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负者。不同特色的文化现象必然会使负载它的语言受到影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也必然会促进和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我们从方言词语所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及方言对文化的影响便能很清楚地看出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以山西方言的方言词语为例,首先从亲属称谓的差异、词义差异、某些特定词语三个方面讨论了语言对文化的影响;然后从方言中的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入手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讨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庆伟 《理论界》2009,(3):165-166
性别的差异与语言使用者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社会语言学考察的性别差异现象,主要是因为社会结构、文化传统、语用心理等因素引发的"社会性别"现象.运用语言变异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考察语言变项和语言态度应该可以使语言与性别关系的研究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价值观与交际的关系入手,说明了价值观是造成语言交际障碍的重要因素。作者特别对从四个方面深入地分析了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独立意识、平等观念、隐私权和自由主义。最后指出了解价值观念的差异对于剖析深层文化现象、进行成功语言交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价值观与交际的关系入手,说明了价值观是造成语言交际障碍的重要因素。作者特别对从四个方面深入地分析了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独立意识、平等观念、隐私权和自由主义。最后指出了解价值观念的差异对于剖析深层文化现象、进行成功语言交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价值观与交际的关系入手,说明了价值现是造成语言交际障碍的重要因素.作者特别对从四个方面深入地分析了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独立意识、平等观念、隐私权和自由主义.最后指出了解价值观念的差异对于剖析深层文化现象、进行成功语言交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价值观与交际的关系入手,说明了价值观是造成语言交际障碍的重要因素.作者特别对从四个方面深入地分析了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独立意识、平等观念、隐私权和自由主义.最后指出了解价值观念的差异对于剖析深层文化现象、进行成功语言交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之间的抽象形式联系的学科。本文运用符号学理论 ,论述了文化与语言的所指意义、语用意义和语言内部意义的关系 ,探讨了英汉语之间的差异 ,提出了外语教育必须辅以外国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英汉语言对比,是翻译的核心。随着语言的发展,随着各国人民的交往和科技交流的日益频繁,要求我们进一步开拓分析对比的领域,深入不同语言的研究。本文拟从词汇现象,句法现象,文化和思维的不同阐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横跨语言学和经济学的学科,但是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主题、研究目的以及如何研究等问题,经济学界还没有统一认识,这样就导致一些非经济学者对语言经济这一学科感到奇怪。因此,有必要对语言经济学学科进行界定,揭示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主题、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目的,使这门学科真正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文章旨在说明:(1)经济学是如何与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阐述一些核心的概念,以及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纲领、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语言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阐述语言经济学与其他毗邻学科的关系,论述语言经济学是如何对其他学科的相关概念兼收并蓄的。(3)阐述经济学的语言或者说经济学的修辞是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0.
§1 文化语言学在中国的勃生、兴盛与寂寞“文化语言学”在国内是个新生的学科名称,但在国际上并不新鲜。它习惯上以“语言与文化”、“文化中的语言”、“人类语言学”和“语言人类学”等名称存在于学术界。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是伴随着西方学术界的文化研究(包括文化人类学、文化哲学等)而兴起的。如果从博厄斯算起,它在学术舞台上已发展了约一个世纪.假如追溯到摩尔根、洪堡德.则历史还要长一些。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来强调  相似文献   

11.
方坤山 《云梦学刊》2002,23(6):113-115
英汉词汇的翻译过程,必然涉及文化的介入。因此,翻译工作者掌握和熟悉两种语言及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特就英汉词汇中的词汇空缺现象、词联想、文化意向的差异以及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含义不等词现象习语与词文化内涵四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分析不同语言文化存在的差异,探讨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如何做到英语教学与文化因素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文化是什么关系?语言与思维又是什么关系?这是很久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包括哲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学者们所共同关心的两个基本问题,这是饶有兴趣但也十分棘手、至今未获彻底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两个基本问题,特别是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汉语与汉民族思维特点的关系问题,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文章,进行了许多有意思的探讨.不过,从总体上看,这些文章绝大多数都认为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维具有发生学上的联系,并且认为这种联系在汉语中表现尤为突出.对此,本文不揣鄙陋,提一些不同的意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施蓉 《云梦学刊》2004,25(5):127-128
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是语言的地方变体。研究方言对于探究民族语言的历史成因意义重大。同时,作为地域文化现象,方言与自然地理环境、行政建置、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人口异动等都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因此,方言研究成果历来是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其他一些综合学科的基础素材  相似文献   

15.
语言承载着文化,语言的各个层面都带有文化的印记,对这些印记的分析有助于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本文以四川康巴地区民族语言为例,从词义、词源、词的组合与聚合关系、语法、语言接触等各个层面,考察了康巴地区方言表现出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对之作结构分类?关于这些问题,不仅以前没有定论,时至今日仍众说纷纭。然而,要研究文化,对这些问题又不能不首先作出回答。 文化现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广泛性,研究文化现象角度的多样性,决定了揭示文化本质、界定文化概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者们从特定的学科和角度出发,试图找到一个普适的、统一的文化定义,结果是对文化的界定越来越多。据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鲁伯与K·克拉克洪的统计,1871—1951年80年间,严格的文化定义就有164个之多。后来的法国社会心理学家A·莫尔新的统计资料表明,70年代以前,世界文献中的文化定义已达250多个。 对文化的界定多种多样,要找到一个适用于所有学科与角度的统一的文化定义,恐怕是不太可能的。然而,要找到一个能够起指导作用的哲学的文化定义,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文化的哲学定义,不能停留在列举文化现象,对文化的具体  相似文献   

17.
习语既是语言与文化的精华,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西习语多姿多彩,形象地反映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同少而异多。本文旨在从文化的视角,以相关的文化语言学、词汇学等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分析中西习语中相同的词语表达不同的语义和不同的习语形式表达相同的内涵,揭示习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质,以及在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之间建立起对立性的关联,使人们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中西习语的文化涵义,促进跨文化的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许多文化现象都是由语言来传承和记录的,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语言,一直是文化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汉民族的婚姻文化、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等文化现象有一部分记录在汉语方言特殊称谓词语中。文章主要讨论从这些文化现象中看汉语方言特殊称谓的问题,分三个部分讨论:婚姻制度与特殊称谓;民俗文化与特殊称谓;传统观念与特殊称谓。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消亡是现当代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海德格尔语言哲学中关于语言与人的关系、语言与存在关系的论述,为遏止语言消亡、切实保护濒危语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赵凤玲 《中州学刊》2001,(6):109-1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语言表述上之所以出现差异,是与文化的差异有着一定的关系的。中西文化不同,因此中西语言也有着不同的表述方式。若想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必须注意文化导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