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社会的特征和各种问题现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在我们看来,无疑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但也是个极为费解的问题。今天,有多种多样的关于现代社会的理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2.
当前日本少年暴力犯罪现象浅析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部平战国1998年日本中小学毕业典礼季节,与往年迥异,众多的校园内出现了荷枪实弹的警察身影。这被人们称之为“‘戒严’毕业典礼”。①据日本文部省与警察厅的统计资料表明:实施或要求实施这种“‘戒严’毕业典礼...  相似文献   

3.
据日本政府1985年的国势调查,日本的总人口为一亿二千一百万人。其中六十五岁(含六十五岁,以下同)以上的老年人口为一千二百三十九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0.2%。回顾二十四年前的1965年,日本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5%,到1970年增长到7%,1975年和1980年分别为7.9%和9.1%。按国际上的惯例,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则被认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就是说,日本从1970年起便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另据日本厚生省人口研究所1986年12月进行的推测,日本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到2000年将为16.3%,2010年为  相似文献   

4.
崔世广 《日本学刊》2001,(2):92-109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日本社会思潮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战后以来的和平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潮两极对立结构的终结 ,而代之以民族主义和改革思潮的兴起。下面 ,试对 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思潮变化的背景条件、民族主义和改革思潮的诸种表现、特征以及未来演变趋势做一粗浅分析。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一 )冷战的终结及其影响直到 2 0世纪 80年代末的战后日本社会思潮 ,尽管经历了诸多变迁 ,但有着一个基本特征 ,这就是与国际和日本国内的冷战结构相联系 ,存在着和平主义与保守主义的严重对立。但是 ,这种左右两极对立的结构 ,到 9…  相似文献   

5.
曲文勇  刘平 《社科纵横》2009,24(3):45-47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剩女"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变迁和社会流动的加速而导致的,源于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和职业压力等各方面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剩女"群体的增多,一方面与缺乏必要的交流机会和时间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女性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独立性的增强以及社会对"剩女"现象的更多包容。  相似文献   

6.
禹硕基 《日本研究》1991,(1):59-64,95
一、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妇女的社会地位,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今天,日本妇女由于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扩大,自身文化素质和就业意识的提高,走向社会劳动的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正在引起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信息技术革命虽然不能与工业革命等量齐观,但在某些方面,仍旧可以算是工业革命的延续。所以,有人说信息时代“大家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可能是一种误导。进入信息化社会,日本和中国相比,并不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在信...  相似文献   

8.
社会思潮界说与日本的社会思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思潮及社会思潮,无论是学术意义上的概念诠释及涵盖范围的界定,还是社会生活中对该词汇的实际运用,中日两国均存在着微妙的差异。试加以比较的话:(1)中国的界说广而繁,至今仍使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诸多学科。而日本的狭而简,且基本不使用"社会思潮"一词而代之以"社会思想"统而称之。即便偶见"时代思潮"、"战后思潮"、"政治潮流"等用语,前面亦从不加"社会"二字;(2)中国有关社会思潮的界说较具体和明确,日本则较抽象和笼统,仅很有限地使用"思潮"一词。虽在字面解释上有大致相通之处,但内容上却几乎没有可比性。上述事实本身…  相似文献   

9.
日本现代经营学的泰斗、组织科学的先驱者高宫晋先生,晚年热心中日经济科学的交流,在他第3次访华讲学时,因劳累过度竟在回国的前夜因患急性心肌梗塞在上海逝世(时为1986年5月12日1时15分),享年78岁。在高宫先生逝世的前一天,5月11日中午,我和隅谷三喜男教授一起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关系急剧变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大变革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至今方兴未艾。以调整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为主要任务的法律在这场变革中,也不断地修改自身。随着社会现代化运动的进一步深入,法律必须逐渐自我完善,适应新型社会,以忠实而有效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现代社会有两个重要标志,其一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以及驾驭自  相似文献   

