职业培训机构的专门学校,担任着职业技能开发的重要载体,必须大力推进职业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做到确立德育为首的职业素质教育观,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创设职业素质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工人才。  相似文献   

4.
曾海艳 《学术论坛》2012,35(5):200-203
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对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必然要求。学生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内涵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可以通过增强媒介意识、提高媒介能力和加强培训力度提升辅导员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5.
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颁布明确了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着理论和现实的困境。通过引入职业能力发展理论,研究职业发展、职业能力发展以及高效辅导员职业发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现阶段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存在的四点共性困难,并从工作评价、能力评价、专业组织、职业角色、职业理想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以及实现高效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师德缺失现状及其解决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工干部队伍是为学生服务的生力军,是学校学生工作建设的窗1:7,是维护校园稳定,建立师生沟通渠道的前沿阵地。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重要责任。因此,增强辅导员的服务意识、管理能力,提高辅导员的师德和职业素养能力,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7.
校企文化互动对学生职业素质提升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校企文化互动的主要路径是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学校文化的不同层面,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相似文献   

8.
学生发展辅导课是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激发学生潜能为手段,以辅导员为授课主体的分层次、多维度、系统化课程。发展辅导课视域下,辅导员提升教学能力有利于提升辅导员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工作感染性和吸引力,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有利于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打造立体式育人结构。学校着力构建辅导员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全面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就是要使高校辅导员从一普通职业,根据一定的专业特点和标准,不断提高从业能力,争取专业地位,最终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的过程。高校辅导员从职业化向专业化转变,其路径选择主要从制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职业标准体系、强化专业伦理道德建设、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体系、建立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与辅导员资格认证制度等九方面作为主要着眼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连接主义作为网络信息时代全新的学习理论,为高校辅导员素养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连接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培育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学习理念,创建多维动态的辅导员学习网络,提高辅导员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建立即时、联动的信息鉴别与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等途径,构建一个创新的、多维的高校辅导员学习体系,进而更有效地提升整个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辅导员从单一的"政治引路人"角色转变为集教育、管理、服务等一体的多重角色,同时被赋予的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以及现实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辅导员这一特殊群体必将面临比一般专业教师更多的职业困境。高校辅导员威信弱化的趋势逐渐显现,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内在抗拒的因素外,高校权威主义与社会性贬损、辅导员职业认同迷失,辅导员自身素质提高与自我价值超越的局限性等职业困境与角色冲突是造成高校辅导员威信弱化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与个人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职业承诺的内涵出发指出高学历条件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承诺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分析高学历辅导员职业承诺水平低下的原因,并从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角度对提高高学历辅导员的职业承诺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长效稳定发展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班级管理是学校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当前高校班级依然存在着缺少民主管理氛围、辅导员认识不到位以及学生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考虑到班级民主管理对于提升学生管理能力、保障辅导员合理履行工作职能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当前高校民主管理可以通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民主管理意识、搭建民主管理的平台并通过建章立制保障民主管理活动来加以完善,切实提高高校班级民主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增加学生参加实践锻炼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被认为是高强度、高压力职业,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去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于增强高校教育能力、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促进辅导员身心健康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导致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了解并把握好网络,做到为当代大学生教育服务是该课题的核心目的。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工作年限和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的差异,辅导员应该定位清晰,在把握各个阶段特点的同时做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能力的"三级跳",提升服务学生、引导学生的综合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去引导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7.
苗耀辉  姚奎栋  史丹 《理论界》2013,(5):200-202
辅导员职业价值观不仅决定辅导员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还影响着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及工作绩效。部分高校辅导员存在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和职业价值认同感低等问题,应通过开展辅导员职业价值观教育、完善辅导员职业行为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促进辅导员职业价值观的自我生成等方式引导辅导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李志强  黄小欧  马艳彬 《南方论刊》2022,(10):100-101+112
新时代要求高校辅导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然而,当前仍然存在辅导员队伍育人能力需要提升、辅导员师风建设需要加强、协调育人机制需要完善等问题。可从党对高校的领导、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育人能力培养等方面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伦理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职业声誉、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从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定位及其工作职责方面考虑,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理论来源有关怀伦理、正义伦理、德行伦理等,构建原则有尊重学生人身自由、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行为让他人受益、每件事保持公正、坦诚面对每位学生等。可以从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辅导员对学校的责任、辅导员对社会的责任等四个维度构建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趋势下,迫切需要分析高校专业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作者概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层次,总结了其开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兼职辅导员工作中,存在胜任力与职业能力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一面,兼职辅导员既有优势,也存在劣势。针对兼职辅导员工作,有针对性的提出与时俱进,注重科研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素质,构建兼职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建立兼职辅导员教育培训体系,推行奖惩体制几点建设兼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