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要与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目前,传统经济的增长模式已走向它的尽头,取而代之的是循环经济增长模式。现阶段,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倡导、实践循环经济增长模式,我国应当抓住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机遇,大力宣传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对传统经济的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真正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人类反思自身经济发展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产物,循环经济模式强调与环境友好,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中国人口众多、重要资源紧缺,资源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社会、经济发展遭遇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这种状况决定中国必须走循环经济的新型发展道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消费方式.为发展循环经济,政府的职责是政策支持及推动立法,调整发展目标,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中,就与环境的关系而言,经历了三种模式:传统经济模式、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其中循环经济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在现实操作中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它是我们应对入世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要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海洋经济载体具有涉海性、多样性和承载性等特征.江苏海洋经济载体建设相对其他发达的沿海省市还有较大的差距,江苏在进一步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紧抓港口、港城、园区及沿海城镇、各类要素平台等载体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发展模式,使海洋经济发展成为江苏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6.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从区域层面研究如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朝着绿色健康的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区域循环发展的模式应有典型的农业、工业及城市循环经济模式,并从教育、管理、法律和科技等层面共同着手,以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创新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创新评价指标可以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和预测,可以为管理者制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构建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应遵循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在充分考虑定量、定性、可行性、科学性、区域性、指导性、系统性、层次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使得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技术创新在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建设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江苏经济呈现梯度发展,目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矛盾也日益显现。要实现“两个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只有转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变为“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江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传统增长模式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因此必须将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低代价的循环经济模式,促进经济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并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指向进行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把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它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基本原则。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做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循环经济理论不仅是矿业发展的有效指导,而且是实现经济腾飞、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助推剂和倍增器。树立科学的循环经济的矿产新资源观,分阶段、分层、系统推进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循环经济政策法规,构建高效运作的协调管理体制,是建设美丽中国、矿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国内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江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为江苏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友好城市关系发展的数量、速度和该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友好城市关系的密切程度与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亦呈正相关关系。友好城市关系作为一种关系型契约,是一种促进地区间经济交易关系有力的制度安排,其有力地降低了发展地区之间经贸关系的交易成本,促进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是不同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经济形态 ,无限制的知识资源推动了无限制的科学技术发展 ,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对市场经济制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使世界经济呈现出无疆界的全球化特征。本文试图对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几个重要环节作一分析 ,使其更能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江苏丘陵山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全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丘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江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丘陵山区要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多种新型方式合理开发并科学利用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加快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成为江苏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隐患。如何促进苏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突破这一瓶颈的重要课题。文章在描述江苏苏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苏北经济发展的若干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从长远来看是难以为继的。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形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根据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对1999—2008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5年来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西部民族地区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为促其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实施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据此,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就需运用定量手段,实施“度”的有效监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夯实基础,对西部生态建设实施有效的后续政策。  相似文献   

18.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分析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了其构建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四大系统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面对危机,江苏的经济法制如何获得进一步发展?来自江苏全省各高校的经济法学专家学者以“危机与发展:经济法制新思考”为主题,围绕六个分论题,对江苏经济法制建设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反思性的研讨,促进了江苏经济法学研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耦合的内在机制就在于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必由途经和必要手段。因此,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态城市的构建成为必然。循环经济以"绿色"为基本特质的先进理念,包括绿色系统理念、绿色生产理念、绿色技术理念、绿色消费理念及绿色价值理念。生态城市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完美模式,其构建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循环经济的绿色设计理念为指导,以循环经济的绿色生产理念作保障,以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理念作支撑,以循环经济的绿色消费理念作动力,以循环经济的绿色核算理念作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