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教育在希伯来语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伯来语的复兴是历史、社会、政治、教育和宗教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学校教育在希伯来语复兴中所采取的特殊方法和步骤,使得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语言规划理论分析了这些方法、步骤和原因.  相似文献   

2.
导致语言濒危的原因和过程是复杂多样的,由此决定了实施濒危语言的保护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鉴于国内外学术界针对濒危语言及其保护问题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以及犹太人希伯来语、新西兰毛利语成功复兴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在实施濒危语言保护、实现语言复兴时应着重关注以下问题:加强濒危语言记录和描写工作,为语言复兴提供基础资料;制定针对不同成分的语言进行不同程度的复兴计划;正视复兴的语言所具有的混合性,避免"纯语主义";结合"衰变语言"与"濒危语言"之别,有选择地开展语言复兴工作;注重复兴语言的实用价值;完善濒危语言立法体系,为濒危语言的保护和复兴提供保障;完善双语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3.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了儿童语言的发展情况,他们认为幼儿期的原语言只涉及包含内容和表达两个层面的简单符号系统,因而少有出现隐喻;而进入成人阶段的语言,在语义层和表达层之间多了词汇语法层,语义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词汇语法形式得以体现,隐喻表达式随之出现。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成人语言的显著特点。但实际上儿童语言中也并非没有隐喻现象。从儿童语言到成人语言的发展并非两个泾渭分明的阶段。文章通过梳理Halliday等功能语言学家对语言个体发生的研究,发现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对隐喻的使用伴随其语言发展的始终;因而我们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其隐喻能力的发展过程。这对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路径"含义的词汇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词汇是语言中变化最快的要素,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词汇系统.近年来兴起的认知语义学通过广泛调查各种语言词汇化的事实,研究了词汇化的类型、模式、机制和动因,极大地拓宽了词汇学研究的视野.在词汇化模式中,物像运动的路径是指一个事件得以完成的核心特征 .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考察英、汉运动事件中有关动词隐喻词汇化模式中的"路径"意义, 能够深入到抽象的认知、概念词化过程,揭示汉语在"路径"含义表达上的词汇化模式及其相关触发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转喻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语言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词汇教学作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的一个重点应加以重视。把转喻理论运用到词汇教学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词汇习得能力。  相似文献   

6.
词义的确定是词汇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词汇意义在使用中进行语义调整是一个普遍的过程,从关联视角阐释词汇编码意义在使用过程中的确切含义时,所涉及到的语用扩充和收缩都是对追寻关联性这一同一过程的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7.
英语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到字母的认识,词的认知与理解以及句子的分析等。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作者从词汇教学入手,阐述了词汇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总结出提高阅读课教学质量的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汉语词缀的形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词缀是汉语词汇史、语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涉及到词汇、语法两个层面,而且每个词缀各有特性,再加上时代的不同,所以词缀不断地更替,甚至成批地消亡、成批地新生.但其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说清楚,尤其是词缀的形成与特征等根本问题,更是众说纷纭.从共时语言看是同一个词缀的,从历时语言探讨往往是不同的词缀并有不同的形成历史层次.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词缀具有独特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9.
运用图式理论分析了图式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和词汇重组阶段所起的作用,并阐释了图式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认为二语词汇习得第一阶段(形式阶段)是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图式,第二阶段(母语词目中介阶段)是母语图式和目的语图式,第三阶段(二语整合阶段)则是目的语图式的运用,学习者只有通过对词汇习得前两个阶段的掌握,才能达到第三阶段.进而指出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运用图式理论,有利于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注意机制与二语词汇习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基于认知语言观的语言习得理论取代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语言学习看成是学习者的一种认知活动,由此展开了对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心理认知过程方面的研究,注意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注意机制在二语词汇信息的呈现阶段、加工存储阶段以及激活提取阶段均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