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审美角度对当代童话创作进行动态考察,认为:注重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统一,作者创作心理从成人本位回归到儿童本位,童话性格塑造的审美空间的扩大,在表现方法和艺术形式上力求丰富化、多样化,是当代童话创作的审美趋势。文章还指出了当代童话创作过多的“洋味”和打斗场面以及五花八门的新名词等不足,并呼唤产生更多的有审美品位的童话精品。  相似文献   

2.
一部中国童话史,就是一部童话演变的历史。当我们考察中国童话史的时候,首先要区分几对概念,一是童话名称与童话存在;二是古代童话与现代童话。童话的名称在中国出现于本世纪初,以商务印书馆1909年开始编纂出版专门供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集《童话》为标志。主编人孙毓修在《初集广告》中指出:“故东西各国特编小说为童子之用,欲以启发智识,含养德性,是书以浅明之文字,叙奇诡之情节,并多附图画,以助兴趣;虽语言滑稽,然寓意所在必轨于远,阅之足以增长见识。”其中已含有童话的定义,对童话的对象、特点、功能阐述得比较全面、正确和明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二十世纪才有童话。中国最早的童话研究者周作人在1913年写的《古童话  相似文献   

3.
目前,一些谈论中国童话的文章是从1919年说起的。其理由是“童话”这一词语(Eventyt)在“五四”前后由日本传入我国。因此,中国童话的历史应该从这时候说起。如果要追溯历史的渊源只好追到丹麦的安徙生,德国的格林兄弟以及更早一点的童话作家英国的斯威夫特和法国的贝洛尔……。 奇怪,在中国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没有童话吗? 奇怪,在多若繁星的中国古代作家中就没有童话的搜集者或作者吗? 有的,我想应该是有的。  相似文献   

4.
在《宁夏大学学报》1982年第二期上,读到张士春同志《中国古代童话浅探》一文。作者旨在纠正那种认为中国童话始于“五四”以后的说法;并举《搜神后记》、《西游记》和《聊斋志异》为证,认为我国的童话作品和作家,远比法国的贝洛尔、英国的斯威夫特和德国的格林兄弟及其作品早得多。《探》文说理简捷,立论独到,读后很受启发。但对于其中的某些提法,我未敢苟同。 实际上,有关中国古代有无童话的探讨,久已有之。早在1913年,我国儿童文学的早期提倡者和研究者周作人,在其《古童话释义》一文中,即已针对有人认为《无猫国》是中国第一本童话之说指出:“中国虽古无童话之名,然实固有成文之童话,见晋唐小说,特多归诸志怪之中,莫为辨别耳”。作者于文中特举《酉阳杂俎》里的  相似文献   

5.
安徒生童话在世界童话之林中是一株奇葩,吸引了无数少儿读者.从安徒生童话"拿来"的中国童话,在吸收安徒生童话深刻的思想意义及其"真"、"新"、"奇"、"美"的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入了中国自己特有的素,形成了中国童话自己的特色.与此同时,中国童话在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对100名大学生和100名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初步得出了学生所期待的童话特色,这对我国童话创作的方向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一安徒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童话大师,他的童话作品,对世界各国的童话创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儿童文学的渊源流长,中国古代的民间文学中,有不少属于民间童话的作品,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童话作品.但是,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由于对妇女儿童地位的轻视,妇女儿童没有独立的地位,这就影响到没有专门的作家为儿童专门创作童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各样的童话研究中,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童话心理学别具新意.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版的贝特尔海姆的<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是美国童话心理分析的经典性著作.作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寻童话的形成与特点,用精神分析方法探讨童话的魅力及其表现艺术,形成了独特的童话心理学.了解和认识童话心理学对儿童教育工作者、儿童文学创作者和研究者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童话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基于读者群的特殊性,作者写作童话时都有强烈的读者意识,译者在翻译童话时,也应当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本文从童话译文的文体风格、童话的幻想特征等两个方面,探讨了童话译者把握读者意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童话心理学的童话艺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叶以来一些临床心理分析学家出于职业的敏感和经历,运用精神分析学对童话进行探讨,形成了独特的童话心理学。童话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儿童文学的跨学科交叉,拓展了童话研究的视野。影响较大的童话心理学研究包括以贝特尔海姆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学派和以弗朗兹为代表的荣格学派。尽管关注的重点不同,但两者都属于童话的深层心理学研究,都致力于揭开那些被日常话语遮蔽起来的,恰恰能在童话中得到最充分体现的无意识信息和心理意义。本文是对贝特尔海姆童话心理学的童话艺术观进行的梳理和阐释,涉及童话的梦幻特点和童话的模糊叙事艺术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早期童话集《稻草人》在选材、主题、意境等方面都深受以安徒生与王尔德童话为代表的西方童话的影响,表现出题材单纯、节奏舒缓、抒情性、现实性等与西方童话相似的特点.但是,由于作者身处的社会文化语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人生经历、人生信仰与西方作家亦存在明显的不同,所以在接受影响的同时,《稻草人》又明显地表现出与西方童话的差异,体现了作家独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民间童话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重要的语言文化价值,俄罗斯民间童话以其多样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在世界童话之林独树一帜。本文概括地叙述了俄罗斯民间童话的三种类型,并对三种类型童话的内容、人物及各自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2.
杜芳 《百色学院学报》2012,25(5):100-103
安徒生童话中的叙述者的价值判断、道德取向明确且稳定,作品的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准则一致,具备了叙事学研究中的可靠叙述特征。其可靠叙述具有三个特点:第一,隐含作者怀有的基督教情结,这与真实作者、叙述者不谋而合;第二,叙述者有意避开政治因素,将问题的解决归于宗教,且真实作者、隐含作者也表现出同样的态度;第三,童话童趣盎然,隐含作者和叙述者两者在表达童心、童趣的意愿上与真实作者并无实质性的偏离。  相似文献   

