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共江西省委讲师团团长刘学经所谓“井冈山精神”,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是井冈山精神的本质所在。它解决的是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模式问题。这是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距今已经80周年。五四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历史转折点,也是青年时代的周恩来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重要转折点。五四运动推动了周恩来走上坚信共产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共产党,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革命道路。一、五四运动前周恩来赴日留学,初识马列,是其思想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的伟大起点。青年时期的周恩来面对辛亥革命失败后内忧外患交加、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他和其他先进的中国人一样,为了使国家复兴,不惜艰苦…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过伟大贡献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全国各地掀起了一个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热潮,相继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和纪念文章。在众多的研究著作中,孟庆仁、刘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史学界有同志发表文章,对蔡和森在大革命危急关头提出的两湖议案作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议案是"挽救革命失败的正确战略决策",是"解决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战略设想".对周恩来等人的东征讨蒋建议作了全然否定的评价,认为"四·一二"政变后,主张东征的同志"没有以我为主的思想,不知道依靠和发展人民自己的力量",因而这一主张"不可能挽救革命".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颇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同志在他伟大的革命一生中,为中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周恩来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为建立和发展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开辟了崭新的道路。本文仪就周恩来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形成发展、实践及成就,略述管见。一、周恩来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周恩来民族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周恩来专论民族理论、民族问题的文稿,公开发表的约三十余篇,其中有许多是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论述。周恩来最早接触马列主义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6.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是周恩来同志为专门论述抗日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撰写的理论著作。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党杰出的领袖之一周恩来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他早期从事我党军事领导工作时,就是革命军队政治工作最早的领导者和论述者。周恩来同志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这篇文章里提出:只有建立和加强革命的政治工作,才能改造抗战军队,完成抗日任务。这不仅是对我党大革命时期和红军时期领导军队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周恩来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生动记录。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也是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先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也是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先驱刘焱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奋斗经验的宝贵结晶。在开辟这一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作出了贡献。毛泽东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巨大贡献已是人...  相似文献   

8.
孟庆仁 《东岳论丛》2000,21(1):14-18
周恩来不仅是最早探索而且是最早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中共中央主要的负责人。周恩来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大体上经过了三个时期 :从大革命后期到中共六大是第一个时期 ,六大以后到 1 92 9年 9月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是第二个时期 ,再到六届三中全会是第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内 ,周恩来对党的队伍的恢复和发展 ,对于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壮大 ,对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 ,都起了主要的作用。在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 ,周恩来做出了仅次于毛泽东的贡献 ;而在全党实现工作中心从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中 ,周恩来则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最亲密的战友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前后,他经历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转变。今天,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缅怀周恩来同志这一时期思想发展的光辉厉程,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象周恩来同志那样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对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同志根据马列主义原理和我国实际情况,对我们党的各方面工作都有重要的论述,关于统一战线问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周恩来同志是我党最早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杰出领导者之一,他在这方面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统一战线,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个重大法宝之一,也是党内路线斗争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正确认识和正确开展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不但很早就认识到军队对于革命的重要性,从事革命军队的创建工作,而且长期领导革命军队,达数十年之久,善于治军,对革命武装部队的建设,特别是对部队政治工作的建设,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他戎马倥偬,山关征战,运筹帷幄,决胜沙场,为人民革命事业立下了伟大的功绩。他  相似文献   

12.
在敬爱的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来自全省各地理论界、教育界的同志们在这里举行周恩来生平和思想座谈会,缅怀周恩来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和品质,从而激励和鼓舞我们更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周恩来同志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期党员之一。从1927年起,他就是党中央的核心领导成…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与其他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周恩来同志也曾经历了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历史过程。学习和研究他早期的思想发展及其革命活动,对于学习他崇高的革命精神,激励我们为完成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伟大历史时期,李大创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五四运动中杰出的群众领袖,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拓荒者,对五四时期出现的大批进步社团给予了热情关怀和积极支持,对引导一代青年走上正确的革命道路,作出了伟大贡献。对新民学会的关心和影响,就是突出的一例。新民学会从1918年4月成立,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停止其活动,在学会存在和开展活动的这段时间,正是马克思主义运动在中国蓬勃兴起,中国共产党酝酿建党的准备时期,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伟大历史…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同志的《论统一战线》一文,总结了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丰富了我党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周恩来同志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作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统一战线》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从历史经验检讨中得出全面的认识。这也是周恩来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得出来的一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受中国人民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以及其他领导同志一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以后,他们继续领导我党、我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进  相似文献   

17.
浅论周恩来统一战线思想的特点苏登科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周恩来同志为建立、巩固和发展党所领导的统一战线作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今天,深入学习、研究周恩来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对做好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增强中...  相似文献   

18.
论安源与秋收起义□肖南春肖益萍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的亲自发动和领导下,湘赣边界爆发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和作用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的伟大进军,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正如罗荣桓所总结的:“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同志不仅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实践家,也是当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峥嵘岁月里,他和毛泽东同志以及党的其他领袖们一起,发动、组织、领导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起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推进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工作。对发展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战略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包括了各方面的内容,其中创立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统一战线理论,并娴熟地运用这一理论指导、驾驭和推进中国革命以及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是毛泽东为中国人民建树的巨大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