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柳宗元的自然山水亭记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诸如园亭建设的前提是自然审美,园亭建设要有主题,要遵循“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的美学原则,要创造不同的情调风格以及强调旅游休闲的积极作用等,对我们今天发展旅游事业、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均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值得认真研究并吸收应用。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其诗歌有其鲜明特点即禅悦思想,表现为明心见性的智慧心境,忧中有乐的生活意趣及忧愤难忘的心绪纠结.这与中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特征相符,同时也与诗人自幼崇佛,谪贬永州后精研佛法有关.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心境也决定了其创作中的禅悦风格.禅悦思想影响和决定了诗人的诗歌创作与艺术实现.  相似文献   

3.
试论佛教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的各种典籍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本文对之进行了较详细的梳理,从中归纳出佛教美学中的四个突出特点,即一、美是幻影;二、美是体验的;三、虚构与夸饰;四、推崇完美。文章对它们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说。  相似文献   

4.
5.
朱智明 《理论界》2008,(5):148-149
柳宗元是唐代散文大家、优秀大诗人,是一位落魄的政治改革家。本文研究他的精神境界,就是要从其杰出的创作中,探索继承优秀文化遗产、优秀文化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使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更好地融入复兴民族的祖国现代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6.
邓以蛰对书法意境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美学思想。邓以蛰对书法意境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就“意境”的构成而言,邓以蛰认为有“形”、“意”两个基本因素;其次,结合书法意境的基本构成,邓以蛰就书法意境美的生成问题,紧紧抓住书法形象抽象性的特点进行了深刻、系统的阐发。邓以蛰的书法美学思想及其史论结合的研究方式,是中国美学史乃至学术史上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期的各门艺术中以音乐最为发达,当时诗、乐、舞三位一体,又往往以“乐”来特指这种综合艺术,因而先秦的“乐”具有文艺总称的性质。当然在这种文艺总称中显然是以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为主的。先秦诸子百家中几乎没有一个不论及乐的,尤其是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更为热衷于论乐,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儒家音乐美学观,最后以《乐记》这一理论专著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理论发展的雏形和框架。孔子音乐美学观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理论思想发展的基础和根源,亦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和实质。孔子的音乐美学观不是对音乐的具体创作理论的阐述,而是对音乐的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改革家。他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他的著作中,既有大量论述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文章,也有不少尊崇佛教的文章,这说明他的世界观是非常矛盾的。那么它的基本倾向是什么呢?怎样正确对待这个矛盾?在侯外庐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中,根本未提柳宗元尊佛  相似文献   

9.
10.
王森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集多重身份于一身。他在新文化运动中支持和发扬陈师曾的文人画论,为文人画正名,并身体力行,在绘画创作方面形成独特的美学风格。他的画作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文人画,是记录时代的活化石。本文着重论述他在文人画方面的贡献,探究他绘画作品的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从而总结出他的文人画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康德美学是古典美学通向现代美学的一座桥梁。本文从康德的二元论先验唯心主义美学 ,“审美不涉利害”命题 ,康德的审美中介论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对蔡元培美学、美育思想的影响 ,并进一步阐述了蔡元培关于现代美学教育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正> 杨朔作为一位有成就的散文家,他的散文美学思想是值得重视的。剖析一下杨朔的散文美学思想,可以加深对他的散文风格和艺术特色的了解。杨朔在他的散文名作《茶花赋》中,对灿烂若火焰的云南茶花给以传神的描绘和热情的赞颂,同时作了深刻的美学思考和概括,说:“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这句话不妨看作他长期审美经验的总结,是他整个散文美学思想的一块基石。他曾对友人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亦是诗意的源泉。我们时代的生活本身是美的,所以作品就只该给人美的享受。”①他明确宣称美存在于生活,诗意来源于生活,而我  相似文献   

13.
从柳宗元与张志和的渔父诗看儒道美学思想的异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克斌 《船山学刊》2007,(2):138-141
《江雪》在艺术上重法度、浓酽,运用“为情造境”之法,“造”出了“有我之境”,表达了诗人的崇高体验;而《渔歌子》则重神韵,淡雅,诗人“缘情写境”,“写”出了“无我之境”,折射出诗人的归依体验。这正是儒家重善、道家重真的美学思想的异趣所致。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学术研究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的柳宗元,以其辉煌的学术成果昭示世人。深入地梳理和研究他的学术研究思想,不但可以有助于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柳宗元的历史地位,而且对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学术研究的传统,推动当前学术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国正统治观念的形成,是从荀子开始确定的。他强调了圣人的地位:“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①这就给后来的学术研究的“原道、征圣、宗经”②奠定了基础。柳宗元受此传统的影响是很深的。他在许多场合,在与…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是我国中唐时期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元气”唯物论哲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尽管他一生没有做过专职教师,但在二十多年的从政生涯中,坚持社会教育工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改革和发展,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其中不乏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一代宗师柳宗元的民生思想,可谓是在我国漫长的思想长河之中是一朵鲜艳的奇葩,至今仍熠熠生辉,对其深刻发掘与弘扬将会为当前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启迪。柳宗元的民生思想最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尚民为先、仁民爱物、清廉勤政。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从满足“生人之意”出发,主张“任人唯贤”,并针对官吏为盗的现象,要求“齐其法制”,“条其纲纪”,以法治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官为民役”观点,比孟子、贾谊的民本思想大大前进了一步,达到了我国封建时代吏治、民本思想的高峰。但也有其局限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唐代大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不仅在文学、思想方面有突出贡献 ,而且在旅游方面有其独树一帜的思想理念 ,在论题上提出了旅游与政治相通 ,与社会相通 ;在山水审美上提出“视其细 ,知其大也” ,景微情深 ;在旅游景观设计上提出奥旷相宜的布局观 ;在写作游记方面则是树记启来者  相似文献   

19.
黄钊 《船山学刊》1995,(2):126-136
柳宗元不仅是我国中唐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也是卓越的政治思想家。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至今仍然闪烁着政治家的智慧光芒。 柳宗元(773~819)生活的时代,正是唐帝国由鼎盛开始滑向衰崩之际。当时,安史之乱平定不久,黄巢起义即将爆发,社会矛盾极其尖锐,集中表现在: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土地集中、赋锐苛重、民不聊生、中央集权大大削弱。面对这种政治局面,当时的有识之士主张革新除弊、重振朝纲。永贞元年(805),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革新派在唐顺宗李诵的支持下,实行政治革新,其主要内容为:罢免贪官、选用贤才、废除宫市、停进“羡余”、释放宫女、平反冤案、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山西远城县人,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在中唐的政坛、文坛上扮演过重要角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21岁考中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入仕后以其渊博的学识和过人的才华深受关注。他热衷于政治改革,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更是积极参预朝政,推行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措施,成为永贞革新的骨干人物。革新失败后他被贬为永州司马,度过了十年谪居生活,后又远谪柳州刺史,四年后辞世。前期出于政治革新的需要,他对朝政尤其是用人制度进行了诸多探究、考察、提出了不少有现实针对性的真知灼见,如永贞革新的内容之一,就是惩办贪官污史、推行“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后期由于个人沦落不遇,更是对朝庭贤愚倒置的用人弊端指斥激烈,郁懑不平,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进步的用人思想,成为其社会政治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它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启发意义,值得我们加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