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23年,郭道甫在考察了外蒙及苏联后,致力于创建内蒙人民的革命政党。在1925年10月诞生的人民革命党中任秘书长,做了大量宣传革命的工作,由于党内出现分歧,郭道甫又加入了新的组织——内蒙古青年革命党,继续为内蒙古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力争取自治和民治,组织了呼伦贝尔暴动。在他的晚年,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为蒙古族培养人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造就、培养一批民族革命人才。在民族观上,他主张要实现民族间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并指出,实现真正自治,是以国家统一,民族互助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2.
朱光烈 《21世纪》2001,(2):22-25
100年前,在悉尼这个地方,白人入侵者正肆无忌惮地屠杀土著民族;而2000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土著女孩在世界人民的目光里歌唱着和平。 现实世界的民族融合 美国《基督教箴言报》 2000年8月28日文章《文化在全球化中变得界限模糊,并且相互交融》中介绍了一个名字叫做安德鲁·范的小伙子,他出生于越南,10岁时逃到国外,最后移居美国加里福尼亚。他原先信奉佛教,后来改信基督教。他喜欢意大利食品,他有亚洲人的面孔和血统,但也赞成西方人的独立和流动的价值观。他说:“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自己。(在各种文化中)我们…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他丰富的智慧,敏锐的观察力,伟大的革命气魄和热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并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他在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与重要性,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性质,做好民族团结工作问题,认真做好培养民族干部工作,建设好民族区域自治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它们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搞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如何进行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并兢兢业业地领导了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工作。他和毛泽东等人一起确立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根本原则;他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倡导各民族合作互助,共同繁荣,尽力扶助少数民族经济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他高度重视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他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注重培养民族干部,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赞同和支持各民族团结友爱、交流融合,共同迈向现代化。总之,周恩来为新中国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关于民族问题的杰出思想以及他为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采取的各项措施,至今对搞好我国的民族工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一问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把水壶装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章太炎的早期民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太炎的民族观的形成可以1905年为分界,分成两个时期,1905年以前是章太炎早期民族观的形成期。章太炎早期民族观的主要特色是反满复仇主义,他从各个方面论证了反满复仇主义的合理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对章太炎早期民族观的形成发展、主要特征及其影响作了探讨。文章指出:尽管章太炎的早期民族观存在着浓厚的大汉族主义、复仇主义色彩,但他毕竟是革命派中第一个从理论上阐述反满复仇思想的人,对于激发国人的反满革命思想起了巨大的舆论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7.
雷沛鸿于1938年抵桂林.算任省政府委员,主长民众教育,在全省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和创制国民中学制度。他还以民众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广西当局,致使其决心发起1939年全省成人教育运动,创下了教育史上的奇迹。接长广西大学期间,发扬教学民主,主张学术自由。他积极投身桂林文化城的抗战文化活动,推动战时教育。在桂期间,雷沛鸿完善了他的国民基列;国民中学、国民大学的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本文回顾了作者60年来研究中国各民族的经历和思考。1949年前,作者曾在汉族和非汉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1949年后,他又参与了大规模的民族普查。在普查中,他逐渐认识到,民族是在其成员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而这种生活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一认识使作者在民族学研究中注重社会历史因素。1979年后,作者重新开始进行少数民族研究;1989年,他总结多年的研究思考,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他认为,几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各个民族一直共同生活在一起。因此,欧洲中心主义的民族国家定义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双向过程:在自下而上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将不同的民族文化、社会群体纳入一种高层次秩序的历史;在自上而下的过程中,高层次的秩序从未排斥低层次的民族文化系统。在中华民族与自身所容纳的“其它文化”之间从来就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9.
徐小平 《21世纪》2009,(6):14-15
平时都是我为别人咨询,但有时候,被咨询者也能给我带来一些震撼:去年年底的一天,我和一位北大校友、现任一家大型企业的老总王宗谈话。我和王宗不认识,他通过一位朋友主动找到我,为他儿子留学事情请教一些问题。见到王宗,我一下子被他精力充沛、意气风发的样子所吸引,也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回答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儿童文学界鲁兵可谓全才,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创作上童话、诗歌、散文、寓言、理论样样都来,儿童文学他是行家,而他在古典诗词创作上却也造诣颇深。就是这么一位全才,却对属于小娃娃们的幼儿文学情有独钟,数十年来在这片寂寞的田园里辛勤耕作,为小娃娃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股炙人口的好作品。而在他幼儿文学创作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一是他的幼儿诗创作.另一部分就是他的幼儿童话创作。以往人们比较多地关注于他的幼儿诗创作,不太注意到他的幼儿童话创作,但实际上他的童话同样写得十分出色,完全可以与他的幼儿诗相媲美。鲁兵的童话创作…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谭嗣同心学思想的发展、变化过程,分析了他对落后、消极的民族心理的剖析和批判。指出:谭嗣同讲求心学,置重“心力”,提出“以心力挽劫运”的口号,把改革民族心理作为挽救民族危机的根本途径,拉开了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序幕。但他夸大“心力”的作用,主张以道德良知去克服道德沦丧,重视人心改造,忽视了社会变革对转移人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先生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民族问题对国家前途具有重要意义。辛亥革命前他提出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学说,辛亥革命后提出“五族共和”的思想。五四运动后,其民族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对外坚持反对帝国主义,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对内主张民族平等。  相似文献   

