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翻译难,究其最根本原因,难就难在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与翻译上。翻译,从形式上看来,是一个语言问题,但就其过程来看,又不单单是一个语言问题。因为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密切相关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无不打上民族文化的印记,文化上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中,而语言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的必要工具,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明确了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也就明确了文化背景与翻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称谓词其意义一般说来是明确的。语言使用者 /作者使用该词 ,有其语用意义 ;理解者 /译者是否理解到这些语用意义 ,理解得是否正确 ,是一个问题。而在翻译这个层次上 ,翻译者语用意义理解正确了 ,是否能正确、无遗漏地把语用意义用另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又是一个问题。考证来自小说《名利场》原作及译品的诸多实例 ,从关系因素、语境因素和文化因素三个不同角度 ,可以考察在特定的社交语境中英语称谓词sir的语用含义及翻译。  相似文献   

3.
对于如何翻译语言符号中的文化信息这一问题,从符号学角度进行了例证分析。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体系本质上的差异,翻译过程中语言符号的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不可能完全传达出来,我们必须有所选择地优先传达符号的某层意义。言内翻译多见诸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所体现出来的意义的翻译;指称翻译紧紧抓住符号与其所指进行翻译;语用翻译则突出语言符号的使用者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 ,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差异是翻译的一大障碍。词汇是最能反映文化关系的语言要素 ,存在着内涵纵向演变导致的文化差异现象和理性意义的横向文化差异现象。词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可通过再创造来解决 ,再创造的关键在于对词义的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法律翻译是法律运行机制下的语言转换,面临法律与语言体系的双重制约。对等则是法律翻译的重中之重,这就意味着翻译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意义分歧。法律是一种符号,而构成该符号的法律语言发挥着特定的功能。这个特定功能是指通过探寻法律符号意义的过程,理解法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基于符号学语义三角提出的翻译语义三角可以为法律翻译中的精确对等提供理论基础。然而现实中法律翻译往往受到话语环境和话语使用群体的制约,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在同一法律体系内,可以通过翻译语义三角实现法律翻译精确对等;借助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出发的语义参考方案、法定意义与社会意义的区分、语言元功能等策略,可以理解法律翻译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的教学有阅读、理解翻译等环节 ,其中翻译是对阅读与理解的加深和检验 ,而且翻译要将文言文转换为白话文 ,因而又是锻炼普通话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翻译的要求是准确、流畅、得体。没有对文言文及其语言规律的深刻理解 ,没有掌握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这个要求就无法达到。翻译和注释并不是一回事。注释可以是意义上的 ,也可以是词法句法上的。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 ,单纯的“意译”和片面的“硬译”都在避免之列。试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于是余有叹焉”一句为例 ,课文中将“叹”注释为“感慨” ,这无疑是必要的 ,但…  相似文献   

7.
成语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约定俗成的、具有完整独特意义的语言。其语义并非等同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人们很难从个别词义猜出整个成语的含义。那么,如何理解以及如何翻译成语就成为外语学习者面临的一个语言难点,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成语的来源,以及理解与翻译方面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翻译的哲学研究是围绕着两种语言之间意义传递的安全性这一基本问题展开的。柏拉图、尼采、德里达的观点有助于阐释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过程以及人们对语言的作用、原文和译文、作者和译者关系的重新梳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人类交际需要互通信息,翻译是一种语际交际,也是信息传递。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它能打破语言、文化、时间、空间的局限,沟通中外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在实现四化和对外开放政策中发挥其独特作用。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的创造性活动,概括起来有两个基本步骤:一是理解,二是表达。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和起点,准确理解是准确表达的前提,理解愈深刻,表达愈明确。一句话,理解是  相似文献   

10.
语境与语言的密切关系使得语境对翻译有着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因为不同的个体对自然语言中的话语都有不同的理解,这就造成了同一语言有多重理解方式。要做到最准确地理解自然语言,就需要通过语境来搜寻信息之间的关联,再依话语和语境的关联做出推理。在翻译中为求语用等效果,也要求译者正确地理解自然语言。  相似文献   

11.
语言包括两个方面:即形式和意义。词的意义是语言意义的基本单位。本文首先介绍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进而探讨了文化因素对于词义的影响,揭示出词义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词义范畴的拓展变化与认知的发展直接相关、互相促进,其中的运行机制是隐喻式的。一个旧词与其新意义的最初关系往往不是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而是一个隐喻表达式,当它被广泛地接受和高频率地使用,其隐喻性随之衰减直至完全消逝,最终转化为常规的新词义。由死隐喻转变而来的新词义又构成了语言继续发展变迁的基石和阶梯。所谓"常规词义"和"新奇表达"的对立不复存在,"常规"由"新奇"沉淀而来,"新奇"又只能在"常规"之中孕育而出,隐喻是这一切共同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破解了隐含意义的确立与语境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从隐含意义的定义入手,分别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词或语言单位的隐含离不开它的所指,更离不开它的上下文。同时隐含意义的探究对翻译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词义演变,有其社会发展的外部原因,也有语言发展的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受制于内部原因。词义发展的内因与外因都是社会文化现象,在对语言发展内因的深入考察中,对社会发展的外界因素也会有更为透辟的体会与理解。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角度考察了名词转换成动词使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特征,提示了词义扩展的心理基础和语义特征,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意义生成与引伸规律的能力,对增强学生词汇识记意识和教师语言教学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词与语境密切相关。语境关系顺应理论和语境的属性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词有制约作用:它能够选择词和词义,补充句子的省略内容,增添词的文化内涵,以及制约词搭配时的词义。  相似文献   

17.
"窝心"是一个在现代汉语中一度消失的反义同形词,现阶段两个相反意义的同时出现,引起很多人都注意。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以此揭示汉语中同形反义词的发展趋势并对其原因和部分词性的消失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英汉诗歌中所体现的英汉文化差异,提出在英汉诗歌翻译中首先要保证原文隐含意义的准确转达,在没有文化冲突的情况下兼顾形象意义和字矶意义,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译出原文的准确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语之所以能发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活跃、拥有大约二百万个词汇、最有潜力成为世界语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吐故纳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英语词汇跟所有语言的词汇一样,有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新词新义不断出现,旧词旧义不断淘汰。本文从现代英语新词汇的构成及其语义变化着手探析现代英语词汇的特征及成因。  相似文献   

20.
“东西”一词表示万物,是口语中常用词。明清以来,关于“东西”一词的演化过程,出现了众多观点,至今也没有统一。通过对文献考索,可知“东西”表示万物起源于金代。在女真语与汉语接触过程中,“东西”一词由“底”、“等”字音转来。“东西”二字本身无意义,应该从语音上来溯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