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改革开放以来,库区移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新的“弱者”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本文立足体制转换时期这一客观背景,运用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对库区移民进行了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克了库区移民的生活状况,探讨了对库区移民进行社会支持的可行性对策,具有根强的现实指导价值。本文系国家“九五”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3.
4.
张胜军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93-95
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农村贫困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我国的反贫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继续坚持正确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建立政府、社会和市场相结合的反贫困机制,通过加大扶贫力度,加强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等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持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5.
6.
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贵州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从1986年贵州省就开始了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贵州仍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如何应对新的形势,切实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长远发展,是贵州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分析了贵州农村贫困现状,及当前贵州农村扶贫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贵州农村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2):19-27
世界日益追求包容性发展,中国则再次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为了增强脱贫效果,必须进一步完善贫困治理路径。贫困成因多源性、类型差异性决定了政策诉求的多样性。金融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媒介,为更好地响应多元化政策诉求,需要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发展包容性金融,不仅有助于贫困分类治理,还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部门的协同治理功用。这样,既有利于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多元化帮扶方式激发受助者的积极性、责任感,又能规避无偿给付型扶贫助困方式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等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创新,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切实推进放管服综合改革,加快包容性金融发展,进而为贫困分类协同治理创造更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儿童贫困具有二维多元内涵,包括经济贫困和服务贫困,与成年人贫困和家庭贫困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儿童贫困治理不同于儿童福利工作,应以实现儿童权利、彰显公平正义、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基本价值诉求。通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依托家庭,克服儿童在物质、教育、医疗、照顾、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匮乏,改善贫困儿童经济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建立儿童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的同时,一些脆弱群体成为新生贫困的高发群体.在农村,新生贫困主要发生在因矿产资源开发和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而失地的农民群体中.本文在能力贫困的视角下,对贵州盘县失地农民的调查表明:基本生存能力、维权能力和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的匮乏是导致失地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解决该问题需重视可持续生计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包括增加失地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实施家庭理财和生计培训计划]和提高补偿标准、增加补偿透明度等. 相似文献
10.
龙先琼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3):114-118
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为切入点, 分析了湘西贫困文化的表现及其致贫原因, 提出扶贫开发中要推动贫困文化转型、培育新型文化、重塑主体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城市贫困问题实质上是在立法上对社会有限资源分配失衡和在司法上长期不作为的结果。本文以政府职能为视角提出,建构反城市贫困的法律体系和通过司法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路径所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延边地区积极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延边地区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一要更新观念,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二要继续组织开展科教扶贫,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三要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四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扶贫;五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13.
14.
仇凤仙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40-44
在农村社会中,在以人口年龄结构差异为自变量而引致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农村老年人在资本要素方面的弱势地位使其近乎凝固于乡村社会的边缘化位置.且在当前形势下,该群体的边缘化而引致的贫困深度和范围均呈现扩大化趋势.本文基于排斥视角对于我国农村老年贫困问题与社会排斥的向度和力度相关性进行分析,对解决农村老年贫困的动力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贫困是我国2020年后贫困治理的主战场。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地方政府探索相对贫困治理的案例和数据,发现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具有经济结构性、政策负外部性、社会权利性、社会时间性和社会心理性等五个维度。相对贫困的相对性、多维性、脆弱性、动态性、发展性、长期性、特殊群体性、强区域性,要求国家建构新的贫困治理体系。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治理,应着力构建益贫式经济增长体系、综合性扶贫政策体系、包容性社会发展体系、多元化贫困治理体系、理性化心理认知体系,针对性地破除相对贫困的多维相对性,使相对贫困治理走上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17.
张传洲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20,(2):112-119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全球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将长期存在,如何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全面审视相对贫困的内涵和测度,从制度、资本和文化等方面讨论相对贫困的影响因素,从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解决相对贫困的关键环节,提出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强教育体制改革,以此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制度保障、基础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道德贫困问题是指大学生面对社会现实与内化于自身的道德标准发生冲突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大学生道德贫困的产生既是多元文化碰撞所导致的道德信仰选择的多样性与教育引导不足的双重效应的结果,又是大学生道德思维深度与广度不足的表现。因此要改善大学生道德贫困状况,就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开展实践服务活动等。 相似文献
19.
叶普万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1):68-72
与对贫困的物质关怀向人文关怀转化相适应 ,世界反贫困战略也经历了从单纯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向人力资本的投入倾斜 ,再过渡到向范围更广的反人文贫困的轨迹转化 ,对贫困的阐释就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