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受大海     
生在北方,长在北方,可我从小热爱大海,向往大海。岁月悠悠,人世沧桑,但在我的心目中,大海美丽神秘一如往昔。大海成了我记忆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我爱唱《大海》;我爱听《大海交响素描》;我爱读《老人与海》;我爱欣赏《风暴之海》…… 大海──多么迷人的字眼,多么诱人的地方。我难以忘怀第一次看到大海时的情景:一个奇异的魔幻般的世界。15岁那年,到达青岛后的第一天傍晚,我独自踏着落日的余辉在海边散步。海岸十分宽阔,从岸边到水边,我走了长长的一段路,想不到那样长。渐渐地,我看到一片潮湿的沙土在太阳的余辉下…  相似文献   

2.
情系京岛     
郭成 《金色年华》2013,(4):76-77
没见过大海之前,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高尔基的那篇《海燕》中的大海。想到大海,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闪过那句“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大海给我的感觉是苍茫、无情,甚至心悸的恐惧。然而大三那年,当我第一次真正看到大海时,不但让我彻底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还对大海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迷恋。  相似文献   

3.
孟宪丛 《老年世界》2013,(24):29-29
过了大年头一天,连成哥哥来拜年,一进门,把腰弯,左手拉,右手把你搀,咱兄妹相交拜的个什么年? …… 在饭馆里,我一边吃饭,一边听着这高亢的二人台《打连成》。听着听着,忽然强烈而清晰地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相似文献   

4.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一艘轮船不幸失事。大副带着幸存的9名水手跳上了救生艇,在海面上漫无目标地漂流。1O天过去了,大家依然看不到一丝获救的希望。大副守护着仅存的半壶水,不许那9个人碰它一下——有水就有活下去的希冀,没有了水,大家就再也难以撑下去了。  相似文献   

5.
斐济探奇     
前不久,笔者受命前往斐济执行援外任务。从香港机场起飞,整整飞行了9个多小时才到达斐济上空,透过舷窗俯瞰,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宛如一只只彩蝶漂浮在湛蓝的海面上,享受着阳光的淋浴,大海的爱抚。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海     
有一位内地的朋友在网上告诉我,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亲身到海边看一看大海,听一听海浪的声音。可是因为她的脚有残疾,这个梦想一直未能实现。当我告诉她,我居住的地方以前站在村头就能眺望到大海时,她无比羡慕地问道:“你是喜欢海的平静,还是澎湃呢?”我回答说:“我喜欢海的宽厚。”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生活在海边。海在我的内心里,早已荡涤出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宽厚”。这一心灵的诠释,应该源于我的父亲吧。  相似文献   

7.
绿城夜景     
企鹅在大海里觅食后,返回陆地时,需要以一个冰窟为出口往外跳跃。为了登陆成功,企鹅在起跳前,一般先要猛扎入大海三米多深,然后借助海水的浮力从冰窟里一跃而起,爬上冰面。在企鹅的团队里,领头的企鹅担负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它不仅要对“出口”有准确的判断力,还要有冲锋在前的勇气。  相似文献   

8.
投入海的怀抱 陈涛出生于1970年1月,生长在美丽的新疆.美丽丰饶的家乡给予了他艺术灵感,陈涛从小便喜欢用画笔记录山水、风土人情.大学时,他顺理成章地读了油画专业. 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是在大二的暑假,陈涛与同学结伴到海边玩耍.那是他第一次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海浪热烈地翻滚着,他的心也前所未有地澎湃汹涌.从此,陈涛对大海有了一种美好的向往.  相似文献   

9.
洪梅  春灵 《老人世界》2010,(5):28-29
站在福建厦门的海堤上,北望侨乡同安县集美镇,在背靠丛山、面向大海的腹地里,有一幢幢红瓦白墙的楼房建筑群,那就是闻名海内外的集美学村,数以千计的闽南华侨子弟,在这里享受着免费就读的学习生活。学村西首离大海不远还有一座建筑,飞檐画栋,绿瓦粉墙,那就是“归来堂”,是党和国家按照已故华侨实业家陈嘉庚先生的生前遗愿建造的。它象征着一个目光炯炯、意志刚强的老人,兀立在大海之滨,盼望着海外侨胞归来。  相似文献   

10.
闪光的戒指     
我的额头长了块灰色的记,听人说用金子擦擦就能去掉。在我们顾庄,只有在县城当工人的天增家有金戒指,母亲就拉着我的手去求天增的媳妇李婶。 李婶将戒指从手指上捋下来,母亲小心翼翼地接过,用戒指在我的记上不停地擦着,嘴里还哼唱着:“金子金子擦擦,灰记灰记搬家。”  相似文献   