13.
童话的概念和成人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话的概念和成人化问题汤素兰笔者并不想妄自给童话下一个定义,只是想提出自己的某些思考。我的思考源于我自己对童话发生问题的研究。从对童话发生问题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万物有灵观念和法术思维,是童话发生的最初源头,也是童话存在的最后保障。原始思维中的万物有灵...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灿烂的童话艺术之林里,英国十九世纪后期著名的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享有盛誉。虽然他一生只写了九篇童话,但是人们普遍认为,王尔德童话想象之丰富,构思之巧妙,语言之精致瑰丽,都堪称艺术杰作,而且华美的辞藻中包含着哲理,人们是可以把它当作诗来读的。这些童话“表现得精妙绝伦,丰富的想象给每篇故事都装饰了珠玉,作者有驾驭文字的能力,每一句话都是经过熟思以后写出来的,但同时却有着自发的动人力量。”(英格列比)所以  相似文献   

15.
“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①具有浓厚幻想色彩是童话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最重要的特征,可以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和其它文学样式相比,童话的幻想性质已经大致规定了它不擅长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不增长如实精细地描绘让会生活事件和情景。如果非要如此不可,童话就不是童话,就失去了童话那特有灼神奇的就力。童话所具有的幻想特色,使得童话逻辑成为儿童文学理论上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幻想和现实的关系。这个问题本身是极易回答的。虽然幻想是一种特殊的想象,更多地超越物我的界限、时空的界限,更…  相似文献   

16.
郑渊洁的成人童话是其童话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创作转型的标志。与其以往的童话特点相比较,分别从结构模式、角色内容、叙事模式等方面分析郑渊洁成人童话的主要创作特点,进而阐明其成人童话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呵,《童话》,《童话》,多么令人困惑的《童话》!它里面没有一篇真正的童话,却偏偏取名为《童话》。诗人告诉我:这是他写作的童年时期的产物,取其幼稚之意。在《人之诗·自序》中,作者又把这些作品称为“梦幻式的小诗”,“试图用朦胧的语言来表达当时同我一样没有见过世面的青年们的苦闷和追求”。我似乎找到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我好象朦胧地感到这些小诗确实象童话。不,我又醒悟到这些小诗只能取名为《童话》。童话,  相似文献   

18.
最早指出“童话”一词源于日语的是周作人,这种看法后来既有人支持,也有人怀疑甚至否定。对此,本文作者查阅了大量资料,认为日语“童话”在出版物上的出现要早于汉语“童话”近一百年,如果再把当时中日两国之间大的历史条件和文化交流背景纳入视野,“童话”源于日语则是可信的。考证“童话”一词是否源于日语,与语言学上的意义相比,更具重要的儿童文学史的意义。因为“童话”一词源于日语这一事实,典型地说明了中国儿童文学在诞生期里的受动性格。  相似文献   

19.
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壮大除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外,还在于它有效地借鉴了西方文化。“五四”新文化时期,在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童话以其曼妙变换更受译介者的关注,从而在现代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童话译介高潮。外来童话对叶圣陶的早期童话创作产生了多层次的影响,如创作内容和表现技巧上,叶圣陶的童话都借鉴了外来的童话;同时,他在借鉴的基础上,又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叶圣陶对中国童话创作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童话中有两种愿望:儿童愿望与作者愿望,童话就是这两种愿望的满足和融合。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自身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儿童和作者的一部分愿望不可能马上实现,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与他们追求愿望实现的强烈心情形成极大反差,童话是用来缩小这个反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