11.
田晓虹 《社会》2002,(10):48-50
一始于15世纪封建武士阶级统治时代的“家族制度”,决定了日本社会的性别伦理是建立在父系家长专制、长子单独继承、模拟血缘关系等基础之上的“男尊女卑”。作为法律、习俗、规范、道德结合体的家庭制度 ,无处不体现了男性的权威地位。身为一家之主的男性家长对家庭的经济、婚姻、生育、赡养、居住、就业、身份及财产继承拥有至高的权力。身为妻子主人的丈夫 ,不但可以纳妾嫖娼、认领婚外子女、随意抛弃妻子 ,而且无论出于什么原因 ,离婚只属于丈夫的专权 ,妻子则无此权利。婚姻作为家族制度的实施工具 ,完全建立在男权中心的伦理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视角,分析最高法院、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法制办以及各省级政府法制办统计的2000-2013年间的行政诉讼案件数据,考察中国行政诉讼的长时段变迁与特征及其体现的国家(政府)与社会的争议特征、在各级政府和行政领域的分布状态、结案类型等方面的变与不变。分析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争议呈现出集中性、长期性、高黏聚性和不断增长的趋势,远没有寻找到能及时有效解决这些争议的制度化途径。中国原来的强国家与弱社会的关系模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结构变迁,同时,随着社会利益多元化、公民权利、法治观念的兴起,弱社会渐渐变得强大。  相似文献   

13.
中日"政冷经热"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中日关系出现了“政冷经热”局面。这一局面的根源在于国际环境的演变和中日战略态势以及各自国内条件的变化 ,表现为日本决策层挑战中日政治关系底线 ,特别是小泉首相连年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各界则对此抵制不力。在这一时期 ,中方的“政经分离”与日方的“政经挂钩”形成了鲜明对照。当前“政冷经热”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走出“政冷”局面需要中日双方做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voter choice data from six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s for evidence of religious identity and sociodemographic effects on voter choice. Methods. Voter choice is analyzed over the period 1980 to 2000 with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odels. Results. A link is found between voter choice and religious identity, where the effect of religious identity on voter choice is contingent on location within the stratification order defined by race, class, and gender. The article proposes a theory to explain the contingent link between voter choice and religious identity; the theory is derived from classical sociology. Conclu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political behavior related to religious identity is contingent on the individual's location within the stratification order.  相似文献   

15.
日本遗孤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产物,也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见证.根源于日本对中国的移民侵略,形成于1945、1946年的日本移民大逃亡与战败政府的弃民政策的推行.  相似文献   

16.
试论日本当代文学的忧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江健三郎、渡边淳一、村上春树为例,探讨了日本当代文学的忧郁特征,并指出这种忧郁表现在三个方面:再现人的困境中的骚动和不安、自我的损毁与人性的残缺、死亡中的虚无感。  相似文献   

17.
试析日本人的色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人传统的色彩观在注重感官直觉的基础上以审美为主要内涵,以华丽与素雅并立为主要特征.色彩是日本人用来表达情感和展示美感的重要手段.日本人的用色准则是对于无彩色情有独钟,对于彩色注重搭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达成和谐.日本人色彩观的形成与日本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宗教思想息息相关.同时,这样的色彩观对日本人的生活及文化心理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63年,中国政府和阿富汗王国政府就两国边界问题进行了谈判。在谈判过程中,阿富汗的态度由前期的"热切"转向后期的"冷淡"。本文主要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近解密的档案对这种变化进行解读,总体上认为是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直接导致了阿富汗态度的"冷"、"热"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是阿富汗为了继续保持中立地位而在中印两个地区大国之间不得不采取的策略,另一方面,也是阿富汗维护国内稳定和发展需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小泉纯一郎上台之后的执政风格是高喊改革口号,对内攻击慎重改革派;对外不惜恶化与近邻国家的关系,煽动民族主义情绪.这种黑白分明,专攻一点的执政风格赢得了对现状不满的日本国民的高支持率,使得小泉内阁的政客们争相仿效,日本政界俨然出现了一种"小泉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帮助小泉内阁顺利地清除了党内的反对势力,还使后小泉的继承者需要按照小泉的政治路线走下去.因此小泉的对内右倾保守主义改革、对外强硬外交路线势必还会继续.就中日关系来说,我们需要警惕日本政治家借机煽动反华民族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的财政金融政策以及1992年以来的景气对策等,是政府干预市场稳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本文具体分析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前半期日本泡沫经济的发生和崩溃,90年代后半期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的干预行为及干预效果,论证开放经济条件下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要求和目标越来越高,适时地制定正确的政策协调各个政策之间的关系等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