13.
从“民族同化”到“民族平等、自决”——论孙中山晚年的民族统一思想邓辉孙中山的民族统一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辛亥革命前后,他的民族统一思想集中地体现为“反满兴汉”和“五族共和”思想①。到了晚年,他的民族统一思想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重大转...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主者。他既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实干家,也是一个杰出的理论家、哲学家。他不仅有传奇般的革命战斗生涯,而且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在《邓小平文选》中,虽然没有专门谈论哲学问题的篇章,但可以说,他每一篇文章都闪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内容深造,意境高远,风格独特。他的哲学思想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的运用上,因此,他特别强调理论的意义和功能在于指导实践,在于“管用”。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邓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沈从文的湘西与都市人生阶段,指出其在湘西文明和都市文明的碰撞之下,产生了重建民族品格的理想,即他希望两种文明不断融合,从而诞生一个既文明强大而又具备传统美德的伟大民族。  相似文献   

16.
“战国策”派成员陈铨倡导了民族文学运动,这是他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民族文学运动有高远理想和现实功利两方面的要求,这使他的思想内部充满了天才和民族意识、文学与宣传等诸多悖论。陈铨虽不是国民党政府的成员,但他的这些主张和国民党的政策有很多相通之处,使之具有某种现实共谋性,陈铨及“战国策”派成员对自身身份的确认缺乏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总是放眼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长河,从中国各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来论述民族问题。因此,他有关民族问题的理论论述,文字虽然不多,但都是从大处着眼的。这些理论论述,在对我们党和国家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进行宏观指导的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作出了贡献。一、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毛泽东毕生都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原则。这一原则不光是体现在他经常提到的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口号上,而更多地是体现在他维护祖国统一的行动上。毛泽东所坚持的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原则,是合乎我国民族关系实…  相似文献   

18.
郑满生 《小康生活》2005,(8):12-12,31
提起张海银的名字,在种子界没人不知道,他,改变了国内种子行业的发展轨迹;他,一手把一个小小的种子管理站发展成一家总资产高达数亿元的上市公司;他,开创了“中国种业第一股”。更令人惊叹和钦佩的是,当国企走向辉煌,他也拿到足以享福晚年的一大笔政府奖励后,古稀之年的他却再一次扛起创业大旗,开始了充满艰辛和挑战的民营种业发展道路。“太阳每天都在升起,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张海银认为,第一次创业是成功的,第二次还正在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画发展史上,林风眠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他将西方的美学理念与东方的精神世界进行结合,因而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他不但以原创性的艺术语言影响着后人,而且他那以美育感染世人、净化心灵的精神,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民族问题的深刻认识和阐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民族实际和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全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为努力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