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莉 《职业时空》2012,(6):145+148
从职业性质、劳动强度、读者、管理制度、馆员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职业倦怠的途径,包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激活馆员的生存意识;营造健康向上的图书馆文化;发挥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成因职业倦怠是指人们在长期从事某一工作过程中,由于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和热情,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产生压抑、苦闷等情绪,以至于身心疲惫不堪,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下降。图书馆的许多岗位需要馆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从事单调的甚至是枯燥乏味的重复劳动,致使部分馆员失  相似文献   

3.
王敏 《职业时空》2010,6(5):22-23
市县级图书馆正处在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并存发展至最终融合的转型时期,要求图书馆员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针对目前市县级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新的信息环境下的长效激励机制,以克服馆员的职业倦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得到创新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关注热点。而警察日常工作中听面临的高负荷、高压力、高应激性,使警察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群体之一。已有相关的研究表明我国警察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严重。职业倦怠不仅直接影响警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档案馆以及档案馆学科的发展,不仅仅依靠新技术的运用,更要依靠档案馆员的成长和壮大,80 后馆员作为信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已成为推动档案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帮助他们克服职业倦怠的影响,更加热爱档案馆,并全心投身档案馆事业,才能更好的服务读者,引领档案馆行业向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6.
青年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分析国内外关于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三个观点:一、职业倦怠是人们在工作领域反应环境综合压力的一种方式。它的初始表现延续人类的进化机能,具有选择性适应意义。二、青年个体长期陷于职业倦怠,则有病态之虞。病态职业倦怠不仅危及青年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且影响团体工作效能。三、缓解青年职业倦怠,企业的努力是必要的,但关键在于个体努力消弭价值认知上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梁伟玲 《职业》2013,(29):38-39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中职教师因职业压力引发的职业倦怠渐呈蔓延态势。职业倦怠不仅严重影响中职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教师的工作信心和热情,也将引发教学质量下降,最终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有效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必将会对整个职教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感产生的根源,提出了有效缓解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心理调适方法及其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职业倦怠是人们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之中由于受环境、情感等内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身心不适、心理衰竭、情感封闭和亚健康状态。有研究表明,职业倦怠现象特别容易发生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由于护士是一种典型的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所以护士一直是职业倦怠研究中重点关注的职业人群之一。目前针对护士职业倦怠问题以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居多,应对策略的研究很少。  相似文献   

9.
安佰伟 《现代交际》2013,(12):110-110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以质量为核心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承担着为学校教育、科研服务的重要职责,而民办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和能力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时期,如何提高民办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和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本文阐述民办高校图书馆存在的目的,分析民办高校图书馆及馆员现状,提出新时期提高民办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和能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总理说“新社会的文史研究馆馆员,是当代翰林”。黄家三代四人,都是来自台湾的新中国的“文史研究馆馆员”,黄正襄与他父亲黄彦威是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他哥哥黄畲和侄子黄均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如果加上他叔叔黄彦鸿是清末翰林,黄家则是一家三代有五人是“翰林”了!真是一宗闻所未闻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1.
刘江霞  杨勇 《职业时空》2009,5(6):63-64
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工作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升职机会等工作特点和报酬相对较低、社会地位不高等环境因素,造成编辑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编辑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为职业倦怠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姚耀 《职业》2015,(21)
本文针对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用教学相长的办法,帮助青年教师研究好专业教学,树立起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开发自身潜能,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从而解决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流通部作为图书馆的窗口和第一线,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这就需要馆员既要掌握扎实的业务技能,又要掌握一定的沟通艺术,从而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工作。文中通过对图书馆馆员与读者的沟通障碍分析,探讨了馆员与读者沟通艺术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4.
警察长期处于“三高”工作环境下身心俱疲,不能有效解决工作压力,从而形成职业倦怠。它主要表现在生理耗损、情感衰竭、认知偏差和人格解体四个方面。本文作者从工作、个人和社会支持三个方面分析了职业倦怠的原因并阐述了警察职业倦怠的影响,最后时警察职业倦怠的预防和干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社会要求校园图书馆馆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然而当前校园图书馆馆员队伍还面临着诸如队伍结构,能力素质、职业道德、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问题。为此,要努力加强图书馆馆员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知识技能素质、学术科研素质等方面的素质内涵建设,同时要通过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转变观念,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引入竞争,完善激励机制等路径推进馆员队伍素质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直接影响我国高校的有序发展。笔者通过研读国内外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相关文献,通过总结与分析,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入手,探讨该群体职业倦怠的原因,并与高校工作实际相结合,提出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因此本文以南昌市的幼儿教师为被试,引用学者的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南昌市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和原因,从中得出能有效缓解南昌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有力措施,从而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园园长科学规范管理幼儿教师提供咨询建议.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职业倦怠根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衰竭”、“职业桔竭”。“职业倦怠”一词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在1974年提出,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心理状态。据中国人力资源网组织的“中国‘职业倦怠指数’调查”表明.有70%以上的被调查者处于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状态。嘶究表明:从职业类别来看,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高校学生辅导员作为教师中一支特殊的队伍.因其特殊的职业要求、巨大的社会责任以及较高的公众期盼,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的现象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本文从辅导员工作特性本身出发。初步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工作特性导致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对如何干预、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图书馆女职工职业倦怠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并从社会、个人、组织等层面探讨了解决图书馆女职工职业倦怠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也称“工作倦怠”.伴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中小学校长职业倦怠问题已经突显出来.通过分析职业倦怠的现状和产生原因,积极思考消除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能为提高中小学教育管理水平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