11.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劈劈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相似文献   

12.
纪卓如 《当代老年》2006,(11):40-41
我今年78岁了,从1949年开始当广播记者,干了一辈子广播,也听了一辈子广播,听广播已经成了习惯。那天,听到湖北电台的“老年天地”节目播送的“老顽童”专题。我一听,心里就乐了,不由自主地笑了。老顽童,这不是在说我吗?我性格开朗,豁达乐观,心宽体胖,我也是个老顽童啊!  相似文献   

13.
茶杯里的爱情马朝虎与小桃第一次单独相见,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其实这样的场面是我们盼望已久的,但当她穿着那年流行的裙装羞羞涩涩快快乐乐地走进我的小阁楼时,两个人都有一些不知所措。为了掩饰尴尬我就给她倒了一杯白开水,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让她喝水的话。她听后莞...  相似文献   

14.
投名师,琴路颠簸 黄莺出生在江南小城镇江市。镇江有许多关于美女的爱情故事。小乔嫁周郎、白娘子爱许仙,都发生在镇江。当黄莺还刚刚能听懂这两个故事的时候,便练上了手风琴。 曾经在上海市少年宫合唱团学过声乐的母亲姜玲鸣听着女儿的琴声有点陶醉,她自感女儿的乐感不错,对曲子的理解也“上路子”。碰到丈夫的战友登门,她便颇带点炫耀地叫小黄莺“拉一首给叔叔听”。有一次,战友叔叔提醒:“这么漂亮的洋娃娃,背这么笨的一架手风琴太遭罪了,更何况,这乐器也难登大雅之堂。” 一句话提醒了姜玲鸣:孩子既然有这样的天赋,干吗不…  相似文献   

15.
湖南张婉丽、丁召书;上海乔俊;广西吴鸿村;浙江沈林森;内蒙古石奕等诸位诗友:最近,读了诗人卢卫平先生的一首诗《大海》,很有点感触。现抄录如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大海作者卢卫平我见到大海前大海就蓝着我见到大海后大海也蓝着我住在大海边大海一直蓝着我死后大海还会蓝着  相似文献   

16.
1.一钱莫救有个人,吝啬得很.一次出门赶上下暴雨,河水猛涨,他舍不得花船钱,便拼着命去水过河。不料到河中央,被急流冲倒了,一直冲出半里多地。儿子知道后,赶忙跑来找船搭救。船夫要一钱银子,儿子只给五分,两人讨价还价,半天也没定下来。他父亲眼看就要淹死了,临死前,回过头来喊他儿子说:“儿呀!儿呀!你千方要听父亲的话,五分便救,一钱就不救!”2.不请客有个吕田人,从来不清g。有一次,邻居后他家的地方设宴请g.有人着见了,问他家仆人说:“你主人多天清g?”仆人吓了一声说:“要我家主人运g,得着到下羊子!”王人听…  相似文献   

17.
安宁 《炎黄世界》2011,(3):72-73
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她四处朝人炫耀,说:“我们家依依终于可以去外企,做白领挣高薪了。”亲朋好友们听了皆羡慕,说:“是啊,你的后半生,总算有了依靠。”她眯眼笑听着,脸上的骄傲,像敷了劣质的粉,被那恣意的笑一震,扑扑地,全都掉落下来。  相似文献   

18.
1.不善方辞甲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有次他邀请了8位客人吃饭,约定的时间已过,只来了6个人,等了老半天,那2位还是不来,甲等得不耐烦地说:“该来的为什么还不来?”6位客人中两位听得不对劲,相互耳语,“如此说法,应是不该来的都来了,那我们走吧!”于是他们两个人便起身走了.甲眼看着走了两位,急得向另4位说:“你们看,不该走的劫走了。”那4位客人中,有两位听了也不舒服,彼此商量着:“照他这样讲,就是该走的不走,我俩也走吧.”甲一看只剩下最后两位客人,急得大声叫道:“我又不是说你们俩。”那最后两位客人一听,很不高…  相似文献   

19.
圆子 《现代妇女》2010,(1):58-58
就像刚刚进入大学时.一位师兄在迎新聚餐上,叼着香烟.深沉地说:“我们已经老了.世界现在是你们的了。”当时他也不过才20出头.明明长着一张娃娃脸却非要装沧桑。到后来.这样的话听的越来越多,身边的年轻人,有80%以上都说自己老了;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朋友怀了二胎,再过几个月便要生产,她想着到时候请婆婆来帮着照顾几个月,可又生怕婆婆长住城里会有各种不习惯.她问我,怎么样才能让婆婆安心地长住下来呢? 我听着一笑,随后便很爽快地回答她:这个简单,只要把婆婆不会的全教给她就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